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人大代表、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江淮汽車未來的研發也將圍繞節能減排進行。環保排放的要求對汽車研發工作要求越來越高,相應地研發成本也會提高。
·消費趨勢·
吸引買主購車 不光靠政府補貼
記者:國家針對新能源車的補貼,將在2020年叫停。您覺得到那時,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動力會是什么?叫停了補貼,會影響到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或者是民眾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信心嗎?
安進:只要把現有的問題解決好,民眾還是愿意購買新能源車的,比如下工夫去建充電樁。現在社會建樁的難度不在公共充電樁方面,而是在小區里面。直白地說就是要解決充電樁進小區的問題。充電樁密度大了,客觀上就幫助大家消除了里程焦慮。還有冬天低溫的問題,技術上也是可以完善的。另外,一個城市汽車數量接近飽和,污染較為嚴重,都會催生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偏好,比如鼓勵購買和不限號措施。
此外還有技術升級帶來的制造成本降低,將讓車主享受到最直觀的實惠。如此而來,即便財政補貼退出,新能源汽車發展也能實現一種平衡。
我一向認為,靠政府補貼養一個產業是做不到的。但是技術水準在不斷提高,成本不斷降低,你一定要為客戶提供價值,為社會提供價值。電動汽車使用起來比燃油車更方便更清潔更衛生,并且使用費用更節約。當客戶確實知道使用的好處后,恐怕購買就成了消費者的自覺行動。所以我認為大家不必過于擔心。
·網絡契機·
善用營銷渠道 促線上線下互聯
記者:您覺得現在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上的優勢是什么?
安進:首先,我們的優勢就在于互聯網,因為互聯網讓我們對全球技術發展的趨勢、全球的資源融合等信息的掌控能力大大加強。
現在全世界的著名研究院所、先進的零部件廠商都愿意跟中國合作。這就是互聯網的技術大大方便了經濟的融合,說明我們可以利用世界的資源同步來做事。
互聯網企業它本身就是一個營銷渠道,它對改變這個商業模式是非常好的,所以這個合作起來大有作為。
第二個方面,中國汽車工業規模已達到2450萬輛了,這樣一個規模全都動起來,能量會很大。
第三,中國有巨大的市場需求。我們的環境,特別是城市霧霾讓老百姓都有了購置新能源車的迫切愿望。
第四,也是中國的特點,政府給予新能源車的支持力度一直很大。
記者:您能詳細講一下互聯網的推動作用嗎?是不是將來電動汽車會在網上進行銷售?
安進:互聯網獨特的優勢,是傳播速度快。它可以迅速聚來人氣,我們可以利用一些網絡手段迅速讓客戶了解產品,引起客戶的興趣。當大量的客戶成為知曉者以后,我們再組織一個實體的企業結合起來,就能達到效果。
我從來不認為實體不重要,不能說在網上看一個車就有什么感覺,最終他要來看車,試乘試駕。所以把互聯網和實體制造業、互聯網的推廣模式和實體店的體驗結合起來,會形成一個新的商業模式,會形成強大的生命力。
·行業規范·
提升技術水平 激勵與約束并行
記者:李克強總理多次提到新能源車的發展。您覺得現在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有哪些問題需要改善?
安進:從制造企業來看,需要提高的是原材料、電池等的技術水準;從政府來看,則需要創造很好的使用環境和條件,給予有效的激勵政策和約束政策,政策有的放矢,行業、企業和社會才會一起努力。
總理之所以如此重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我認為他想的是,我們強調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但傳統汽車行業怎么轉型升級呢?轉型升級的方向是什么?現在有能源革命這么一個機會,要求汽車在能源系統上產生革命,這是一個機遇。
但我認為我們依然和別人有差距。畢竟從這個系統來看,大家都剛起步,誰也沒有很成熟,所以我們要對這個有信心。汽車產業要講創新,創新能夠驅動發展,現在真的是好機會。
·市場導向·
發展經濟車型 解尾氣排放難題
記者:您曾提到過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核心還是技術創新。
安進:市場給了我們產品非常充分的肯定和有益的建議。我覺得堅持零排放、堅持節油這兩個路線,必須不斷深化。續航里程大家都很關心,大家對安全性也很關心,還有冬天電量衰減的問題。續航里程方面,300公里是必須達到的。作為一個讓大家覺得你可以跟燃油車在同等級上的先決條件,就是300公里。所以圍繞這個,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這就是技術問題。
記者:關于新能源車的技術提升,現在有沒有一個進度時間表?
安進:我認為這是必須的,如果我做不到,我就被市場淘汰了,因為人家也在做,人人都要達到這個標準。就像我剛才講的一樣,當你實現了續航里程之后,會帶來新的很多的問題,必須逐一系統地解決好。通過這個冬天給我們的考驗,我覺得解決溫差較大情況下,汽車性能的一致性可能更重要。
江淮的車在冬天,有自己的熱管理系統,就說明我們已經有了一定的技術,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符合客戶的審美觀。
此外,我們還會推出一款更經濟的車型。目前大家對低速電動、代步車較為欣賞,我們也會推廣這類車型,讓價格更便宜一些,更容易被客戶接受,并且更容易適應城鄉之間的使用。
記者:江淮新能源車定位是什么?
安進:我不認為目前市面上的電動車有什么中級和高級的分別,我們現在做的電動車都是為老百姓解決代步問題、能夠改善排放的車型。所以這就是我一直在說的,不在于多豪華,豪華車對排放的貢獻不大。哪一種車型被老百姓所接受,哪一個就貢獻大。
電動車的本真不是解決人力物力從甲地到乙地的運輸問題,人家燃油車早就把這個問題解決了。電動車的本真是解決從甲地到乙地的過程中的排放問題。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逐步地說,設計越來越完美,功能越來越全面。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