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鈦白粉企業紛紛進軍新能源,布局
電池產業鏈。10月13日,鈦白粉龍頭中核鈦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出資設立會理釩能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會理釩能”),注冊資本人民幣5.1億元,公司持有其100%股份。
經營范圍上,會理釩能的一般項目包括礦物洗選加工;金屬礦石銷售,許可項目包括礦產資源勘查;非煤礦山礦產資源開采。
而就在今年7月,中核鈦白還與偉力得簽署了《全釩液流電池儲能全產業鏈》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全釩液流電池儲能全產業鏈展開全面深度合作。
01
釩電池市場潛力巨大
公開資料顯示,中核鈦白成立于1989年,是中國著名的鈦白粉生產企業,主要產品為高檔金紅石型鈦白粉,產品行銷全球五十余個國家和地區。
中核鈦白投資釩電池,是看中了該產業的巨大潛力。
釩電池全稱為全釩氧化還原液流電池,是一種活性物質呈循環流動液態的氧化還原電池,具有安全性好、循環壽命長、綠色環保等優點。
據了解,釩電池的電解液和電堆相互獨立,電解液單獨存放在外部的儲罐中,且電解液無法單獨流向電堆,需要通過外部的泵和管路輸送內部。
隨著產業鏈的逐步完善,釩電池的優勢得到市場認可,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有機構預計,2025年國內釩電池新增規模將達2.3GW,2030年新增量將達4.5GW。
特別是在儲能領域,釩電池大有可為,預計2030年釩電池儲能項目累計裝機量將達24GW,當年新增市場規模將達405億元。
我國釩資源儲量豐富,據統計,截至2021年,我國已探明可供開采的釩礦石儲量950萬噸,占全球儲量比例為39.6%,釩產量在全球占比高達66%,這給發展釩電池帶來了資源上的保障。
政策上,國家也發布多個文件支持釩電池的發展:2022年2月,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將百兆瓦級液流電池技術納入“十四五”新型儲能核心技術裝備攻關重點方向之一。
6月29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的關于《防止電力生產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2022年版)(征求意見稿)》明確指出,中大型電化學儲能電站不得選用三元鋰電池、鈉硫電池,不宜選用梯次利用動力電池。業內人士表示,在新的政策背景下,以釩電池為主的液流電池將成為電化學儲能的重要組成部分。
重大項目上,9月20日,國內首個GWh級全釩液流儲能電站(即新疆察布查爾縣25萬千瓦/100萬千瓦時全釩液流電池儲能+100萬千瓦市場化并網光伏發電項目)開工。項目裝機規模為100萬千瓦,儲能方面采用250MW/1GWh全釩液流電池,項目計劃2023年年底前并網。
同時,全球功率最大、容量最大的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目前已進入并網調試最后階段,預計10月中旬正式投用。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是國家能源局于2016年4月批準建設的首個國家級大型化學儲能示范項目,總建設規模為200兆瓦(功率)/800兆瓦時(儲能)。
02
多家企業大手筆投資釩電池
電池聯盟發現,除了中核鈦白之外,多家企業都在加速擴產釩電池。
10月11日晚,釩鈦股份發布公告稱,擬與大連融科共同投資成立四川釩融儲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釩融儲能”)。依照計劃,釩融儲能將于2022年內在攀枝花市建設產能2000立方米/年的電解液產線;2023至2024年,根據釩電池儲能市場增長情況,協商投資建設產能60000立方米/年釩電解液。
值得注意的是,9月8日,攀鋼釩鈦正式更名為釩鈦股份,意在重申釩、鈦是公司戰略重點發展業務。此前一日,釩鈦股份還發布定增預案,募集資金總額預計不超過22.80億元(含本數)。扣除發行費用后擬用于釩電池電解液產業化自動化及應用研發(募資資金投入金額0.55億元)等項目。
公告提到,預計釩電池電解液產業化自動化及應用研發項目將為新一代全釩液流電池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開發奠定堅實的基礎,形成釩電池電解液的技術研發、產業化、自主化能力,推動釩電池電解液技術革新,降低釩電池儲能技術的成本,增強釩電池儲能技術的市場競爭力,促進釩電池產業的發展。
9月26日,永泰能源發布公告,表示將以德泰儲能作為儲能產業發展平臺,加快推進公司向儲能行業轉型發展規劃,實現公司在儲能材料資源整合、提純冶煉、儲能新材料、電解液加工、電堆、裝備研發制造和項目集成等全釩液流電池儲能領域的全產業鏈發展。8月31日,永泰能源表示,與海德股份共同投資設立并控股德泰儲能。
8月,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張峰、廣西聯儲新材料執行董事廖章輝一行,到液流儲能科技有限公司考察洽談新能源產業合作事宜。張峰表示,華為公司一直密切關注液流電池產業領域發展,從產業合作及投資角度來講,液流儲能公司的技術實力、技術路徑、實施方案詳實周密,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同為鈦白粉行業龍頭的龍佰集團也表示,公司電池材料研究所目前正在進行釩電池技術研發,儲備相關技術,未來將根據釩電池市場情況,積極推動釩電池材料產業化。
此外,國網英大、智光電氣、易成新能等企業也在開展釩電池產業鏈的投資。
03
還涉足磷酸鐵鋰
在釩電池之前,中核鈦白對鋰電池的磷酸鐵鋰也有涉獵。
早在2021年2月,中核鈦白就曾發布《關于投資建設年產50萬噸磷酸鐵鋰項目的公告》,當時預計總投資為121.08億元。
2021年5月,中核鈦白披露2021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70.91億元,將用于循環化鈦白粉深加工項目、水溶性磷酸一銨(水溶肥)資源循環項目、年產50萬噸磷酸鐵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年產50萬噸磷酸鐵項目總投資38.30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金額33.85億元。其中一期項目實現年產10萬噸磷酸鐵鋰,預計于2023年投產;二期、三期項目的建設將根據東方鈦業年產20萬噸鈦白粉粗品建設投產情況、磷酸鐵鋰市場實際容量及需求等情況審慎推進實施。
今年8月5日,中核鈦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年產50萬噸磷酸鐵鋰一期之10萬噸磷酸鐵項目已開工建設,計劃2022年底帶料試生產,隨后根據生產及產品驗證情況批量量產。公司與蘭石集團合作建設的納米磷酸鐵鋰電池材料示范項目已順利建成開車,其中磷酸鐵產品已送至正極材料制造商進行驗證,磷酸鐵鋰產品將送樣至電池制造企業進行驗證。
8月12日,中核鈦白擬定增募資不超70.91億元申請獲得證監會核準批復。公告顯示,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關于核準中核華原鈦白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批復》。中國證監會核準公司非公開發行不超過8.932億股新股;該批復自核準發行之日起12個月內有效。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