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2016~2020年針對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的幅度基本上是適宜的,問題是地方政府不該再給二次補貼。”近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進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特別強調地方二次補貼過度的問題,作為中國電動車百人會充電基礎設施委員會的牽頭人,張進華目前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國際現狀以及可借鑒的經驗,梳理了國內基礎設施建設的基本狀況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央政府考慮的退坡機制基本上已經涵蓋了新能源汽車的增量成本,如果地方再給二次補貼,政策疊加之后,就會強度過大。強度過大造成的問題是競爭不充分,造成產品良莠不齊。”張進華強調,國家層面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指南即將出臺。
眾所周知,與充電基建密切相關的是頂層的政策設計,補貼政策首當其沖。2020年之前,充電運營服務自身是不可能盈利的,必須要有政策的扶持。
張進華呼吁,中國對車輛補貼的強度遠高于國外,對基礎設施的補貼強度遠低于國外。在中央沒有對基礎設施補貼的情況下,地方資金可以更多地用到基礎設施建設上,甚至可以用于考慮用戶二次電池更換的補貼。
隨著中國電動車推廣力度的加大,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愈發突出,諸如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痛點、國家和地方補貼的差異化、充電基建統一標準的重要性、到底要統一什么標準、如何發揮汽車產業外的力量等事關新能源汽車特別是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核心問題,需要政府和業內逐一給出明確答案。
充電基建是中國的優勢
記者:關于基礎設施建設,現在出現了一些新的動向,國家電網放開基礎設施建設之后,大量資本涌入,但是他們又看不到盈利的模式,現在城市內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主力是汽車企業,您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張進華:充電基礎設施是由電動車發展而帶來的新業態,電動車和傳統車最大的不同就是基礎設施的變化,油跟電本身的特性是不一樣的,充電和加油的模式是不一樣的。雖然電動汽車在全球的發展已經有很長時間并經過幾次起伏,但大規模應用是近期的事,這是全球共同的難題,不是中國特有的,所有國家都認為充電基礎設施是電動汽車起步期一個最主要的制約因素。
從國際比較來說,很多人認為基礎設施會變成中國電動汽車發展的障礙,因為國外更多的是一家一戶,充電條件好一點,中國更多的是集中居住,條件差一些,我不贊同這種觀點,相反中國的基礎設施不會成為電動汽車發展的障礙,反而可能成為我們獨特的優勢。
只要國家頂層設計、規劃和政策到位后,我們兩大電網為主力,基礎的建設和保障是非常有效的,再加上現在充電服務的開展和運營也調動了社會各界的力量,中國的優勢能很明顯地發揮出來。
從長遠來說,中國的體制和機制在充電基礎建設上會有優勢,不是制約因素。到目前為止,還有人質疑甚至反對電動車的普及,認為中國沒有充電基礎設施的條件,我表達這個觀點是希望大家能形成共識。
記者:關于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盈利模式,您有何建議?
張進華:在整個行業沒看到新的商業模式之前,只有汽車廠自己有信心,所以在發展初期帶動一些合作,吸引一些資本來共同建充電樁,甚至提供低成本高質量的服務,這也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
(責任編輯:admin)
專訪 | 官陽:低速電動車標準問題應聽到更多的聲音2017-01-18 17:59
|
專訪王德倫:德瑞博打造電動車社會化平臺 有望與東風力帆合作2016-04-26 09:24
|
北汽新能源張勇:北汽純電領域有優勢 不懼合資競爭2016-04-26 08:41
|
其魯:中國鋰電池須做強做大2016-04-08 13:45
|
搶占新能源車市場 豐田靠什么?2016-04-07 11:03
|
孫逢春:新能源汽車有必要設立較高市場門檻2016-04-06 10:53
|
安進:電動汽車功能越來越全2016-04-01 09:00
|
專訪北大教授其魯:鋰電池是未來動力的方向2016-03-30 10:16
|
專訪徐桂軍:微型電動車格局未定,易靈要靠服務突圍2016-03-14 14:30
|
丁玉龍:支撐能源轉型的儲能產業如何發力?2016-03-03 1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