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晚間,天齊鋰業發布業績預告,預計今年第一季度同比由盈轉虧。
同日晚間,深交所對天齊鋰業下發關注函,要求其結合主營業務開展情況、產品產銷量、產品價格等,分析2024年一季度虧損較2023年四季度大幅增加的原因,并說明是否存在持續虧損風險等。
鋰礦龍頭大幅預虧
公開資料顯示,天齊鋰業是以鋰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企業,為深圳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兩地上市公司,公司業務涵蓋鋰產業鏈的關鍵階段,包括硬巖型鋰礦資源的開發、鋰精礦加工銷售以及鋰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公司戰略性布局中國、澳大利亞和智利的鋰資源,并憑借垂直一體化的全球產業鏈優勢與國際客戶建立伙伴關系,共同助力電動汽車和儲能產業實現鋰離子
電池技術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公司在國內外共有五處已建成的鋰化工產品生產基地,分別位于四川射洪、重慶銅梁、江蘇張家港、澳大利亞奎納納以及四川遂寧安居,目前綜合鋰化工產品年產能為8.88萬噸。
4月23日晚,天齊鋰業發布公告,預計一季度虧損36億元至43億元,同比由盈轉虧,上年同期盈利48.75億元。
對于業績大幅變動的原因,天齊鋰業解釋稱,受鋰產品市場波動的影響,公司鋰產品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鋰產品毛利大幅下降。
此外,截至本業績預告公告日,公司重要的聯營公司SQM尚未公告其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公司采用彭博社預測的SQM2024年第一季度每股收益等信息為基礎來計算同期公司對SQM的投資收益。
公告提到,SQM發布公告稱,智利圣地亞哥法院于2024年4月對其2017年和2018年稅務年度的稅務訴訟進行了裁決,撤銷了稅務和海關法庭在2022年11月7日對于該案2件的裁決結論。SQM基于最新裁決情況重新審視所有稅務爭議金額的會計處理,并預計可能將減少其2024年第一季度的凈利潤約11億美元。
根據前述彭博社預測數據,結合SQM稅務爭議裁決的影響,SQM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預計將同比大幅下降,因此公司在本報告期確認的對該聯營公司的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據了解,SQM是全球重要的鉀、鋰等產品生產企業,從事智利阿塔卡瑪鹽湖的資源開發和利用,在智利圣地亞哥和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2018年,天齊鋰業以40.66億美元對價完成了SQM23.77%股權的購買,成為其第二大股東。截至2023年末,天齊鋰業通過旗下天齊鋰業香港、天齊智利累計持有SQM22.16%股權。
值得注意的,天齊鋰業去年業績就已經開始下滑,公司2023年全年實現歸母凈利潤為72.97億元,同比下降69.75%。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單季虧損額為8.01億元,同比下降約110%。
鋰價的未來走勢
眾所周知,鋰價的變化直接影響著電池產業的發展。之前有業內人士指出,中國電池領域的鋰消費約占總消費量的95%。鋰電材料產能擴張迅速,遠遠大于實際需求,是當前中國鋰工業發展中需要關注的問題。
2023年以來,鋰鹽價格持續下行。從年初的超過50萬元/噸,降至年末的10萬元/噸以下。4月24日,上海鋼聯發布數據顯示,今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均價報11.05萬元/噸。
不過,上游碳酸鋰市場排產增速表現亮眼眼。根據調研數據,4月份主要碳酸鋰生產企業合計產量預計環比增長超過25%,頭部企業的單月排產增速甚至逼近70%。這充分說明頭部企業已經成為滿足市場對于碳酸鋰需求的主力軍。
對于今年下半年鋰價走勢,天齊鋰業表示,鋰行業和其他成熟的行業類似,都會有周期波動。鋰價走勢主要取決于鋰行業的整體供需格局、市場變化和經濟形勢等因素,現在也會受期貨市場交易情況、相關市場參與者的博弈、預期及行為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公司會密切關注鋰價走勢、碳酸鋰期貨交易市場的相關情況。
從速度、規模、強度三個維度來看,目前全球鋰行業正在進入行業發展的上升期。總的來說,盡管鋰價存在周期性的價格波動風險,但下游終端特別是新能源汽車與船和儲能產業未來的高成長預期、有關政策的傾斜是客觀存在且可合理預期的;因此從中長期來看,公司認為鋰行業基本面在未來幾年將持續向好。
憑借積淀的豐富技術經驗、優質鋰礦資源和獨特行業視角,天齊鋰業有信心以獨特的競爭優勢應對行業正常的價格波動。公司將積極按照既定的戰略規劃穩步發展。
截至4月24日A股收盤,天齊鋰業股價下跌9.99%,報收40.63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