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為何缺乏新能源推廣積極性?
時間:2014-11-28 09:20
來源:騰訊汽車
作者:丁華杰
點擊:
次
11月23日,新華社報道,工信部稱按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申報計劃,2013年至2015年39個推廣應用城市(群)將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33.6萬輛。而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底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僅3.86萬輛。長春、哈爾濱、晉城、蘭州、聊城、海口等6城市完成進度為零。
事實上,這篇報道出臺前,11月21日,國家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剛剛參觀過廣州車展的新能源汽車展出,繼續推進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目前來看,并不是所有的地方城市能夠在這個路子,符合此前政策的設定的目標,為什么會出現如此的境況?地方積極性如何調動起來?
第一、進度慢不可怕、可怕是進度為零。
工信部稱,根據各地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方案申報情況,共39個城市(群)88個城市列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群)。從各城市推廣情況看,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底,39個推廣應用城市(群)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3.86萬輛,其中2014年1至9月推廣2.05萬輛。推廣計劃完成最好的城市為合肥,完成進度72%,完成進度為零的城市6個,分別為:長春、哈爾濱、晉城、蘭州、聊城、海口。
如果上述的報道屬實,這個進度情況,情況蠻嚴重,筆者想談論兩點內容:其一是消費者選擇失衡,特別是私人消費者接受程度讓上述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偏失,至少給予筆者的印象是,私人市場的不給力,讓目標整車有些脫節,所以,這些年來,筆者一直推崇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一直就是私人汽車市場,這些能夠給予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新鮮的血液。
其二是,當下的進度為零的試點城市需要給予更多的改觀,事實上,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緩慢不可怕,至少在進行緩慢的進行,如果進度為零,這個時候就比較害怕了,因為說明這些試點城市完全沒有響應的努力,突破零是最難的一段路子,如果這段路子都不愿意行走,意味著這個方面會出現太多的推諉扯皮。
第二、進度不力顯示地方推廣城市積極性不足。
去年,筆者撰文一篇文章談到新能源汽車的地方壟斷,筆者當時的觀點是“新能源汽車地方保護壁壘”不算好事物,但是打破這種狀況,可能帶來更大的損失。我當時持有這個觀點的原因是,越來越多地人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緩慢的原因歸結于地方保護,直接的結果是,很多人不再去想辦法去思考如何真正地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反倒是抱怨地方保護什么,而那些因為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最為緊急的問題反而被擱置了。
后來,政策層面給予了更為全局的考量,就是全國統一目錄,就是如果認定為新能源汽車,在全國試點城市中給予統一的認可定義,這樣不會導致一款車輛在上海是新能源汽車并且領取補助,而在北京就是傳統車輛的概念了,當然實施的過程有個時間滯后。
前段時間工信部發言人談到的“破除地方保護”的問題,這里面最大的博弈之處,便是如何在推廣城市積極性與破除地方保護之間作出一個平衡,至少從當下的新能源汽車推廣速度不力,特別是部分城市推廣進度為零也可以看得出來,推廣城市的積極性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這是筆者一年前不想要看到的情況,沒想到現在出現了。
破除新能源汽車地方保護難度在于,地方政府在利用自己的地方稅務為當地企業做一些事情,這對于地方政府來講,是個比較具有積極性的問題,如果讓各地企業都同時分一杯羹,要么表現在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減小、要么取消,這是大家應該關注的主要問題。上級政府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屬于全國試點城市范疇,對于地方政府的補貼來言,并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規定一定要給予什么樣的數額,而是根據地方政府的財政情況等方面的因素進行。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地方政府補貼幾百塊也行、補貼幾萬塊也行,如果大家一味地去爭吵這部分補貼是否給予了省外的車企產品,地方政府完全可以采用更為簡單的方式進行,取消補貼或者減少補貼,讓大家爭搶的蛋糕一下子掉在了地上,這讓整個新能源車企都沒有得吃,這是筆者最為擔心的問題。
