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有業內人士透露,蘋果供應商富士康正在開發用于電動汽車的磷酸鐵鋰電池和固態電池。
為什么布局電池?
目前的新能源汽車大多搭載兩種電池,分別是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此前能量密度較高的三元鋰電池廣受市場歡迎,如今,具備成本低、耐高溫、安全、循環性能好等優勢的磷酸鐵鋰電池正以快速增長的發展勢頭,迎來新的增長期。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3月11日披露的2月動力電池月度信息顯示,2月,中國動力電池裝車量5.6GWh,同比上升832.9%,繼續保持大幅增長。其中,三元鋰電池共計裝車3.3GWh,同比上升538.6%;磷酸鐵鋰電池共計裝車2.2GWh,同比上升高達2826.0%。
磷酸鐵鋰電池的需求的增加,讓小鵬、比亞迪等車企紛紛推出磷酸鐵鋰版車型。3月初,小鵬汽車宣布,推出小鵬P7后驅標準續航車型,共有智享版、智尊版兩款,均采用磷酸鐵鋰電池,綜合續航里程達到480km。小鵬G3新增460c 悅享版,也換裝了磷酸鐵鋰電池,續航里程保持不變。
億緯鋰能、德方納米等企業也在加大對于磷酸鐵鋰項目的投資。3月23日晚,德方納米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億緯鋰能于當日簽署了《合資經營協議》,雙方擬合作設立合資公司。
公告顯示,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1億元人民幣,其中,德方納米認繳6000萬元,億緯鋰能認繳4000萬元,該合資公司將專注于生產低成本優質的磷酸鐵鋰,并優先向億緯鋰能及其關聯方供應。合資公司項目計劃投資總額為人民幣20億元,年產能10萬噸。
因為在能量密度、安全性、成本等方面均優于鋰電池,固態電池被認為是液態電池的下一代技術。這項技術在未來有望大幅增加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并進一步縮短電動汽車的充電時間。
雖然蔚來汽車、豐田汽車等龍頭企業都在進行固態電池的研發,但受當前技術水平、成本等的限制,距離固態電池規模化量產預計還需要5-10年時間。
據報道,富士康計劃在2021年推出電動汽車用固態電池樣品,并在2024年將這種電池投入商業使用。
進軍電動汽車及電池領域
其實,富士康很早就已開始涉足新能源汽車及電池行業。
2014年,富士康曾與北汽合作,共同投資研發、生產制造新一代動力電池及其系統,同年公司又入股香港上市的汽車經銷商集團——和諧汽車。
2015年,富士康曾與騰訊、豪華車經銷商和諧汽車成立和諧富騰,該合資公司之后孵化出拜騰和愛馳汽車兩家初創車企,2016年富士康撤資退出。
之后富士康雖然有投資出行、電池等產業龍頭企業,但消息并不多。直到2020年開始,富士康在電動汽車行業的布局才真正開始!
去年10月16日,富士康發布了電動汽車底盤和軟件平臺“MIH EV”電動汽車開放平臺,該平臺可以打造兩廂車、轎車、SUV和MPV等各種車型,軸距范圍在2750mm至3100mm之間。
近日,有媒體曝光了富士康旗下全新
電動車外觀。新車基于MIH純電動平臺打造,將于2023年正式投放市場。
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對外表示,公司計劃在2025年-2027年間,為全球10%的電動車(約300萬輛)供應零部件或提供服務。
2月底,富士康同意與Fisker共同生產超過25萬輛電動汽車,并宣布目前正在與當地一家新公司進行合作。
還有消息稱,越南最大企業集團Vingroup旗下的汽車部門正在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就合作事宜展開初期談判,雙方的一切合作都將聚焦于電池和電動汽車零部件的開發。知情人士表示,富士康方面提出收購Vingroup旗下汽車業務部門VinFast的電動汽車生產線。
中國市場方面,1月4日,拜騰汽車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加速推進拜騰首款車型M-Byte的量產制造工作,力爭在2022年第一季度前實現M-Byte量產。
此外,富士康還與浙江吉利控股集團達成制造合約,兩家企業將合作為其他汽車制造商生產電動車型。
是否會與蘋果合作造車
富士康為蘋果電子產品代工已經多年,如今大多數蘋果筆記本以及蘋果平板都是由其越南工廠代工。
2020年富士康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蘋果的訂單已占到富士康業務的60%-70%。借助于蘋果手機的擴展,作為蘋果代工廠的富士康完成上市并持續發展。
去年年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蘋果正在推進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并計劃在2024年生產一款乘用車,其中可能搭載蘋果自主研發的突破性電池技術。
據第三位了解蘋果電池設計的人士表示,蘋果汽車戰略的核心是一種新的電池設計,該設計可能“從根本上”降低電池成本,并增加汽車的續航里程。不過蘋果拒絕就其計劃或未來的產品發表評論。
對于未來蘋果汽車也將由富士康代工的傳言,3月16日,富士康表示與蘋果合作造車“仍是個謠言”,富士康表示明年可能將電動汽車投資增加30%,將選擇在墨西哥或威斯康星州進行電動汽車生產,2021年在電動汽車方面的支出可能超過100億元臺幣。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