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新能源汽車是國家大力扶持的新興產業,在2012年國務院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中,首次提出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的規模目標,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
在這里我們做一個簡單的計算,以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達到500萬計算,那么到2020年,年用電量僅為160億度,總量并不高。
2014年8月國家發改委正式下發《關于電動汽車用電價格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規定了充換電設施經營企業可向用戶收取電費和一定的充電服務費。不少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了政策,充電服務費約在1-2元之間不等。
但是,若僅靠充電服務費,充電設施運營商不要說盈利,收回成本的周期也將很長。
能否破解充電基礎設施的盈利難題,將是影響未來我國未來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重中之重。前文已經談到,如果只靠充電服務費,將難以盈利,因此基于充電服務的延伸,將是必不可少的。
充電服務延伸
新能源汽車不能像傳統車加油一樣隨加隨走,其對于充電樁具有較強的依賴性,充電耗時較長也導致新能源汽車對充電樁的需求量更大,這就使其對智能網聯服務要求較高,查詢充電樁位置、閑置充電樁變得必不可少。
因此,基于充電app的延伸服務成為可能性。
1. app作為諸如汽車銷售、汽車用品、汽車保險等汽車相關類產品廣告類載體,具有定位精準的優勢,可達到較高的收益
2. 還可將充電作為服務入口,提供配套服務如洗車、保養等,甚至可以打造基于充電站的社交網絡;
3. app可作為充電服務結算終端,打通資金的購買通道,網上商城服務也可應運而生。
充電站生態圈
新能源汽車無法“隨充隨走”,車主的等待時間將存在巨大商機。以充電站為圓心,可打造一個包括便利店、汽車旅館、維修中心、餐飲店,汽車體驗店、兒童游樂園、品牌店等一體的充電站生態圈,為客戶提供生活、休閑、娛樂等全方位服務,打通廠商、消費者到服務商的整個產業鏈。
大數據充電模式
充電站運營企業不只是一個充電服務平臺,更可以以充電網建設為起點,將充電作為互聯網入口,借助覆蓋面廣的服務網絡、與車企的良好合作關系以及充電服務產生的大數據,將電動汽車線上銷售、汽車維修數據服務、金融支付服務、互聯網電商和工業大數據等業務,最終成為一家汽車充電系統生態公司。
儲能+充電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
未來,以家庭儲能為依托,打造一個自給自足電力的低碳生態系統將成為一大趨勢。該系統中每戶家庭通過太陽能、風能等發電自產自用,儲存于家用的儲能電池中,并且整個小區實現平衡用電,若某家電量富余,富余的電量就會自動轉入公共蓄電池,而公共蓄電池的電量可以提供給電動汽車充電。
這個方案可以解決未來電動汽車發展的幾大問題:
其一,家庭儲能電站可以在夜間波谷時充電,解決電力浪費問題;
其二,私人電樁用戶在閑置時提供給其他車輛充電使用,用戶亦可獲得一定的收益,提高電樁的資源調配,同時提高了私人建樁的積極性;
其三,家庭儲能可帶動鋰離子電池梯次利用產業的發展,解決未來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應用的電池回收問題,使資源利用率更高。
總結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雖發展迅猛,但仍以政策驅動為主,盈利能力不足,而注重服務的外延,構建創新的商業模式,將成為市場化發展的一大法寶。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