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2日,由由合肥市人民政府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2016中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高峰論壇”在合肥舉行。科技部高新司續超前表示,未來科技部將在破除地方保護,培養自主品牌國際競爭力,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強事中、事后監督管理體系建設,加大宣傳力度等方面給予新能源汽車大力支持。
續超前首先介紹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成果。2009年,科技部聯合財政部率先啟動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工作,后續聯合工信部和發改委,形成了四部委聯合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機制,實施了兩輪推廣工作。截止2015年底,39個示范區域累計推廣38.3萬輛,第二階段與第一階段相比增幅超過10倍,有12個省市和區域累計推廣數量超過1萬輛;在充電設施方面,全國已建成充換電站超過3600座,公共用的充電樁超過4.9萬個;在技術發展和產業化、準入政策、基礎設施、購置稅優惠等方面先后出臺相關國家政策40余項,制定相關標準80余項,形成了“以純電驅動戰略轉型為核心,以促進企業內生創新驅動力為目標”的動態調整的政策支持體系。基本實現國家規劃目標,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然后對“十三五”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介紹。科技部按照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的總體部署,牽頭并與相關部門年初即發布了“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計劃安排專項研發資金30億元,繼續組織企業、科研院所,著力突破新能源汽車發展中產業鏈和技術鏈的技術瓶頸問題。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做好技術引導和研發支撐工作。方案總體目標是:落實《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實施新能源汽車“純電驅動”技術轉型戰略,完善電動汽車“三縱三橫”技術體系和新能源汽車研發體系,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科技體系和產業鏈,為2020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500萬輛提供技術支撐。2015年,第一批指南已率先啟動,目前正在組織課題評審工作。
最后續超前針對下一階段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提出了幾點看法:
1、做好地方實施方案編制工作。建議地方盡快研究出臺地方性的激勵政策,與國家政策形成有益補充,減少政策空檔期,打消企業顧慮。地方政策的導向是要進一步激發企業的內生動力,資金可重點著力在使用環境上,而非簡單地配套國家補貼。
2、堅決破除地方保護。地方保護是行業數量擴張的根源,這種擴張只是滿足了簡單數量性的增長,而不是創新型的增長。四部委將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破除地方保護,近期還將進行專項督查,對搞地方保護的地方政府將通報批評。
3、培養自主品牌國際競爭力。第三階段,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進一步開放,自主品牌的競爭壓力增大,國家鼓勵優秀企業加快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同時,支持企業通過設立研發機構銷售、并購等多種方式融入國際市場,支持國際技術合作,參與國際規則制定,逐步培養國際競爭優勢。
4、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各省市和區域應加大力度研究支持充電設施建設的配套措施,鼓勵多種方式參與建設多元化的充電設施網絡,同時注意公共充電設施布局與充電需求相結合,提高車樁比例,提高公共充電設施的使用效率。
5、加強事中、事后監督管理體系建設。要建立、完善各省市和區域新能源汽車運營及充電監控系統,加強安全監管,保障運行安全;提高新能源汽車(尤其是公共服務領域,包括公交、出租、市政、租賃)的運營效率,保障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效果,確實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6、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激發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市場。加強輿論引導,大力宣傳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運行費用低等相關優勢,多方位全面展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品,提高公眾認知、認可程度,引導和培育市場消費,進一步激發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市場。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