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2023年鋰價的大幅下跌,國內鋰業巨頭們業績普遍慘淡。日前,鋰業龍頭贛鋒鋰業發布業績預告,2023年預計凈利潤同比下降69.76%—79.52%。
2023年凈利潤同比下降79.52%-69.76%
1月30日,贛鋒鋰業發布2023年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凈利潤為42億元-62億元,同比下降79.52%-69.76%;扣非凈利潤為23億元-34億元,同比下降88.47%-82.96%。
此前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贛鋒鋰業凈利潤為60.1億元。據此計算,2023年第四季度,贛鋒鋰業凈利潤為-18億元至2億元。
對此,贛鋒鋰業表示,2023年度,受鋰行業周期性影響,終端需求增速放緩,鋰鹽產品價格大幅下降,鋰礦原材料價格跌幅小于鋰鹽及下游產品價格跌幅,導致公司毛利率下降;此外,公司根據會計準則對相關資產計提了資產減值準備,故公司業績同比大幅下降。
國信證券(香港)發布研究報告稱,予贛鋒鋰業(01772)“買入”評級,預計2024—2026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6.44/130.38/203.85億元,同比增加40.28/50.83%/56%,目標價34港元。
該行認為,公司作為全球鋰資源的龍頭企業之一,近年來致力于完善上下游一體化全產業鏈布局,積極拓展上游鋰資源,中游鋰鹽產能不斷釋放,下游鋰
電池大規模放量在即,公司競爭力及市場占有率有望在行業下行周期中持續提升。
報告中稱,依托上游鋰資源供應及全產業鏈優勢,公司積極布局消費類電池、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板塊。該行估算公司2023末或已達成年產超過23GWh的產能,2024年有望形成年產約60GWh的鋰電池業務產能。
2023年在多領域取得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月27日~28日,贛鋒鋰業集團及贛鋒鋰電述職會議正式于新余召開。會上提到,對鋰行業而言,2023年是一個充滿起伏的年份。
一面是新能源車銷量突破歷史新高,另一面是鋰價的高速回落,作為業務貫穿鋰產業鏈的企業,贛鋒各業務部門仍在項目建設、市場開拓、技術研發、智能制造、ESG管理等領域獲得了更多成績。
在資源領域,阿根廷Exar(Cauchari-Olaroz)項目順利投產,澳大利亞Mount Marion項目擴產工程完工,阿根廷Mariana、馬里Goulamina、內蒙古蒙金、江西上饒項目建設有序開展,阿根廷PPG、Incahuasi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
在鋰化合物領域,豐城一期項目點火投產,河北贛鋒完成項目技改,新余贛鋒產能提升,湖南贛鋒開工建設,馬洪工廠實現全年廢水零排,寧都贛鋒排放物降低明顯,多地工廠完成設備改造、原輔料單耗降低、品質亦獲得不同程度提升。
鋰金屬領域,青海贛鋒、宜春贛鋒、奉新贛鋒及有機鋰的新項目進入試產階段;超薄鋰帶、鋰合金等產品的開發獲得技術突破,并實現擴產。
鋰電池領域,新余三期、惠州贛鋒、重慶贛鋒動力項目投產,東莞麻涌、襄陽、內蒙項目已著手建設,南昌寧波、江蘇等項目在積極規劃中。消費電池持續完成關鍵項目與客戶的開發,惠州贛鋒投產第一年即通過行業多項審核,固態低溫等技術融入多款拳頭產品中;大型儲能電池出貨量創新高,換電、家儲、便攜電源、工商儲等領域完成多款新產品開發;動力電池則繼續堅持固態電池+細分領域拓展兩大主題,“刀鋒”平臺方案正式發布,乘用車系列電池完成賽力斯交付,工程機械電池系統進入重卡領域,輕型動力系統(換電)打入多家知名品牌供應鏈。
“目前,贛鋒很多電池品類,如儲能、消費等,都已經做到了全國前十甚至前五,但相比之下,市占率仍有著很大的的提升空間,這意味著我們有著更多的機會”,贛鋒鋰電總裁戈志敏指出,盡管過去一年電池各版塊出貨量均獲得大幅提高,但仍需要強化市場開拓能力,尤其是搭載固態技術的電池產品,力爭打入更多一線品牌供應鏈。
電池回收領域,贛州贛鋒再生、四川贛鋒項目投產,回收能力進一步提升;在(鋰以外)價值元素回收、自動化拆解等議題上獲得新進展。
拿下成交價約1.55億元工業用地
江西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自然資源網上交易系統顯示,1月30日上午,南昌贛鋒鋰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南昌贛鋒”)拿下三宗位于江西南昌新建經濟開發區的工業用地,合計約606.5畝,成交價合計約1.55億元。
根據拿地要求,固定資產投資強度不低于400萬元/畝;土地競買人競得土地后,須從事新能源儲能產業,達產后,畝均稅收不低于20萬元,年工業產值約30億元,年納稅約5000萬元。
同時,土地競買人競得土地后,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后1周內開工建設,開工后18個月內實現竣工并投產,24個月內實現達產。
據悉,南昌贛鋒成立于2023年10月12日,注冊資本1億元,由江西贛鋒鋰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贛鋒鋰電”)100%持股。
去年10月30日,贛鋒鋰業公告,子公司贛鋒鋰電已與南昌市新建區人民政府達成投資協議,擬在南昌市新建經開區投資建設鋰電池生產基地項目,項目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規劃建設年產5GWh儲能PACK電池生產基地,計劃投資金額不超過20億;二期、三期將根據市場情況適時投建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生產基地。建設周期方面,一期項目將于2024年12月實現主體工程竣工,2025年6月試投產。
擬加持Mali Lithium不超過5%股權
近日,贛鋒鋰業發布公告,1月18日,公司公司董事會同意全資子公司贛鋒國際擬以自有資金不超過6500萬美元,收購Leo Lithium Limited擁有的Mali Lithium公司不超過5%的股權,用于Goulamina項目后續的項目建設和資本支出。
疊加此前已持有及擬以增資方式累計取得的55%股權,贛鋒國際在前述交易完成后將持有Mali Lithium不超過60%股權,從而間接掌握非洲馬里Goulamina鋰輝石項目不超過60%權益。
公司方面表示,非洲馬里Goulamina項目將是贛鋒鋰業資源量最大的鋰輝石項目,同時也是接下來公司礦石端短期可見的重要增量。
按照JORC標準估算,Goulamina鋰輝石礦探明礦石量為1310萬噸,氧化鋰21萬噸,平均品位為1.59%;總礦石量為2.11億噸,氧化鋰含量為289萬噸,平均品位為1.37%。目前,Goulamina項目一期年產50.6萬噸鋰輝石精礦產能建設正在進行中,項目一期計劃2024年投產。
去年9月,贛鋒鋰業宣布由贛鋒鋰業以認購新股方式對Mali Lithium增資不超過1.38億美元,增資完成后對Mali Lithium的持股比例將上升至55%,增資款用于Goulamina項目后續的項目建設和資本支出。目前,上述增資事項尚在辦理交割。
對于未來,贛鋒鋰業表示, 2024年公司將圍繞以下四個方向深入布局:首先是加快優質項目建設,提升產品競爭力。其次,是發揮企業板塊協同優勢,加快市場開拓進度。再次,是將ESG行為與企業運營深度融合,創造環境、社會效益的同時,帶來更多經濟效益。最后,是堅持“技術贛鋒”戰略,在管理、生產、研發、營銷等職能上引入更多先進工具;通過高校合作等方式,增大學科帶頭人的引進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