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晚,當升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與衛藍新能源于當日在北京市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2022-2025年)》,雙方將在固態鋰電材料產品供貨、技術開發、產能布局等方面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協議有效期為2022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
根據協議,產品供貨合作方面,衛藍新能源承諾2022-2025年期間向當升科技采購總量不低于2.5萬噸固態鋰電材料,具體采購金額和數量以雙方簽訂的采購合同為準;新產品開發及前沿技術合作方面,在同等條件下,衛藍新能源優先選用當升科技的產品進行新車型固態動力
電池或其他領域用新型
電池項目的配套開發。同時,雙方一致同意在高鎳多元材料、富鋰錳基材料、鈷酸鋰、磷酸鐵鋰、磷酸錳鐵鋰等鋰電前沿技術領域加強交流與合作;全球產能布局協同方面,雙方積極開展雙方共同投資建設固態鋰電及其關鍵材料生產基地的可行性研究。
當升科技表示,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動力電池技術也隨之不斷升級。除當前市場主流的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外,安全性更好、能量密度更高、使用壽命更長、體積更小的固態電池被視作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近年來,包括豐田、日產、寶馬、戴姆勒、大眾、福特等海外知名車企以及包括上汽、長城、蔚來、北汽等一批國內車企均在加快布局固態電池業務,以期實現將相關技術和產品更快投入市場。
公司本次與衛藍新能源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有助于公司加快實現固態電池材料的市場化應用和批量銷售,搶占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制高點,實現公司在固態電池業務的戰略布局,奠定公司在固態電池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為公司未來業務發展創造新的增長點。
公開資料顯示,當升科技成立于1998年6月3日,于2010年在創業板上市,目前已發展成為鋰電正極材料及智能裝備領域集自主創新、成果轉化、產業運營于一體的最具影響力的企業之一。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1.51億元,同比增長155.00%;凈利潤7.27億元,同比增長174.94%。
值得注意的是,11月,當升科技動作頻頻。具體來看:
11月30日晚,當升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分別與華友鈷業、中偉股份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鎖定三元前驅體等電池原材料。其中,2022年至2025年公司計劃向華友鈷業采購三元前驅體30-35萬噸。并與中偉股份在鎳資源開發、磷酸鐵鋰產業投資、境外產能布局合作、產品供銷合作以及產品開發等方面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11月8日,當升科技與FMG及其全資子公司FBC分別簽訂投資意向書,三方同意以共同出資的方式在芬蘭設立合資公司,當升科技擬持有合資公司70%股權。合資公司主要從事正極材料的生產、銷售,將負責當升科技歐洲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以下簡稱“歐洲項目”)的建設及運營。
據介紹,當升科技歐洲項目擬在芬蘭規劃建設首期年產10萬噸高鎳動力鋰電正極材料生產基地。其中,首期第一階段投資總額約5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39億元),年產5萬噸高鎳正極材料產能預計2024年建成投產。
11月15日,當升科技與SK分別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同意SK(或其關聯公司、投資主體)以不超過30%的股權比例投資當升科技歐洲新材料產業基地,并在韓國設立合資公司,如有必要另在中國設立合資公司,合作發展正極材料業務。
衛藍新能源成立于2016年8月11日,注冊資本人民幣5803.68萬元,主營業務有鋰離子電池、混合固液電池、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消費電子類電池、特種電池、電池管理系統及可充電電池包、風光電儲能系統、相關裝備儀器、鋰電池材料技術開發、生產和銷售;技術開發、技術推廣、技術服務、技術咨詢、技術轉讓、代理進出口、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