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孚能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與安徽省蕪湖三山經開區管委會簽訂投資合作協議書,擬在蕪湖三山經開區成立項目公司,投資建設年產24GWh新能源
電池項目。
根據協議,該項目將分兩個子項目,第一個子項目12GWH預計2021年10月開工,第二個子項目將根據雙方約定和客戶及市場需求適時啟動。
孚能科技表示,本次協議書的簽訂體現了孚能科技戰略發展規劃的逐步落地,利于公司擴大產能實現規模經濟效應,加速公司實驗室成果向產業化的轉化,同時也為未來公司動力電池、儲能等相關業務打下產能基礎。
蕪湖三山經開區在新型智慧能源城市建設中優先由公司或公司的項目公司參與或者完成,與蕪湖三山經開區共同建設節約型農村,有利于公司優質的產品和先進的技術在不同細分領域市場發揮優勢,鞏固公司行業地位。
此外,孚能科技還發布了2021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7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7.2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2.26億元。
孚能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實現大幅度增長,主要由于報告期內國內疫情緩解,公司客戶出貨量顯著增加,同時,戴姆勒項目開始供貨并實現銷售收入。報告期內,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去年同期虧有所擴大,主要由于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企,鎮江一期項目轉為固定資產投資后開始折舊費用,以及公司鎮江基地的投入生產后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的增長所導致。由于公司2020年投資京能基金,報告期內獲得1.13億元損益,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虧損3.37億元,亦較去年同期2.27億元擴大。
公告提到,在多重壓力下,公司依舊加大對原材料、電芯、模組、電池管理系統、電池包系統、生產工藝及自動化生產設備等關鍵領域的研發投入,也根據對客戶、用戶的需求把握,在動力電池大數據監控預警技術、BMS系統與電池匹配技術等方面進行探索,不斷鞏固公司在動力電池行業的技術優勢。今年年初,公司還成立儲能事業部,逐步將公司前期對儲能業務的探索和公司現有領先的動力電池技術相結合,進行多元化產業布局,為國家完成“雙碳目標”添磚加瓦。
報告期內,孚能科技在江西省贛州市、美國硅谷、德國斯圖加特的研發中心繼續加大研發力度。圍繞電芯、PACK、BMS等各個環節全方位發力,按照“量產一代,儲備一代,規劃一代”的原則,打造具有多維領先優勢的立體技術陣列。公司三元軟包動力電池產品性能優異,具有能量密度高、
安全性能好、循環壽命長、充放電速度快、溫度適應性強等核心技術優勢,在全球范圍內具備競爭力。公司已經開發并驗證了能量密度達到330Wh/kg的下一代電動汽車電池,目前能夠量產單體電芯能量密度最高為285Wh/kg,循環壽命超2000次,充電30分鐘電量可達80%以上,能夠滿足零下20攝氏度下充電要求。
報告期內,孚能科技在客戶拓展方面也取得了一定進展,收到廣汽三菱LE車型項目定點通知,標志著公司成功進入日系車企供應鏈;開拓了柳州五菱等客戶,代表公司打入PHEV市場。公司供應的廣汽Aions Plus動力電池總成系統,在報告期內下線開始批量交付。另外,吉利商用車的皮卡項目是公司與吉利達成戰略合作后的首個量產項目,是雙方戰略合作的又一個實質性進展。
與此同時,公司正在加速開發上汽、雷諾日產、捷豹、路虎、沃爾沃等其他國內外一線車企客戶,深化合作,力爭盡快取得階段性成果,以客戶項目為中心,打通內部業務流程,擰成一股繩,加強項目驅動滿足客戶需求。
報告期內,孚能科技贛州工廠產線進行輪番升級改造,鎮江一期工廠產能爬坡良率不斷提升,為公司未來業務的發展打下產能基礎。
公司參股與吉利科技共同建設的贛州12GWh產能基地:2021年5月17日,公司與吉利科技在贛州科技城的項目現場舉行了動工奠基儀式;項目用地協議已經簽署,目前正在辦理相關用地手續;工廠的總平面布局圖正在評審中。項目的立項備案已經完成;場地正在強夯中(土地平整),地質勘察單位已經進場開始施工。公司已派出多名具有豐富經驗的員工干部就合資公司的工藝、設備、質量管理等環節進行前期指導。
鎮江基地方面:2021年4月,戴姆勒EVA項目的電池量產下線。產能建設工作正按照計劃向前推進。鎮江基地作為戴姆勒項目的主要生產基地,分三期建設:一期目前處于產能爬坡階段;二期電芯工廠建設本年度4月已開始實驗設計,5月進行了試生產,目前正處于逐步爬產階段。二期模組工廠已按計劃6月底主體建筑及內部潔凈裝修完成,開始設備安裝調試。三期工程按計劃順利推進中。
公開資料顯示,孚能科技創立于2009年,專注于新能源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及整車電池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為整車企業提供動力電池整體解決方案。公司是全球三元軟包動力電池的領軍企業之一,是中國第一批實現量產三元軟包動力電池的企業。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