再者來講,地方政府補貼的資金多數來源于當地的財政收入,地方稅務等方面,而當地車企也是這個部分出力最多的部分,羊毛出在羊身上,這個我國努力實施的“公車采購自主化”有著同樣的道理,最大的區別只是把放在國家層面的政策放在下一級政府上,這樣理解,雖然顯得有些另類,也不妨是一個相對充分的理由。
第三、破除地方保護還需配套措施激發積極性。
事實上,在破除地方保護,保證全國范圍內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利益的同時,要從推廣城市自身出發去考慮給予配套的措施。
這里面有所作為的政策,筆者談兩點建議,第一點是將新能源汽車目錄,能夠放在更寬的范圍,我們知道想要一個新能源汽車身份,就必須上相應的目錄,目前來看,想上這個目錄并不容易,特別是部分車型,在部分省份發展順利,卻沒有目錄可上,這些方面導致了部分城市并沒有申請新能源汽車試點,這個時候,我們的目錄需要給予更多的寬容性。
第二點是,在基礎設施上,設定同一的標準,我們知道政府補貼的更多是針對汽車制造商增加的成本,筆者一直建議,貼合消費者的需求,將相應的補貼,放在基礎設施上,這樣所有的新能源汽車車企都會受益,這樣才是解決根本問題,這些對于當地車企、消費者來講都是有益的,也更加讓地方接受。
當然,如何在破除壟斷與積極性找到平衡,是個比較困難的事情。
(責任編輯:admin)
文章標簽:
作者:丁華杰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astra-soft.com/a/gaocengshengyin/zhuanjiashijiao/20141128/5100.html
看完這篇還不夠?如果你也也是同行業需要發布您的新聞報道,請
戳這里 告訴我們!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電池聯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電池聯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
QQ:503204601
郵箱:cbcu@www.astra-soft.com
-
7月29日,特斯拉美國超級工廠開幕,這是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工廠。2020年全部達產后,每年將生產50GWh的動力電池,超過全球其他地方動力電池產量的總和。 近一年來,據媒體報道汽車企業自己建電池廠的消息層出不窮。尾氣門事件后肯定新能源發展戰略的大眾,計
2016-08-05 12:19
|
-
2016年4月22日,由由合肥市人民政府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2016中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高峰論壇在合肥舉行。科技部高新司續超前表示,未來科技部將在破除地方保護,培養自主品牌國際競爭力,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強事中、事后監督管理體系建
2016-04-22 10:51
|
-
在公交系統推廣新能源汽車,不僅能夠產生巨大的環保效益,還有利于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由大變強。另外,由于公共交通系統便于集中管理,因此在配套設施建設中也有利于進行布置和使用。除此之外,政府在推進過程中通過政策、補貼等方面進行調控,也為新能源公
2015-12-21 08:43
|
-
最近,輿論對插電式混合動力的爭議很大。原因是有數據顯示,上海市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市民家里大多沒有充電樁,95%以上的車主都在以傳統汽油車的模式運行。因此有很多人指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沒有起到節能減排的效果,國家應該取消補貼。 筆者認為
2014-12-08 09:43
|
-
筆者今年初來比利時工作之前,看到一些西方媒體的報道稱,在歐洲很多城市,電動汽車滿大街跑感覺歐洲已經進入了電動汽車時代。不過,在這里工作了半年后發現:布魯塞爾的馬路上,跑的幾乎都是清一色的燃油汽車,偶爾在大型超市停車場的角落里,才能看到一臺電
2014-12-01 09:44
|
-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 副會長兼秘書長 董揚 圍繞北京允許不允許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以下簡稱插電式)納入新能源汽車試點范圍,現在有一場爭論。支持者認為,國家發展規劃中明確插電式屬于新能源汽車,國務院明令禁止地方在新能源汽車試點工作中設置障礙、厚此
2014-11-27 09:58
|
-
在 新能源 車地方保護方面,北京和上海起了很壞的頭。6月11日,在 新能源 汽車產品市場供需對接活動會議上, 新能源 車推廣領域專家王秉剛直言不諱地說。他舉例說,地方保護存在很多模式,例如設置地方 新能源 車準入目錄,北京和上海就是此類。 對此,王秉剛
2014-06-12 14:33
|
-
【兩會觀察】鐘發平為何鼓吹混動路線? 為一己之利鼓吹混合動力,逆世界新能源汽車發展大勢而妄談特斯拉陰謀論。兩會期間一位來自電池企業的參會代表算是賺足了各界眼球。 特斯拉就是個騙局,你看五年以后全部都是中國投資者買單,這是個巨大的資本陰謀。這是
2014-03-31 16:2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