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球鋰電池的總產量為100.75GWh,同比增長近40%。其中,3C類電池占比已從90%以上,銳減至66%;動力電池(含新能源汽車)占比升至28%。今年,動力電池產量或超越智能手機,成為鋰電池細分市場中的龍頭。
受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增長拉動,2015年全球及中國地區的鋰電池銷量也在加速上揚。但是,今年第一季度的情況有所不同。
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環比銳減,這會影響到上游電池行業的發展嗎?目前從數字來看,各大電池企業還未有被明顯波及,依然延續了去年的業務增長局面。
中國電池網的一份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鋰電池的總產量為100.75GWh,同比增長近40%。其中,3C類電池占比已從90%以上,銳減至66%;動力電池(含新能源汽車)占比升至28%。今年,動力電池產量或超越智能手機,成為鋰電池細分市場中的龍頭。
中國鋰電池年總產量為47.13GWh,占全球產量的46.78%。中國電池網的數據也提到,在大型鋰電池領域中,比亞迪已將松下、LG甩在身后,以14.3%的市場份額高居榜首。國軒高科(002074)、ATL、力神等公司也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里擁有一席之地。
以比亞迪為例,該公司涵蓋了鋰電池和鎳電池在內的二次充電電池業務。財報顯示,去年該公司這部分業務的收入總計57.5億元,同比增長15.46%。比亞迪已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磷酸鐵鋰電池生產基地,還計劃繼續提升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以此降低成本;并同步研發更高能量密度的新型電池,以提高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和整體競爭優勢。
但是,在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政府督查“騙補”等影響下,新能源車銷量也在下滑。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稱,2016年一季度共生產新能源汽車62663輛,銷量58125輛,產銷數據分別比同期增長了1.1倍和1.0倍。不過,工信部的數據曾指出,2015年第四季度累計生產222800輛。
雖然不同口徑統計,數字上可能會有一定的差異,但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環比下滑明顯”的這一觀點,在業內達成了共識。
大受追捧的新能源汽車,因部分公司難以享受補貼、無法進入新能源車新目錄而減停產,導致整體新能源汽車一季度銷量不濟。電池供應商的業務會產生連鎖效應嗎?從今年一季度的數據來看,各大電池企業尚未受到新能源汽車逆勢下滑的波及,利潤增長在延續。
國軒高科(002074.SZ)一季報顯示,其27.45億元的營收同比大增170.67%,歸屬凈利潤在2.99億元-3.2億元之間,同比增長320%-350%。長江證券(000783)的分析也指出,國軒高科的產品依然供不應求,其在合肥、昆山、南京等基地的投產也較為順利。
另一家電池企業——億緯鋰能(300014.SZ)的一季度盈利為3765萬元,同比增長37.95%。目前其三元動力電池的定增一期項目已完成,產能15萬只。
對于鋰電池行業的未來,各家公司也較為看重。如國軒高科并沒有走單一鋰電池之路,它也在與其他公司聯合建設隔膜產線,充電、配電箱等業務都在推進中。
記者了解,天能動力(00819.HK)繼續布局鋰電池產業。就在去年,該公司的鋰電池收入約5.56億元。今年起,其60%的資本開支將傾向于鋰電池行業,產能會在現有的2.25GWh基礎上增至2017年年中的4GWh。
天能動力一位高管也向記者解釋,目前公司計劃分拆鋰電池業務實體——浙江天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并于新三板掛牌。掛牌后,企業的電池產品結構更加優化,從而促進公司轉型升級。目前天能能源已與康迪、眾泰等微型電動車展開合作。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