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一直在傳緋聞的樂視超級汽車和Faraday Future(簡稱“FF”,中文名稱“法拉第未來”)終于宣布了雙方的關系,當地時間1月5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FF之夜上,樂視超級汽車聯合創始人、全球副董事長、中國及亞太區CEO丁磊宣布樂視與美國初創電動汽車公司FF達成戰略合作,未來雙方將在汽車、技術、互聯網和云、娛樂內容等方面開展深度共享與合作,共同打造下一代互聯智能交通工具與出行方式。
“樂視+FF”的組合在汽車圈內可以說是創舉,兩家都是汽車產業的新人,一個是互聯網公司,一個是橫空出世的電動車制造商,產研團隊幾乎是特斯拉團隊的核心。據丁磊介紹,之所以選擇和FF展開戰略合作,是由于FF的愿景和經營理念和樂視超級汽車是非常一致的,但是筆者不禁要問:“樂視+FF”的組合靠什么革汽車產業的命?
生態互補促成合作
研發和工程高級副總裁尼克·桑普森在發布會上介紹了FF的背景以及團隊成員組成。
這是一家擁有硅谷背景的初創企業,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擁有一支全球化的汽車和技術專家高管團隊。公司目前擁有雇員近550人,均具有能源、航空、設計、汽車和技術行業的深厚背景。
尼克·桑普森在媒體專訪中表示,“樂視將會向FF提供絕佳的內容、技術創新,以及全新的生態商業模式。同時,隨著全球業務的擴張,FF未來將受益于樂視在全球尤其是中國市場的力量和布局。”這是樂視的強項,也是FF和其他任何車企合作無法獲得的。
對于樂視而言,樂視的“SEE計劃”啟動了一年的時間,無論在團隊建設方面還是產品研發方面進展都超出預期。此前丁磊曾透露,樂視超級汽車的首款概念樣車將在今年4月的北京車展亮相,目前mule car實驗已經順利完成。
但是外界仍然一直懷疑樂視在汽車研發和制造領域的能力,雖然先后有來自廣汽豐田的高景深、上汽的傅振興加盟,但是在研發制造能力方面的積累樂視幾乎是從零開始。如今和FF合作,FF雖然也成立不久,但是其在研發制造方面的能力對于樂視是有力的補充。
活動現場,FF揭幕了首款產品—— 一款名為ZERO1的電動超級概念跑車。據尼克·桑普森介紹,該概念車的研發只用了18個月的時間,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能夠展示出這樣的成果,也足見FF的能力。
丁磊認為,“通過與Faraday Future的合作,我們將整合雙方在各方面的優勢資源,將汽車打造成未來最具吸引力的數字內容和智能互聯技術應用的新平臺,同時探索無人駕駛、汽車租賃與共享等領域。”
而且就在上個月,FF宣布將在位于內華達州的北拉斯維加斯建設其北美最先進的制造工廠,總投資額為10億美金,該項目同時還獲得了美國內華達州政府高達3.35億美金的稅收及資金優惠獎勵。
筆者認為,雙方的合作從目前看是雙贏的結果,互相都獲得了自身比較缺乏的資源,未來是否能夠合作順利,也取決于雙方能夠利用好各自的資源。
模式創新將領先時代
除了資源方面的互補外,“樂視+FF”的組合最有可能帶來的革命是模式上的革新。
樂視生態是由垂直整合的閉環生態鏈和橫向擴展的開放生態圈共同構成的完整生態系統,很多人看不懂賈躍亭的套路,但是從目前來看,樂視的生態理念正在為樂視打造一個超級帝國,且各個業務線都開始有所斬獲。
FF的理念和樂視相似,這也是雙方都走到一起的最大原因,而且據FF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雙方合作后,FF也將利用樂視的生態模式。
尼克·桑普森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FF正在思考新的所有權模型。有分析認為,這是和特斯拉完全不同的模式,制造僅僅是FF未來業務的一小部分,FF要做的是利用互聯網將車作為智能交通體系中的一環,從生產到使用環節都會涉及,這更像目前互聯網業流行的“互聯網生態模式“,硬件已經不是盈利的全部,甚至在硬件上不盈利或虧損模式并不會影響整個生態的健康運轉。“這并不是“挑戰底特律、顛覆傳統“,而是在傳統汽車產業的基礎上,用互聯網生態的思維推動傳統汽車產業的進化和蛻變,同時完成改善環境的愿景。”上述分析認為。
一直有人將FF定義為特斯拉的挑戰者,也經常有分析將樂視超級汽車與特斯拉做比較,但是無論是樂視單打獨斗還是FF孤身上陣,都無法“秒殺”特斯拉。而一旦FF獲得了樂視的生態資源同時掌握了樂視的生態模式和理念,FF不僅是特斯拉的挑戰者,其在理念上已經超越了特斯拉,“相信會成為比特斯拉領先一個時代的全新模式。”上述分析人士認為。
傳統與未來的挑戰兼具
從樂視和FF的合作前景看,“樂視+FF”想要革汽車產業的命,分分鐘超越特斯拉并不是難事。不過也會面臨諸多挑戰。
首先在資金上,樂視超級汽車目前還沒有獲得任何投資,FF也沒有公布其融資情況。汽車作為資金密集型產業,后續的融資對于二者的發展都至關重要。
其次傳統汽車巨頭雖然沒有自我革命的勇氣,但是在面向未來的技術研發上也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在智能駕駛以及未來的無人駕駛技術等方面,更是煞費苦心潛心研究。
在2016CES展上,就有寶馬的AirTouch新型手勢控制系統,奧迪則是展示搭載預生產型自動駕駛技術的概念車,奔馳的自動駕駛技術更是在2015年就對外公布并展出。這些來自傳統廠商既有技術積累而且在前瞻技術方面也不容忽視。
來自汽車產業外部的競爭更加激烈。谷歌、蘋果等公司都已經涉足汽車產業,并在未來前瞻技術領域開始戰略布局。這些公司為了能夠迅速占位也在不斷尋求與傳統廠商的合作形成合力。
盡管困難重重,但是當樂視董事長賈躍亭吹過的牛B都在一一實現時,我們也同樣期待“樂視+FF”組合能夠實現樂視又一次吹的牛B。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