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布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情況。數據顯示,3月新能源汽車生產25246輛,銷售22936輛,同比分別增長54.8%和46%。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818輛和17637輛,同比分別增長63.5%和60.5%;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428輛和5299輛,同比分別增長33.8%和12.3%。
從整體來看,1-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比上年同期均增長1倍多,增速總體回落。中汽協副秘書長姚杰表示:“這屬于正常現象。”他解釋,主要影響因素是比較基數越來越大,“新能源汽車仍保持高速增長。”
自主品牌持續發力
在中汽協發布的第一季度整體報告中,盡管3月份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低于同期,但是總體表現良好,占有率持續增長。廣汽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梁偉彪告訴《新能源汽車報》記者:“整車企業要重視自主品牌。”
中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方面也繼續發力。過去三個月當中,整車企業順應市場發展,制定2016年發展計劃。根據北汽新能源的規劃,2016年北汽新能源的目標計劃相比2015年將至少增長3倍,最高目標達4倍,最高達到8萬臺。
從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長273%的強勁漲勢來看,北汽新能源信心十足,一季度累計銷量達到6006輛,以最高8萬輛的目標計算,接下來的九個月,北汽新能源的訂單量需超過3200輛的基準線。從單月成績來看,北汽新能源3月份銷售純電動汽車2532輛,至少還有700輛的努力空間。
與此同時,在比亞迪“元”的新品發布會上,王傳福表示,2016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將向15萬輛銷量發起沖擊。根據2015年比亞迪官方數據顯示,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6.17萬輛。相較于北汽新能源的“三四倍”增長計劃,王傳福只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1倍。但是這一倍的數量相當于北汽新能源的三倍。
在短短一周內,比亞迪連續發布秦EV300、e5,比亞迪“元”共21款車型(包含燃油版),新能源技術路線包含純電動和混動技術,車型涉及轎車和SUV。以混動版“秦”單車型年度銷量冠軍的市場基礎來看,秦EV300以及比亞迪“元”的市場可期。
政策轉向供給側
除了繼續沖擊500萬輛的終極目標以外,在今年年初,社會各界專家已明確指出,新能源汽車要重視產品質量和安全。
梁偉彪表示,廣汽傳祺堅持新能源汽車正向開發,嚴格把控產品開發、制造標準。在陳述2016年新能源汽車規劃時,他表態:“我不敢保證廣汽傳祺新能源車型的銷量,但是2016年新推出的產品是在我國安全規格最高的新能源汽車之一。”
事實上,梁偉彪的思路與經濟學家吳敬璉“以供給側改革推動電動汽車產業持續發展”的觀點不謀而合。在今年1月份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吳敬璉指出:“供給側改革有兩個組成部分,一個是提高供給質量,另一個是結構性改革。”在結構性改革方面,他強調,政府和社會、政府和市場、政府和企業關系的改革。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主要以補貼推動。盡管已經宣布實施“退坡”補貼政策,但是仍有大批企業進入該領域,并存在“騙補”行為。
針對“騙補”問題,姚杰明確表示,關注產品安全和實用性,積極推進“全國一盤棋”,地方區域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盡量向國家政策靠攏。
當前,隨著各地方關于新能源汽車政策的調整,整車企業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也將面臨不同程度的制約。以上海為例,《上海市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暫行辦法(2016年修訂)》草案中對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補貼額度變動較大。但“草案”針對插混另設了一項1.4萬元的額外補貼,明確要求要同時滿足三項標準,分別是發動機排量小于或等于1.5L、混合動力工況百公里油耗小于或等于5.9L,以及油箱容量小于或等于40L。
對于該草案,業內評價不一。由于技術要求較高,一些車型被排除在外。科力遠混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技術官張彤從技術角度進行了解讀。他認為,草案中的兩個參數1.5L和5.9L實際上界定了插電混合動力汽車的節能能力,有利于推動整車企業提升技術優化。
截至目前,從供給端出發,各部委已經相繼推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汽車首付貸款比例下調等相關指導意見。
在地區落實方面,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中心主任牛近明向記者介紹了北京市推動公共充電樁建設的三項工作。一是給予充電樁建設投資方30%的工程補貼;二是允許運營方收取一定的服務費;三是充電樁企業納入到統一的充電設施公共服務管理平臺。
后三季度市場可期
根據中汽協數據統計,1-3月新能源汽車生產62663輛,銷售58125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1倍和1.0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6348輛和42131輛,比上年同期均增長1.4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6315輛和15994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6.9%和43%。
伴隨各項政策的逐步落地,以及充電基礎設施網絡逐漸完善,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迅猛漲勢仍將保持。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產銷量的增長以外,今年也將成為技術品質的爆發年。
在新車型方面,在4月底即將舉辦的北京車展將有多款新車型亮相。除了傳統整車企業推出新品外,互聯網概念車、無人駕駛汽車也將同期上陣。
在新技術方面,今年科力遠勢頭強勁。據張彤透露,科力遠將開放自主研發的混合動力平臺,插電式、純電動技術均可在此平臺上進行二次開發。今年科力遠將推出第一代混合動力車型,混合動力工況百公里油耗小于或等于4.9L,定位A級車型。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