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經濟版圖上一向默默無聞的陜西渭南,正站在新能源汽車的風口而大放異彩。12月18日-19日,沃特瑪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聯盟第一屆年會暨新能源汽車推廣研討會在渭南召開,來自陜西省政府部門、渭南市政府部門及陜西各地市公交公司、物流公司、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公司的400多位代表相約渭水南岸,共同打造中國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渭南模式”。
在國家密集出臺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的趨勢下,以示范推廣城市為重點,國內新能源汽車步入了快速發展階段。盡管有政策驅動這架快馬拉動,但新能源汽車的落地普及仍面臨諸多困難,單純的產品優化難以解決現有問題,提供切實有效的整體方案和運營模式成為發展起爆點。
在此背景下,深圳沃特瑪電池聯合新能源汽車的電機、電控、動力總成等核心零部件及上游材料、下游汽車運營平臺等,于2013年10月發起成立了沃特瑪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聯盟。該聯盟的核心任務是充分利用企業的技術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的科研條件,建立協作機制,圍繞電池、電機、電控、動力總成等核心零部件及其關鍵技術,從新材料、新結構、新動力、新工藝、新模式五個方面打造中國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目前聯盟企業超過300家,產值超過千億元人民幣。
據介紹,針對中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6大瓶頸(購置投入大、折舊成本高;充電時間長、續航里程短;配套要求高、依賴性較大;維保成本高、自主性較低;安全管控難、風險成本高;營運效率低、考核要求高),創新聯盟通過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推出了“整車租賃、充維結合、固移并舉、八年質保”的創新模式。業內觀察家分析認為該模式具有許多獨到之處:質保時間業內最長、續航里程最能保障、充電時間業內最快、成本結構業內最優。
僅以渭南公交為例,2015年,沃特瑪創新聯盟進入渭南,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沃特瑪創新聯盟幫助渭南實現了從零到近百臺新能源公交車的快速增長。據測算,渭南運行的10.5米純電動公交車基本無排放,相比10.5米天然氣公交車每天排放二氧化碳14公斤,一年下來80輛純電動公交車可減省碳排放400多噸。對環境保護助益頗大。
此外,沃特瑪創新聯盟在渭南的單車安全運行超過5萬公里,經歷冬季零下9度、夏季35度考驗,出勤率超過95%,無故障運營13個月,安全保障高。渭南由此成為陜西省地級城市使用新能源公交大巴最多、最經濟、社會和環保效益最好的城市。
據了解,沃特瑪創新聯盟這一模式在渭南成功實施后,已陸續在西安西咸新區、山西臨汾、深圳、惠州、荊州、十堰、四川都江堰、江蘇無錫、河北唐山、安徽銅陵、內蒙古呼和浩特等9省11市全面推廣,贏得了當地政府及社會的廣泛認可。
在本次沃特瑪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聯盟第一屆年會暨新能源汽車推廣研討會上,聯盟企業與會代表以“攜手創新,合作共贏”為主題,進一步探討切實有效解決地方政府、公交公司、企業在推廣應用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相互借鑒創新的推廣應用模式,實現市場的快速穩健發展和產業水平的快速提升。
另據了解,沃特瑪在陜西渭南投產的新能源產業園目前已完成第一期主體工程建設,創新聯盟相關企業落地入駐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也正式簽約,預計2016年3月左右正式投產,這將進一步壯大聯盟整體實力,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渭南模式”升級。
渭南市市長李明遠表示,該項目科技含量高、經濟社會效益好、發展前景廣闊,擁有高程度自動化生產水平及先進的生產工藝,有助于提升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整體技術水平和品質,對推進電池技術的持續進步,促進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推廣具有重要的意義。
陜西省工信廳副巡視員張喜平表示,渭南模式確實已成為陜西推廣交通電動化的一個典范,將有助于推動整個陜西省新能源汽車普及。此次研討會期間,沃特瑪創新聯盟還提供了10臺純電動大巴接送嘉賓,張喜平副巡視員和李明遠市長等政府領導親自體驗了新能源大巴車,并對其行駛舒適度表示贊賞。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