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晚,永太科技發布公告,公司與寧德時代簽訂了《物料采購補充協議》。
公告顯示,2021年7月31日,永太科技與寧德時代簽訂了《物料采購協議》(簡稱“原協議”),約定了雙方就六氟磷酸鋰、雙氟磺酰亞胺鋰(LIFSI)和碳酸亞乙烯酯(VC)三種產品(該三種產品以下統稱為“原材料”)的交易計劃、價格等事宜。
基于市場變化,雙方經友好協商,達成以下一致意見:一、寧德時代意向于2024年和2025年每年分別向永太科技采購不少于10萬噸各型號電解液(含中標數量),具體采購量將視寧德時代業務情況變動。
二、根據原協議第六條“貨款結算”約定,寧德時代向永太科技支付預付貨款60000萬元。剩余未完成抵扣的貨款抵扣方式調整為如下:根據寧德時代實際采購的六氟磷酸鋰、雙氟磺酰亞胺鋰(LIFSI)、碳酸亞乙烯酯(VC)及寧德時代向永太科技采購各種型號的電解液,按相應的計算方式進行抵扣。按雙方合作狀況,抵扣期間各細節(執行價格、抵扣比例等)可視雙方合作情況與抵扣進度協商調整。
此外,還包括該協議生效后,原材料價格根據實際市場行情由雙方協商確定。永太科技指定其下屬子公司浙江永太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簡稱:永太新能源)向寧德時代提供電解液等。
永太科技表示,在原協議簽訂后,公司大力推進鋰電材料產業鏈布局,形成了涵蓋上游的鋰鹽、添加劑和下游的電解液的一體化產業鏈布局。此次補充協議簽訂后,公司向該客戶供應的主要產品將由上游原材料轉變為下游電解液產品,有利于公司充分發揮在新能源電解液材料的產業鏈優勢,深化產業鏈各環節的協同效應,提升整體競爭優勢,鞏固公司的行業地位和市場份額。
永太科技加大電解液等的研發布局
公開資料顯示,永太科技成立于1999年,并于2009年上市,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含氟精細化學品制造商,是行業內少數幾家橫跨無機及有機氟化工行業的企業。以含氟技術為核心,公司已經覆蓋的業務包括新型材料(新能源鋰電及液晶材料)、醫藥、植物保護及貿易業務等。
公司主要生產基地分布在浙江、江蘇、山東、福建、廣東、重慶、內蒙古。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全國總共布局了13個生產基地。
業績方面,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1.12億元,同比下降36.2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936.46萬元,同比下降118.01%。
永太科技認為,鋰電板塊利潤大幅下降的原因一是2023年1-3季度,公司鋰電材料主要產品為六氟磷酸鋰,雖然出貨量同比有所增加,但受短期內上下游供需關系變化的影響,該產品的市場價格較去年同期下降較多,導致產品銷售收入大幅下降。另一方面,上游原材料碳酸鋰在上年末和本年初的市場價格處于較高水平,期初原材料庫存備貨量相對較多,導致前三季度鋰電材料產品總體成本也相對較高。
永太科技在之前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提到,公司已形成了從鋰鹽原料、鋰鹽、添加劑到電解液的垂直一體化產業鏈。具體項目投產情況如下:鋰鹽:六氟磷酸鋰目前已投產8000噸/年的產能,9900噸/年的產能已于去年11月2日開始試生產;雙氟磺酰亞胺鋰已投產900噸/年的產能;添加劑:VC產品已投產5000噸/年的產能,FEC產品已投產3000噸/年的產能。電解液:目前已投產150000噸/年的產能。
去年公司年產15萬噸電解液項目已通過了下游客戶審計,申請的IATF16949認證也已經獲得符合性聲明 (LOC)。基于下游新能源汽車持續向前的發展趨勢,隨著未來相關產品產能的陸續投產和產業鏈布局的進一步完善,公司在鋰電材料板塊的核心競爭力將不斷提升。
未來產品戰略方面,公司將根據產業鏈不同階段的客戶需求,加大鋰鹽原料、鋰鹽、添加劑、電解液等產品的研發和布局,為客戶搭建完善的電解液材料一站式采購平臺。
短期電解液市場或延續弱勢運行
據了解,電解液是鋰
電池四大關鍵原材料之一,在正負極之間起到傳導鋰離子的作用,對鋰
電池的能量密度、比容量、 工作溫度范圍、循環壽命、安全性能等均有重要影響。
電解液主要由溶劑、添加劑和電解質組成。國信證券研究所預計,2025年電解液需求有望達到198萬噸,2021-2025年均復合增速約為38%。
《中國鋰離子電池電解液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年)》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出貨量達到131.2萬噸,同比增長25.8%,其中,中國電解液出貨量為113.8萬噸,同比增長27.7%,中國電解液出貨量的全球占比繼續提升至86.7%。
1月3日,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的《推進磷資源高效高值利用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在高附加值磷化學品方面,穩妥有序發展磷酸鐵、磷酸鐵鋰、六氟磷酸鋰等新能源材料,引導磷酸鐵鋰等電池原料裝置與磷酸、磷肥等裝置一體化建設等。
在政策的推動下,電解液擴產和融資消息不斷:
1月1日,宜昌大生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年產15萬噸電解液項目投產儀式在湖北枝江市姚家港化工園舉行。該項目總投資5.3億元,總建筑面積1.9萬平方米,建設2條鋰離子電解液生產線;
近日,圣泰材料深交所主板IPO獲受理。本次IPO,公司擬發行不超過2400萬股,預計募資約10.46億元,主要募投項目包括新型鋰電池電解質及添加劑技改擴能產業化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電解液鋰鹽供應商新宸新材料日前則完成了近億元B1輪融資,投資方為五源資本、中科創星、合肥創新投。公司本輪融資資金將用于產能建設、產品研發及市場開拓。
隆眾資訊顯示,1月10日國內電解液市場持穩,磷酸鐵鋰型電解液主流商談19000-25000元/噸;較上一工作日持平,三元圓柱型電解液20500-30500元/噸,較上一工作日持平;三元常規動力型電解液25000-34000/噸,較上一工作日持平。
展望未來,該機構認為,原料碳酸鋰及六氟磷酸鋰繼續下調,成本端支撐乏力,對電解液現貨報價造成一定壓力。供應方面,生產企業裝置穩定,以銷定產,開工維持低位,基本維持市場供需平衡。下游需求繼續走淡,加之上游原料持續走弱,終端多放緩采買節奏,觀望市場動態,預計短期電解液市場延續弱勢運行為主。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