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助力之下,不僅有專業的充電樁企業開始摩拳擦掌,紛紛搶灘各地充電樁市場,更有各大車企的涉足。目前已有北汽、長安等車企進軍充電樁市場。其中,北汽計劃在今年建3萬個充電樁。除了與充電樁密切相關的車企外,充電市場也不乏其他企業的跨界攪局。
“每天只要十幾元租金,比開汽油車劃算多了。”今年3月,家住長沙市芙蓉區才子佳郡小區的周女士租了一輛2座的新能源汽車上下班,年租金6000元(含交強險)和押金9800元,另租賃公司還免費為其安裝充電樁,她覺得很實用。
近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興起,像周女士一樣租輛新能源汽車作為代步工具也逐漸成為一種潮流。
費用低、炫酷,漸成潮流
周女士介紹,她家離公司有十多公里路程,無直達公交車,早晨花在路上的時間就要1個多小時。這讓她每天覺得很趕。“還沒到公司,人就累了。”周女士告訴記者,因家里已有一輛小車老公在用,按目前的經濟實力又不愿再買一輛。
“已經開了1個多月了,感覺蠻好的。”周女士說,租用新能源車后,不僅上班時間大大縮短,而且費用不到汽油車的三分之一。還有一點頗令周女士感到自豪的是,“因為車型小巧、車貼炫酷,每天開出去還會有無數回頭率,不少人過來咨詢我如何租賃。”
為了介紹租新能源汽車的實惠,湖南軒悅行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王洪波給記者算了筆經濟賬。10萬元的汽油車一年的費用包括:油費1.2萬元、折舊費1.2萬元、交強險1000元、車輛保養費1500元,共26500元;而某品牌2座的新能源汽車一年的費用:電費800元、租金6000元,共6800元。后者不足前者的三分之一。
長租、短租、分時租均可選
新能源汽車使用成本優勢明顯,而且國家一直在鼓勵推廣,因此新能源汽車租賃市場被業界一致看好。近年長沙也涌現出一批專門從事新能源汽車租賃的公司。據記者了解,雖然都是租賃公司,但業務各有特色。比如有的主要針對政府部門,有的主要做企業團體;有的只做長期租賃,1年起租,有的則從年租、季租到月租、日租、分時租均可選。
“我們主要是分時租賃,像自行車租賃一樣,客戶辦會員卡,按分鐘計費。”王洪波告訴記者,他們在長沙已有31個租賃網點,辦卡會員可隨時從這31個網點進行自助租車、還車和充電。以0.3元/分鐘的收費標準,客戶上班30分鐘的路程,只需9元就可實現自駕租車。目前他們的車輛基本上是滿負荷運營。
“我們只做長租,1年起租。”去年成立的湖南大地租賃公司相關負責人陳強介紹,目前他們已在長沙投入700多臺新能源汽車,分2座和4座車,租金分別為600元/月和800元/月。據介紹,目前湖南圣和新能源電動汽車有限公司主攻目標市場是政府單位。“公車改革后,這塊市場潛力巨大。”
難點
充電設施不完善,企業前期盈利難
“相比傳統汽車租賃,新能源汽車的租賃普及度仍然很低。”業內人士介紹,目前租新能源汽車的,都是住的地方和單位附近已建充電樁,或是可提供充電樁建設場地,對于不具備這些條件的人,根本不會考慮租車。而目前長沙充電網絡的覆蓋率遠不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目前長沙城區已投入運營的充電樁在2000個以內,包括由國家電網建設的專門服務公交車的約400個,以及由企業建設個人和公共的1000多個。到4月中旬,長沙已注冊的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已超過6000輛。
為了提高業務覆蓋范圍,增強市場競爭力,不少新能源汽車租賃公司極力爭取與本地充電樁運營企業合作。這種合作不僅能提高租賃公司的業務覆蓋率,同時也可增加充電樁運營公司的業務量。“現已有多個租賃公司在和我們談合作。”張森焱透露。
上述業內人士介紹,雖大家都希望完善充電樁網絡,政府也出臺了相應政策,但充電樁建設涉及電力、規劃、住建、運輸等各個部門、企業及其它主體,絕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此外,與各企業大舉進軍新能源汽車租賃市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目前這一行業的盈利狀況卻令人咋舌。為了推廣業務,目前只要租賃新能源汽車達1年的,企業便可免費為其安裝一個充電樁。1臺約5萬元的2座新能源汽車,1年租金6000元,去除車輛折舊費、資金、人員、管理成本后,利潤原本就所剩無幾,甚至虧本,再免費幫安裝充電樁,利潤大家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沒有政府補貼,肯定虧本。”王洪波告訴記者,由于新能源汽車租賃的資金投入巨大,而且政府補貼不能有時差,因此公司的前期經營是虧本的。
前景
解除充電樁制約或迎發展高潮
充電難是目前制約新能源汽車租賃發展的關鍵因素,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大家養成租新能源汽車的消費習慣。
“政策助力、企業發力,充電難題將得到解決。”在湖南圣和新能源汽車租賃公司的負責人楊志欽看來,這一關鍵制約因素正在解除。根據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整體規劃,“十三五”期間充電樁潛在市場容量達千億。
近年,國家政策的注意力逐漸從新能源汽車本身轉向充電樁領域。早在去年底,為促進充電樁市場發展,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等部門就聯合發布了統一的電動汽車充電接口新標準。今年4月,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16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更是明確指出,今年計劃建設私人充電樁86萬個。而各地方政府針對充電樁的促進政策也相繼出臺。據湖南省經信委介紹,湖南關于加快本地充電樁建設的政策即將出臺。
政策助力之下,不僅有專業的充電樁企業開始摩拳擦掌,紛紛搶灘各地充電樁市場,更有各大車企的涉足。目前已有北汽、長安等車企進軍充電樁市場。其中,北汽計劃在今年建3萬個充電樁。除了與充電樁密切相關的車企外,充電市場也不乏其他企業的跨界攪局。4月,華為就高調宣布涉足充電市場,并意欲對充電樁進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革命。似乎一夜之間,充電樁市場已狼煙四起。
“充電問題解決了,消費習慣自然會很快培養起來,企業業務上來了,也就有盈利了。”楊志欽堅信,作為“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眾多利好政策實施的第一年,多年存在的充電難困局將有所突破,新能源汽車租賃也將迎來發展高潮。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