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杭可科技發布關于GDR(全球存托憑證)發行價格、發行結果等事宜的公告,確定本次發行的最終價格為每份GDR13.69美元,發行GDR數量為1262.57萬份,所代表的基礎證券A股股票為2525.14萬股,募集資金總額約為1.73億美元。
而就2月16日,杭可科技發行GDR并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招股說明書獲得瑞士證券交易所監管局招股書辦公室批準。
公告顯示,根據瑞士證券交易所的相關規則以及國際市場慣例,杭可科技預計本次發行的GDR將于瑞士時間2023年2月22日正式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這也標志著科創板首單GDR成功落地。
2022年9月19日,杭可科技首次在公告中披露,公司擬籌劃境外發行GDR并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認為此次發行的目的為推進品牌國際化,增強海外影響力;加強技術創新,提升研發水平;優化股權結構,提升治理水平。
公開資料顯示,杭可科技始創于1984年,并于2019年成功在科創板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各類可充電
電池,特別是鋰離子
電池生產線后處理系統的設計、研發、生產與銷售。
憑借專業技術、精細化管理和貼身服務,杭可獲得了三星SDI、LG化學、SKI、索尼(現為村田)、松下、豐田、京瓷、TDK、CATL、比亞迪、ATL、億緯鋰能、中航鋰電、國軒高科、孚能、冠宇、捷威、微宏動力、力神、萬向A123、比克、欣旺達等國內外行業領軍品牌的認可與信賴。
今年1月18日,杭可科技全資子公司香港杭可收到BlueOval SK Co.,Ltd.(簡稱“BOSK”)通過競標系統生成的合同,并于2023年1月19日簽章認可。該合同為BOSK在美國肯塔基州、田納西州擴產所采購的鋰電池后道設備項目,金額1.46億美元(不含稅)。
在新能源行業高速發展,市場需求旺盛等綜合因素的影響下,杭可科技預計2022年度實現凈利潤4.5億元到5.5億元,同比增加91.39%到133.93%。
公開資料顯示,GDR是指在全球公開發行,可在兩個或更多金融市場上交易的股票或債券。去年2月,證監會發布《境內外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監管規定》,允許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發行GDR,且將境外市場拓展到瑞士、德國等國的交易所。通過GDR發行機制,A股上市公司無需在境外直接發行股票,而是通過在境外發行GDR進行融資。
電池聯盟注意到,去年以來,多家中國鋰電企業籌劃發行GDR的步伐加快,紛紛搶灘海外市場。
目前,欣旺達、國軒高科、杉杉股份、科達制造、欣旺達已實現GDR發行上市。去年7月28日,國軒高科、格林美、杉杉股份、科達制造4家國內鋰電企業正式在瑞士證券交易所發行GDR上市,4家上市公司募集資金規模超過15億美元。這也是中國企業首次登陸瑞交所;同年11月14日,欣旺達在瑞士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
此外,星源材質、華友鈷業、天賜材料等企業也正在策劃在境外發行GDR:
2022年7月29日,星源材質發布公告,公司擬發行GDR,并申請在瑞士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同年12月21日,星源材質發布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中國證監會的批復。按照公司確定的轉換比例計算,對應的GDR不超過2561.64萬份。完成本次發行后,公司可到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
2022年10月28日,華友鈷業發布公告,公司擬發行GDR,并申請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瑞士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同年12月12日,華友鈷業表示,瑞士證券交易所監管局同意公司發行的GDR在滿足慣例性條件后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
此外,天賜材料、天能股份、盛新鋰能也宣布,公司擬發行GDR,并在瑞士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2月1日,還有媒體報道,寧德時代正考慮在瑞士發行全GDR,可能募集50億至60億美元的資金。對此消息,寧德時代方面拒絕置評。
中信證券研報稱,與港股IPO、A股定增等其他融資渠道相比,GDR在公司戰略、發行定價、審核周期、交易限制、發行間隔等方面有獨特優勢。從2022年已發行或擬發行GDR的案例來看,發行公司正從內向傳統行業往外向成長制造業轉變。同時,瑞士交易所的監管體系兼顧上市要求和市場化導向,正在成為GDR發行的熱門選擇。
這些鋰電企業之所以把上市的目的地定在瑞士,是因為瑞交所是歐洲最大、流動性最強的交易所之一,與其他歐洲上市地點相比,其平均估值較高,且具備審核時間短、監管要求寬松、地緣政治風險低等優勢。且在一般情況下,A股上市公司在瑞士發行GDR時不會產生額外的瑞士流轉稅和交易稅成本。
業內人士認為,國內上市公司通過發行GDR在境外上市,在加快國際經濟交流、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的同時,還有利于提高企業在海外市場的知名度。可以預見,短期內,或有更多電池產業鏈企業赴海外上市。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