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晚,孚能科技發布公告稱,近日公司與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科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設立合資公司建設動力
電池生產工廠。協議約定,雙方共同推進動力
電池產能的建設,預計合資公司和孚能科技合計產能達到120GWh,其中2021年開工建設不少于20GWh。
公告顯示,合資公司的技術、研發和銷售工作由孚能科技負責;合資公司的資金由合資公司市場化融資,吉利科技負責協助籌措資金。
吉利科技和其控股的子公司及吉利商用車集團承諾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孚能科技或合資公司生產的動力電池,每年采購量不低于其需求量的80%,采購價格不高于同類產品的市場售價;孚能科技承諾同等條件下將優先滿足吉利科技和其控股的子公司及吉利商用車集團的采購需求。
協議還設置了排他約定:協議簽署生效后,除非一方存在嚴重違約行為,另一方不得再與除對方以外的第三方簽訂與本協議約定相同或類似的方式就動力電池產能擴充事宜開展合作。
創立于2009年的孚能科技,專注于新能源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及整車電池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為整車企業提供動力電池整體解決方案。公司以三元化學體系及軟包動力電池結構為動力電池研發和產業化方向,在中國實現了第一批三元軟包動力電池的量產,現已成為全球三元軟包動力電池的領軍企業之一。今年7月17日,孚能科技正式上市,成為科創板動力電池第一股,同時也是中國新能源車用“軟包鋰離子動力電池”第一股。
今年下半年以來,除了戴姆勒9億元入股孚能科技,孚能科技還獲得了多個訂單。
戴姆勒入股 訂單不斷
今年7月2日,孚能科技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發行的公告,公告稱,戴姆勒大中華、江蘇瀚瑞、蘇豪投資、中保投資基金、華泰創新五家戰略投資者將參與本次發行戰略配售,合計投資13.54億元。
7月3日,奔馳官宣公司在華的重要投資計劃:與孚能科技達成深化戰略合作,并入股孚能科技約3%的股份。
8月25日,孚能科技公告稱子公司孚能科技(鎮江)有限公司被指定為東風嵐圖H56項目的動力電池供應商,該車型預計在未來7年內電池需求5GWh。
9月19日,孚能科技與江鈴集團新能源、國機智駿舉行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2025年前,孚能科技將為江鈴集團新能源提供動力電池15萬套,為江鈴集團新能源車型共同開發高能源密度、高續航以及低成本的動力電池。
10月21日,孚能科技與土耳其汽車制造商TOGG簽訂了合同,孚能科技將為TOGG汽車提供動力電池電芯。據了解,2022年后,TOGG將實現17.5萬輛新能源汽車的年產量,電池需求約9GWh/年。
10月22日晚,孚能科技公告顯示,公司近日收到春風動力的項目定點函,春風動力將孚能科技作為其六個車型平臺的電池供應商。公告指出,根據預測,以上項目周期為5-8年,部分車型從2021年開始量產,量產后年均供應量需求預計超過10萬臺,合計電量需求預計超過5GWh。
10月28日,孚能科技稱,公司近日收到華晨新日的定點協議,將公司作為其W32H項目的動力電池供應商。根據客戶規劃,該項目生命周期最低實現5年10萬臺的銷售量,2020年底開始量產。
雖然屢獲訂單,但對于孚能科技的質疑聲卻不斷,業績方面,孚能科技預計本年度將出現虧損。
凈利潤仍虧損 備受質疑
除了上市首日總市值超過300億元,以后,孚能科技股價一路下跌。
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孚能科技的凈利潤分別為1826萬元、-7821.48萬元、1.31億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930萬元、-1.99億元、979.79萬元。
孚能科技2020年三季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5.58億元,同比下滑64.94%;凈利潤為-2.93億元,同比下滑4.51倍;歸非凈利潤為-3.77億元,同比下降20.03倍。
孚能科技在最新公告中提到,截止三季度末公司營業收入 5.58 億,凈利潤為虧損 2.93 億,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較大的下滑,預計本年度將出現虧損。本次協議的簽訂,為公司鎖定吉利科技和其控股的子公司及吉利商用車集團的長期訂單,為公司的業務增長帶來一定的保障,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營業收入。
同時,公司快速擴充產能的過程中,資金需求量較大,公司在資金需求上存在一定壓力。本協議的簽訂有助于緩解公司需要再次擴產帶來的進一步的資金壓力。
除了業績不佳外,孚能科技在產品路線單一、對整車企業的依賴等方面,備受質疑。
目前,孚能科技以生產三元軟包電池為主,但有業內人士表示,三元軟包電池已經不是未來行業的發展重點,鋰電巨頭都在推進其他電池技術的發展,如寧德時代投資方形硬殼領域、比亞迪研發刀片電池。孚能科技只專注于軟包電池還是有一定風險的。
外界對于孚能科技另一個憂慮是對大客戶太過依賴。
2017-2019年,孚能科技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99.78%、99.77%和95.82%,而寧德時代2017年IPO時前五大客戶采購量僅為60%。孚能科技2019年數據也顯示,北汽集團、長城汽車、戴姆勒集團三大客戶貢獻了孚能科技76.7%的銷售額。
對大客戶太過依賴,可能導致一旦這些客戶的訂單減少,孚能科技未來的發展就會受到影響。
近日信達證券發布研報表示,孚能科技在軟包領域深耕多年,創立之初即確立了三元軟包方向,已成為國內軟包電池領軍企業。此外,軟包處于快速成長期,未來發展空間巨大,市場應用前景廣闊。
相信此次的強強聯手,會給孚能科技未來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