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湖股份9月2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于近日收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發的《行政處罰告知書》。
告知書顯示,2021年1月以來,因部分國際氯化鉀價格上漲因素,國內氯化鉀價格出現劇烈波動。公司是最大的國產鉀肥生產供應商,年產能超過國產氯化鉀總產能的一半,公司氯化鉀銷售價格對市場有重要的指導和引領作用。經查,公司銷售鉀肥產品時,其生產成本未發生顯著變化的情況下,大幅度上調銷售價格,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第(三)項的規定。經研究,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四十條、《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六條之規定,責令公司立即改正,且處以160萬元罰款。
鹽湖股份表示,針對此次行政處罰決定,公司高度重視,已及時繳納罰款。結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公司的要求,及時做好相關工作,并加強法律法規和相關規范制度的學習,強化相關人員的法律意識。公司作為國內最大的鉀肥生產企業,今后將進一步充分發揮國有企業責任和擔當,最大限度確保鉀肥生產供應基本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鹽湖股份上個月剛剛恢復上市。
因為2017年、2018年、2019年三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連續為負值,深交所決定鹽湖股份股票自2020年5月22日起暫停上市。
2019年下半年,鹽湖股份打響了“自救”之戰。成功剝離不良資產后,公司將主業聚焦到鉀、鋰資源開發上。
2020年,鹽湖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40.16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39億元,同比增加104.45%,公司凈資產52.66億元,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凈資產均已轉正。報告期內,公司碳酸鋰產量達到13602噸,同比增加2300噸,碳酸鋰產品質量穩步提升。
業績扭虧為盈的鹽湖股份于今年8月10日恢復上市,首日暴漲306.11%,報價35.9元/股,總市值達1950億元,成交額達300億元,受到資本市場關注。
今年上半年,由于報告期內貿易收入及化工產品銷售比上年同期減少,鹽湖股份實現營業收入61.62億元,同比下滑36%,而凈利潤卻同比增長52.97%,達21.14億元。
鹽湖股份業績的上升,不僅和近幾年鹽湖提鋰技術逐漸成熟,行業平均成本逐步下降有關,還和國家對于鹽湖提鋰產業的重視,以及鹽湖股份自身擁有的豐富資源有關。
政策方面,2021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提出要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5月20日,《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規劃及行動方案》獲得國內專家評審通過,進一步加速了國內鹽湖提鋰產業發展。相關機構表示,鹽湖提鋰路線低成本,低碳綠色和一體化的優勢使其具備更強的成長性和更高的確定性,今年將成為國內鹽湖提鋰產業發展的拐點之年。
同時,鹽湖股份擁有中國最大的可溶性鉀鎂鹽礦床察爾汗鹽湖,擁有氯化鉀儲量約5.4億噸和氯化鋰儲量約800萬噸。公司間接控股子公司青海藍科鋰業股份有限公司擁有每年1萬噸碳酸鋰產能。9月27日,鹽湖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藍科鋰業2萬噸/年
電池級碳酸鋰項目除沉鋰車間外,其他裝置均已建成,建成裝置已投入運行,并生產出部分半成品供1萬噸沉鋰車間生產碳酸鋰產品。目前公司鋰板塊生產穩定,相關項目進展順利,預計年底前全部投入運行。
截至9月28日收盤,鹽湖股份每股報價29.41元,下跌6.58%,總市值1598億元。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