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齊鋰業發布公告稱,為推進其控股子公司盛合鋰業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甲基卡鋰礦區的措拉鋰輝石礦采選工程建設,將聯合其他鋰產業企業共同投資和運營電力基礎設施據悉,盛合鋰業與斯諾威和惠絨礦業于成都簽署完成了《共建共享甲基卡礦區220kV輸變電項目合作協議》。
三方計劃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天盛時代新能源有限公司,以推進甲基卡礦區220kV輸變電項目的建設,滿足各方在礦區的用電需求。合資公司的注冊資本達3億元人民幣,三方各自以貨幣方式出資1億元人民幣,各占33.33%的股份,經營范圍包括供電、電力購售;電力規劃、電網投資與建設;電網、電站的運營、管理、設計、咨詢、安裝、檢修及維護等。
甲基卡礦區220kV輸變電工程項目擬建設甲基卡礦區電力線及相關配套設施,以保障礦區生產生活電力需求。項目總投資為3億元人民幣。若由于各股東方及其關聯方在甲基卡礦區新增項目等原因,需進一步擴容建設、增加資金投入的,由各方另行協商增資方案。
除了天齊鋰業,三方企業的另外兩家來頭也不小。其中,斯諾威成立于2008年,寧德時代持有其100%股份,其實際控制人為曾毓群。去年3月3日,斯諾威礦業發生工商變更,原股東均退出,新增寧德時代為全資股東。
惠絨礦業成立于2015年,控股股東為四川啟成礦業,持股比例為70.97%。盛新鋰能的全資子公司盛屯鋰業持有惠絨礦業15.10%的比例。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12月份,盛新鋰能宣布,擬以自有資金5億元對啟成礦業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后,盛屯鋰業對啟成礦業的持股比例將由38%增至43.18%。
四川鋰礦資源豐富
資料顯示,四川鋰礦資源儲量豐富,占全國總量的57%,居全國之首,現已具備采礦權的礦石儲量達到1.58億噸。
去年,國家自然資源部宣布,四川雅江探獲鋰資源近百萬噸,是亞洲迄今探明最大規模偉晶巖型單體鋰礦——四川雅江縣的木絨鋰礦,其探明的礦石資源量為6109.5萬噸,探礦權歸屬于上面提到的惠絨礦業。
根據2023年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發布的《四川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到2025年,四川省鋰礦石年開采總量將達到100萬噸,較2020年增長50%。
四川眾多的鋰礦中,位于康定、 道孚、雅江三縣交界處的甲基卡鋰礦區,是亞洲目前最大的偉晶巖型鋰輝石礦區,具有規模大、埋藏淺、品位較高、經濟價值大等特點。措拉鋰礦、德扯弄巴鋰礦、甲基卡134號脈鋰礦、燒炭溝鋰輝石礦、甲基卡新3號脈鋰礦、木絨鋰礦均位于這一礦脈。
有研究指出,甲基卡礦區地形多以高原草甸為主,該礦區規模大、埋藏淺、品位較高,經濟價值大,是亞洲最大的偉晶巖型鋰輝石礦區。不過,雖然四川鋰礦多處于高原地區,開采、運輸難度和成本都較高,目前,甲基卡礦區真正量產的只有融捷股份旗下甲基卡134號脈礦場。惠絨礦業早在多年前就拿到了木絨鋰礦的探礦證,但仍然未轉為開采。
保障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最佳方式
對于此次對外投資的目的、對公司的影響等,天齊鋰業在公告中表示,鑒于甲基卡礦區的客觀自然條件,包括電力基礎配套設施存在唯一性,礦區企業合作共建配套設施,是保障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最佳方式。公司控股子公司盛合鋰業與斯諾威、惠絨礦業成立三方合資公司有利于促進公司措拉項目的建設,進一步加速將公司的資源轉換成客觀的產能/產量供給,提升公司生產原料供應鏈(尤其是國內鋰鹽生產原料供應)的穩定性。
資料顯示,天齊鋰業于2008年以3500萬元的價格取得措拉鋰礦的探礦權;2010年,天齊鋰業稱,正在加緊勘探開發甲基卡措拉礦區的鋰輝石礦;2011年10月,該礦的勘探地質報告共提交礦石量1971.4萬噸,折合氧化鋰資源量25.57萬噸。
2012年,措拉鋰礦取得采礦許可證,生產規模為120萬噸/年。但受多重因素影響,多年來雅江縣措拉鋰輝石礦采選礦一期工程項目進展緩慢。2022年8月,天齊鋰業表示,正在就重啟四川雅江措拉鋰輝石礦采選一期工程選廠進行可行性研究。
2023年5月,盛合鋰業還以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現盛合鋰業系天齊鋰業控股80%,紫金鋰業(海南)有限公司(紫金礦業全資孫公司)持股20%。
根據天齊鋰業披露措拉項目的最新進展,其子公司盛合鋰業已于2024年1月9日取得雅江縣發展和改革局關于措拉鋰輝石礦特白溝尾礦庫項目的備案。
企業熱衷投資鋰礦的背后,是對鋰資源的提前鎖定。有業界人士認為,從企業層面來看,推進川西鋰礦相關業務發展將帶來多方共贏。有研報分析稱,隨著新能源汽車需求的持續增長,鋰資源供應緊張的局面將逐步顯現。鋰礦作為鋰產業鏈上游的重要資源,其價值將得到市場更多關注。
不過,天齊鋰業在公告中坦言,該投資可能存在審批風險和項目建設進程滯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