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超千億元的鋰電巨頭贛鋒鋰業7月20日晚間公告,公司于當日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贛鋒鋰電簽署投資協議的議案》,同意子公司江西贛鋒鋰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贛鋒鋰電”) 與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人民政府(簡稱“土左旗政府”)簽署投資協議。
公告披露,這個在敕勒川乳業開發區投建的鋰
電池生產項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建設年產10GWh鋰
電池項目,計劃投資金額不超過60億元。按照規劃,一期項目建設內容為建設年產10GWh電池生產項目,包括建設生產車間、pack車間、系統集成車間、鋰電池分析檢測中心、鋰電池模組及安全測試中心、鋰電池研發中心及其他配套附屬工業設施。建設周期和投產時間方面,預計2023年7月開工建設,2024年底建成投產。
二期將根據市場需求情況擇機開工投資建設,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項目資金來源為贛鋒鋰業自籌。
贛鋒鋰業表示,此次投資目的為抓住新能源行業快速發展的歷史機遇,滿足公司未來業務發展和市場拓展的需要,進一步完善公司生產基地布局。此次投資有助于提升贛鋒鋰業鋰電池產品的生產規模、市場份額和研發能力,推動公司鋰產業鏈結構的優化升級,符合上市公司上下游一體化發展戰略。
贛鋒鋰業2022年實現凈利潤205.04億元
據贛鋒鋰業官方介紹,公司業務貫穿資源開采、提煉加工、電池制造回收全產業鏈,產品被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儲能、3C產品、化學品及制藥等領域。集團鋰礦資源遍及全球,同時擁有“鹵水提鋰”、“礦石提鋰”和“回收提鋰”產業化技術;鋰化合物、金屬鋰產能充足,在海內外設有多處生產基地;擁有完整的電池制造及回收技術,為電池生產商及電動汽車生產商提供可持續的增值解決方案。
贛鋒鋰業2022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為418.23億元,同比增長274.6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5.04億元,同比增長292.16%。其中,鋰電池系列產品實現營業收入64.78億元,同比增長220.32%,占上市公司營收總額比例為15.49%。
公告提到,公司的鋰電池業務已布局消費類電池、TWS電池、動力/儲能電池以及固態電池等各領域的技術路徑方向,并專注各自的細分市場。依托公司上游鋰資源供應及全產業鏈優勢,公司的鋰電池業務已布局消費類電池、聚合物小電芯、固態鋰電池、鋰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五大類二十余種產品,分別在新余、東莞、寧波、蘇州、惠州、重慶等地設立鋰電池研發及生產基地,產品廣泛應用于光伏儲能、乘用車電池、動力大巴、機場設備、電動船舶、智能家居、5G 通訊、藍牙耳機、醫療器械等領域。
2022年,贛鋒鋰業子公司贛鋒鋰電動力/儲能電池及固態電池板塊發展迅速,全年實現超6GWh動力/儲能出貨量,儲能電池業務已成為贛鋒鋰電最重要的電池業務之一。產能建設方面,重慶贛鋒20GWh新型鋰電池科技產業園項目也迎來開工,公司希望將其打造為全國最大的固態電池生產基地。新余動力電池二期年產10GWh新型鋰電池項目在建項目亦在規劃進一步的產能提升,預計2023年最高將達到12GWh年化產能。
6月29日上午,贛鋒鋰業2022年度股東大會召開。據董事長李良彬介紹,在克服了重重困難之后,6月份公司阿根廷鹽湖項目正式投產,項目規劃一期產能4萬噸碳酸鋰,二期不低于2萬噸碳酸鋰。這是該公司在阿根廷投產的第一個資源項目,也是其在海外投產的第一個鹽湖項目,對公司優化資源配置,完善全球布局有著深遠意義。
