山東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科新源”,股票代碼:301292)于2023年7月7日在創業板上市。
圖片來源:海科新源
據了解,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5574.08萬股,發行價為19.99元,開盤價29.69元/股,擬募資11.14億元,募集資金將主要投向鋰
電池電解液溶劑及配套項目(二期)。項目總投資15.12億元。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新建一套4萬噸/年碳酸乙烯酯裝置、一套6萬噸/年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裝置、兩套7萬噸/年碳酸二甲酯裝置和配套罐區、公用工程及輔助設施。
電解液溶劑龍頭
海科新源成立于2002年10月,主要從事碳酸酯系列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溶劑和高端丙二醇、異丙醇等精細化學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有機構統計,在鋰電池電解液溶劑產品市場,2020年海科新源全球的銷售市場份額為30%,是全球行業的領先者,后續隨著公司鋰電池電解液溶劑及配套項目(二期)募投項目實施后,將進一步鞏固公司電解液溶劑領先 的行業地位。
海科新源高度重視研發工作,公司研發費用總體保持著較大的投入規模,2020年度-2022年度研發投入分別為6128.72萬元、1.14億元和1.26億元,累計研發投入為3.01億元。 此外,公司培養了一支專業化的研發團隊,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研發及技術人員119人,在員工總數中占比為10.41%,其中核心技術人員5人。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已授權專利77項,其中發明專利36 項, 實用新型專利41項;參與制定了8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發行人掌握了“高純電池級碳酸二甲酯清潔生產工藝”、“高效環保復合離子液體催化劑合成高品質碳酸丙烯酯技術”、“連續生產電池級碳酸二甲酯精制技術”和 “碳酸二甲酯裝置中二氧化碳冷量利用技術”等多項具有較高技術水平的核心技術。
作為全球主要的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溶劑制造商之一,目前海科新源產品已進入國內外主流市場體系。碳酸酯系列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溶劑國內主要客戶有天賜材料、比亞迪、國泰華榮、杉杉股份等;海外主要客戶有中央硝子、韓國天寶、韓國 ENCHEM等知名鋰電池電解液廠商。其中,天賜材料、國泰華榮、韓國 ENCHEM等客戶的終端客戶為特斯拉、寧德時代、LG、三星SDI及松下等全球范圍內知名鋰離子電池廠商。
具體來看,海科新源跟天賜材料2004年、比亞迪2016年、國泰華榮2015年開始業務合作。公司為國內第一大電解液廠商天賜材料電解液溶劑的第一大供應商,占65%左右,同時為比亞迪電解液溶劑核心供應商,占比超70%,是比亞迪“2022年度最佳合作伙伴”。
電解液溶劑需求巨大
鋰離子電池電解液主要由溶劑、添加劑和電解質組成,根據特性的需要,在一定條件下,按照特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其成本約占鋰離子電池生產成本的10%-15%左右。其中電解液溶劑占電解液質量的80%左右,成本的22%-28%, 是電解液的主要原材料。
根據國信證券研究所,2025年電解液需求有望達到198萬噸,2021-2025年均復合增速約為38%,電解液溶劑的需求量將超過150萬噸,電解液溶劑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有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溶劑市場需求量為28.5萬 噸,同比增長31.7%,其中中國溶劑市場需求量為20.7萬噸,同比增長33.5%, 主要受益于電解液出貨量增長對溶劑領域的帶動。
隨著全球鋰電池市場出貨量增長,其對電解液及上游溶劑需求帶動進一步增強。預計到2025年全球電解液用溶劑需求量將超過95萬噸,其中中國電解液用溶劑需求量將超過70萬噸,占比超過70%。
公司主營業務突出
海科新源招股說明書指出,2020年-2022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6.60億元、30.72億元及30.2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53億元、6.07億元及2.77億元,公司盈利能力較強,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均超過99%,主營業務突出。
報告期內,受益于鋰離子電池材料、日化等下游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公司自身競爭能力的不斷增強,公司營業收入、總資產等經營指標總體保持增長的態勢,公司經營規模不斷提高, 公司具有較強的成長性。
海科新源2023年第一季度營收為7.7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8.16%;扣非凈利潤為1877.88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93.53%。主要原因有公司碳酸酯溶劑產品銷售單價大幅增長等。
海科新源預計2023年上半年營收為15.23億元至16.23億元,較上年同期變動約-2.74%至 3.65%,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5400萬元至7400萬元,較上年同期變動-82.99%至-76.70%。
未來,海科新源將進一步升級和優化業務,致力于成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鋰電池材料和精細化學品制造商!
截至7月7日收盤,海科新源報價29.70元,市值66.22億元。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