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查顯示,廣州鵬博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鵬博汽車科技)于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夏珩,注冊資本50億元。經營范圍包括
電池制造、
電池零配件生產等項目。該公司由廣州鵬毅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據了解,廣州鵬毅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10月26日,是小鵬汽車的全資子公司。新公司的成立,說明造電池已被小鵬提上日程。
小鵬汽車電池供應商包括寧德時代等
早在去年年底,就有傳聞,由于磷酸鐵鋰電池供給的極度緊張,給小鵬P7 480E/N車型的生產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造成了480車型訂單無法在下定時的預計交付周期內及時交付。
今年2月,有報道稱,由于磷酸鐵鋰電池等關鍵零部件供應短缺,給P5 460車型的生產帶來了極大不確定性,造成汽車交期延遲。為此,小鵬汽車已經給出新的解決方案,客戶可以選擇改配或退訂。
對于小鵬電池的供應商也是傳聞不斷。小鵬汽車電池供應商有寧德時代、億緯鋰能、中創新航等。其中,寧德時代負責提供長續航、超長續航版本車型三元鋰電池的配套,而小鵬汽車的標準續航版P7和G3車型,則裝載由億緯鋰能所提供的磷酸鐵鋰電池包。
去年9月5日,韓國《電子新聞》報道,SK Innovation與小鵬汽車簽訂電池供應合約,將為其提供80%鎳含量的高鎳電池。
曾有消息稱,小鵬G9部分車型上中或將使用欣旺達的4C動力電池,可適應快速充電,在15分鐘內提供80%的充電補能。欣旺達會是小鵬G9某一版本車型的A供(供應商級別),供應份額有望超過50%。對此,小鵬汽車方面曾對此進行回應,稱該消息與事實有巨大出入,小鵬汽車會一如既往地選擇例如寧德時代這樣的實力供應商來成為我們的核心合作伙伴。
不過,到了今年9月,小鵬汽車總裁總裁顧宏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公司一直專注于增加與幾家動力電池制造商的合作,來補充全新SUV小鵬G9的推出:“我們已經多元化了我們的電池供應商安排。寧德時代不再是我們最大的材料供應商。我們已經與幾家優質電池供應商合作,例如億緯鋰能、中航鋰電。”
10月19日,蜂巢能源在常州金壇舉辦小鵬P5電芯模組下線儀式暨產業鏈深入合作交流會,宣布為小鵬P5車型匹配的電芯模組正式批量下線。據悉,小鵬P5是小鵬汽車面向電動家轎市場推出的重磅車型,蜂巢能源為該車型的550公里續航版本提供電芯模組。
值得注意的是,10月6日,中創新航在港股上市,作為投資者,小鵬汽車還與其簽訂了基石投資協議。
此外,10月24日,第四屆1024小鵬汽車科技日上,小鵬匯天電動垂起飛行汽車X3 的首飛展示。而該飛行汽車的動力電池由中創新航提供。在其首飛視頻的樣車上,搭載的就是中創新航針對低空出行開發的新銳9系高鎳/硅體系電池。
車企爭相自造電池
其實,不光小鵬汽車,如今,車企下場造電池已成為趨勢。上個月底,蔚來、廣汽埃安兩大車企就公布了各自在自研自產電池上的最新進展。
企查查顯示,10月21日,由蔚來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的蔚來電池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注冊資本20億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含電池制造等。
早在今年5月,蔚來汽車就宣布投資2.185億元,在上海嘉定區安亭鎮新建電池研發項目;6月的財報電話會上,蔚來創始人、董事長李斌透露,蔚來正在加大對動力電池相關領域的投入,擁有超過400人組成的電池相關團隊,參與電池材料、電芯與整包設計、電池管理系統、制造工藝等研發,并計劃在2024年推出800V快充電池包。
有媒體報道,蔚來正在自研“磷酸錳鐵鋰”和4680電池,并計劃量產這兩種電池。其中,磷酸錳鐵鋰電池將供應蔚來旗下子品牌“阿爾卑斯”,預計2024年上市;4680電池將用于800V電池包,預計2024年應用于蔚來第三代平臺(NT3)車型上。
10月27日,廣汽旗下獨立的新能源汽車品廣汽埃安宣布,由廣汽埃安、廣汽乘用車、廣汽商貿聯合投資,并由廣汽埃安控股的因湃電池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注冊資本10億人民幣。
據了解,因湃電池科技有限公司業務范圍涵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制造、電池材料研發及相關產品的技術服務等,總投資109億人民幣,將開展電池自研自產產業化建設以及自主電池的生產制造和銷售。
在這之前的8月25日,廣汽集團曾在公告中發布兩項議案,一是同意設立自主電池公司,開展自主電池產業化建設,項目總投資109億元;同時,還通過《關于巨灣技研建設電池生產基地的議案》,同意參股公司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建設電池生產基地項目,量產極速充電動力電池的電芯、模組以及PACK系統,項目總投資36.9億元。自主電池公司首款產品采用廣汽自主磷酸鐵鋰技術。自主電池工廠則將在今年底開工建設,至2025年建成26.8GWh量產線。
自造電池的車企還有大眾、寶馬等。
車企自造電池的優缺點
那么,車企自造電池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自造電池可以降低成本。畢竟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中最為昂貴的組件之一,在激烈的競爭下,車企必須要想辦法降低整車和電池的成本。第二,可以保證穩定的電池供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時間變得十分重要。因此,確保大量電池的生產,是企業生存下去的前提條件之一。第三,有利于掌握核心技術。“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動力電池與車企參與電池研發,既可以提高車企在行業內的知名度,又保障了產品的質量。
雖然有觀點認為“隨著技術快速推進,整車企業未來必然會將觸角延伸到電池領域”,但對于大多數車企來說,電池領域畢竟是一個新的領域,他們還面臨成本、技術、原材料供應等問題。
總之,未來,自造電池或成為車企的必經之路,但是最終能否取得成功,還需要接受市場的考驗!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