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正在加拿大訪問的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9月21日在渥太華與加拿大創新、科學及工業部長商鵬飛等人簽訂了蓄
電池供應鏈合作備忘錄。
據悉,日本能源和金屬礦物資源機構等將支持日本企業在加拿大進行重要礦物的勘探、加工以及建設蓄電池生產工廠等。加拿大政府將在日本企業獲得開發許可證時的手續等方面提供便利,并在勘探礦物時幫助企業與原住民進行交涉等。
資料顯示,加拿大資源豐富,特別是在鎳、鈷等礦產資源方面。在全球減少碳排放的大環境下,加拿大希望吸引更多電動汽車供應鏈公司到此投資。目前,大眾、Stellantis都選擇加拿大作為新電池工廠的所在地,而這些工廠未來將服務于北美市場。
西村康稔在當天的記者會上說:“加拿大具有容易接入美國市場的優勢。期待日本蓄電池產業獲得發展”。
加拿大自然資源部部長Jonathan Wilkinson表示,“隨著全球需求日益轉向更清潔的能源形式,加拿大的關鍵礦產資源和電池供應鏈將在我們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早在上周,就有消息稱,日本國有和私營實體將在加拿大建立電動汽車供應鏈,包括提取和加工關鍵礦物以及生產電池,而加拿大政府將提供補貼和其他支持,以提高供應鏈產能。
此次共有8家日本企業和團體隨同西村康稔訪問加拿大,其中包括松下控股旗下的松下能源(Panasonic Energy)及豐田旗下的Prime Planet Energy & Solutions(PPES)等電池制造商和三菱商事等。
雙方合作的背景是美國的《通脹削減法》(IRA)。2023年4月17日,美國政府發布《通貨膨脹削減法案》細則,公布了可以獲得補貼的電動汽車名單。法案細則明確要求,美國市場銷售的
電動車,若想獲得7500美元(約合5.48萬元人民幣)的全額補貼,電池中40%的關鍵材料必須來自美國或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20個國家之一,而且50%的電池組件必須在北美制造和組裝。在加拿大進行采購和加工,將有助于日本電動汽車制造商滿足上述要求。
當前全球對于用于生產電動汽車電池的鈷和鎳等礦物的需求正在增長。在全球的鈷供應量中,剛果占了70%,此外非洲也是銅的主要產地。
為了實現包括鋰在內的重要礦產資源的多樣化,8月初,有外媒報道,日本政府計劃與三個非洲國家合作,共同開發生產電動車電池所需的鈷和其他礦物質的供應鏈。據悉,日本將與贊比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和納米比亞合作,擴大在這幾個國家的聯合勘探規模,這些項目最快將在年內啟動。
8月11日,正在非洲五國訪問的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在贊比亞首都盧薩卡與總統希奇萊馬舉行了會談。通過會談,雙方一致同意在重要礦物的生產和加工等方面進行合作。
此外,去年3月28日,日美兩國政府宣布就加強重要礦物的供應鏈簽署協定。這代表美國將放寬根據《通脹削減法案》享受純電動汽車(EV)普及支持政策的條件。如果純電動汽車使用了在日本開采和加工的重要礦物(涉及對象為鈷、石墨、鋰、錳、鎳),也將成為稅收優惠對象。
今年9月初,有消息稱日英兩國政府將在非洲等地區聯合投資重要礦產項目,雙方考慮開發鈷和鎳等。兩國的目標是,在非洲等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和地區勘測礦山和安裝精煉設備,促進供應網多樣化。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企業近期也加大了在加拿大的電動汽車產業鏈布局。
外媒報道,加拿大政府在9月5日表示,韓國企業Solus Advanced Materials的子公司Volta Energy Solutions將在加拿大魁北克省(Quebec)建設一座銅箔工廠,用于電動汽車電池生產。新工廠投資額將達到7億加元(約合37.98億元人民幣),將于2026年實現滿負荷生產,預計將雇傭260名員工。
8月17日,由福特汽車公司和韓國公司組成的財團表示,他們將在魁北克省貝坎庫爾建造一座耗資12億加元(約合65.11億元人民幣)的工廠,生產電動汽車電池材料。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