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月產量大降
根據中汽協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2月,中國汽車產量為163.18萬輛,環比下降28.7%,同比下降0.4%;銷量為159.33萬輛,較1月下降了31.3%,較去年同期下降了0.2%。其中,新能源汽車共生產6190輛,銷售6045輛,同比分別增長了2.7倍和3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生產3061輛,銷售2890輛,增長2.8倍和4倍,插電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2.7倍和2.4倍。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今年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仍然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但與去年11月和12月的數據相比降幅明顯。去年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為9728輛,12月新能源汽車產量高達2.72萬輛,而今年前兩個月的新能源汽車產量均維持在6000余輛的水平。另有公開數據顯示,1-2月新能源汽車生產12853輛,銷售12440輛,同比分別增長2.8倍和2.9倍。但從1-2月總產量看,較去年12月單月產量還有一定差距。
“退坡”政策或是主因
去年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1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2.72萬輛,同比增長近3倍。當時有分析稱,新能源汽車利好政策去年下半年的密集出臺,是新能源汽車產銷狂飆突進的一大原因。統計顯示,2014年國家共出臺了16項新能源汽車政策。其中免除購置稅、明確新能源汽車在新增公車中所占比例等政策更對銷量翹尾向上飆漲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董揚認為,今年2月新能源汽車產量萎縮與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政策有關。“一部分車企將今年1月生產的新能源車提前統計并入去年的產量中,以享受補貼政策,實際上,新能源汽車產量可能沒這么少,以今年1月為例,產量可能超過了1萬輛。”他表示。
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實行“2015年標準”,補貼金額在2013年標準基礎上下降10%,包括北京在內的大部分推廣城市執行國家地方1:1的補貼政策,地方補貼在2015年也會隨著國家補貼下降有所改變。
增長前景難測
此前,在北京市財政局公布的《北京市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財政補助資金管理細則》中,明確了今后三年的相關財政補助具體標準。該細則規定,今年起北京市消費者購買純電動小客車最多可獲補貼5.4萬元,比去年的5.7萬元減少了3000元。而燃料電池小客車的補貼則由19萬元調整到了18萬元,補助標準較2014年均有下降,該細則有效期將執行至2017年12月31日。據了解,為了彌補今年補貼差價所產生的影響,去年底,北京地區曾出現汽車經銷商讓消費者集中提車的現象。
董揚表示:“新能源汽車‘退坡’政策,是否影響今年新能源汽車的增長,還要看3月和4月的統計數據,如果能夠維持去年的增速,說明新能源汽車的增長仍有動力,但如果兩個月的數據沒有明顯提升,則說明新能源汽車出現了問題。”
2017年2月新能源汽車銷售同比增長30.3%2017-03-14 17:25
|
首批新能源車用戶陷困局2017-03-13 14:09
|
新能源車結構性產能過剩凸顯 動力電池產能是需求量7倍2017-01-22 14:23
|
中國停建100多座火電廠控霧霾 轉向新能源項目2017-01-22 14:15
|
由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引發的思考:繁榮背后的隱患2017-01-19 14:58
|
搶奪汽車下一個制高點:無人駕駛時代五年內到來?2017-01-17 17:50
|
搶奪汽車下一個制高點:無人駕駛時代五年內到來?2017-01-17 17:37
|
財政部:新能源車配套補貼細則不能保護落后2017-01-16 10:34
|
工信部部長苗圩:提高技術準入門檻,嚴防新能源汽車及產品低水平2017-01-16 09:24
|
用生態能源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 黃標車即將一去不復返2017-01-13 1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