此外,非洲馬里項目也取得了一些積極進展。根據估算,該項目的礦石資源量增加到了約2.1億噸,折合碳酸鋰量約714萬噸,相當于之前估值的資源量提高了約48%。此外,該項目二期產能規劃提高至每年約50萬噸鋰輝石精礦,使一期二期的總產能達到每年100萬噸鋰輝石精礦。
專注于固態電池的贛鋒鋰電
近年來,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循環壽命長等優勢的固態電池受到市場關注,被視為下一代動力電池。贛鋒鋰業曾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相較于傳統鋰離子液態電池,公司的混合固液電池安全性能更高,同時能量密度也更有優勢。在后續的固態電池發展方向上,金屬鋰將作為固態電池負極材料的重要原材料,而公司在金屬鋰以及超薄鋰帶的技術優勢以及供應鏈優勢也十分顯著。電池聯盟注意到,固態電池正是其子公司贛鋒鋰電布局的重點項目。
早在2016年,贛鋒鋰電就設立固態電池研發中心,并建設全自動聚合物鋰電池生產線。自2017年在寧波高新區成立固態電池研發子公司浙江鋒鋰新能源以來,贛鋒鋰電不斷推動固態電池技術進步。2022年1月,贛鋒鋰業與東風汽車合作的首批固態電池
電動車正式完成交付。
贛鋒鋰電專注于氧化物厚膜技術路線,掌握了鋰基負極材料深加工和固態鋰電池制造的核心技術。其生產的第一代半固態電池采用三元正極,柔性固態電解質以及石墨負極,能量密度達235-280Wh/kg,第二代半固態電池同樣采用三元正極,能量密度超350Wh/kg,循環壽命接近400次。
產能建設上,2021年8月,贛鋒鋰電以自有資金84億元投資建設年產15GWh新型鋰電池項目。其中,在江西新余投資30億元人民幣建設年產5GWh新型鋰電池項目,在重慶投資54億元人民幣建設年產10GWh新型鋰電池科技產業園及先進電池研究院項目;
今年以來,其在該領域的動作更加頻繁。2月7日,贛鋒鋰電發布消息稱,其在固態動力領域獲新突破,搭載贛鋒鋰電三元固液混合鋰離子電池的純電動SUV賽力斯-SERES-5規劃于2023年上市。據悉,SERES-5搭載的贛鋒三元固液混合鋰離子電池采用先進的材料體系和固態技術,全面提升了電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
2月27日下午,贛鋒鋰電華東基地動力電池項目正式簽約落戶蘇州市蘇相合作區。該項目規劃產能為5GWh新型鋰電池和10GWh動力電池系統,將成為贛鋒鋰電在華東區域深耕布局全產業鏈的又一重要生產基地;
4月,贛鋒鋰電與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簽署項目框架協議,贛鋒鋰電將在呼和浩特市行政區劃內投資建設20GWh鋰電池生產項目。根據框架協議,贛鋒鋰電規劃建設年產10GWh電池生產線及配套附屬設施,二期將產能擴展到20GWh。項目建設內容包括鋰電池生產車間、pack車間、系統集成車間、鋰電池分析檢測中心、鋰電池模組及安全測試中心、鋰電池研發中心及其他配套附屬工業設施;
5月8日下午,湖北襄陽市政府與贛鋒鋰電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根據協議內容,贛鋒鋰電將在東津新區投資100億元,建設20GWh新能源鋰電池生產研發項目。雙方還將在回收領域開展合作,根據后續市場情況建設廢舊鋰電池梯次利用及拆解回收循環利用項目。
此外,本月初,位于重慶兩江新區龍盛新城的贛鋒新型鋰電池科技產業園項目一期工程的90%樓體已經封頂,PACK生產線也將于本月投產。該項目固定投資超過50億元,將建成國內最大的固態電池生產基地,于2022年7月30日正式開工建設,包括固態電池技術研究院、固態電池生產基地及電池Pack系統三個子項目。
資本市場,1月30日,國投招商宣布完成對贛鋒鋰電的投資,支持公司加大對固態電池的研發投入和產業化步伐,力爭突破動力電池安全性的行業性難題。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