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行業面臨洗牌 推動本土企業與外資抗衡

時間:2016-12-30 11:34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李蘭
點擊:

中國動力電池行業存在嚴重“散亂差”的局面。
    近幾年來,大量社會資本的涌入,使得動力電池行業企業數量爆發式增長。據工信部的統計數據:目前中國動力電池單體企業已經達到了227家,是2014年年初的兩倍,系統集成企業有315家。規模龐大的企業數量并不是行業良性健康發展的特征。

動力電池行業面臨洗牌 推動本土企業與外資抗衡
    我國目前最大的動力電池企業,市場占有率也只有14%左右,數量龐大的企業數量分散了社會資金,大多數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缺乏研發基礎和保障一致性的生產工藝。而與之相對應的是,日本、韓國等動力電池制造強國都只有3家左右的主力動力電池廠,研發能力和市場占有率都有明顯優勢。
    中國動力電池產“散亂差”的局面如不加以規范,極易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價格競爭。
    新版動力電池規范鼓勵對優質公司加大投資,做大做強,這有利于行業進一步整合。
    2016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瞬息萬變,行業政策的出臺頻次密集,讓人應接不暇。已出臺的政策包括有新能源補貼退坡、充電設施獎勵、廢舊蓄電池綜合利用、碳配額、雙積分制度、新能源汽車技術線路圖等。
從這些政策可以看出:國家出臺的政策文件已從單一的推廣補貼轉向了扶持和規范,政策的力度也在大大加強,倒逼著行業快速蛻變,加速行業規范、整合與發展。

“80億瓦時”大幅提高準入門檻
    前不久,工信部印發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17年)》征求意見稿,這對新能源汽車行業,尤其是對上游的動力電池企業來說是一枚重磅炸彈。新版規范條件相較于2015年3月發布的《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而言,要求更為嚴格,無論從企業基礎、生產條件、技術能力、產品、質量保證能力,還是售后服務能力等方面均提出了要求,整體提高了動力電池行業的門檻。
    新版規范條件的出臺,引起了軒然大波,業內人士討論最多的,無疑就是80億瓦時(是2015年版本要求的40倍)的產能要求。80億瓦時對電池企業來說是什么概念?
    截至2016年上半年,目前全球排名前十位的電池生產商(以鋰電池為主)中,排名第一的是日本松下,2016年上半年松下的產能僅為30億瓦時,其1860三元鋰電池主要供應給特斯拉;排在第二名的是比亞迪,上半年的產能為15億瓦時;而與比亞迪并列的寧德時代,上半年產能也是15億瓦時。即使建廠擴產,國內能達到產能目標的也只有比亞迪、寧德時代和國軒高科,2017年末這三家電池生產商的產能預計分別為160億瓦時、160億瓦時和107億瓦時。新版規范條件規定的80億瓦時產能指標要實現的話,意味著大多數中小電池企業都要被出清。

嚴格條件加速行業規范整合
    工信部如此嚴格的要求,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加速行業整合和發展。在國內的160余家電池企業中,產能超過10億瓦時的寥寥無幾,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必然有擴產的需求。根據中金證券的測算,要形成80億瓦時的產能,僅設備資金就需要40億元以上,這還不包括土地、廠房、流動資金等在內的成本。
    此外,新版規范條件中,對企業的基本要求是“企業近兩年內沒有出現生產經營和產品應用重大安全事故”。需要同時滿足“80億瓦時產能達標以及兩年無重大安全事故”基本要求的企業比較少,就也就意味著大多數電池企業只有被整合并購。這個政策一旦實施,將極大方便大型企業低成本收購中小企業,實現自身產能的快速擴充;而規模較小的中小企業,要么被資本整合,要么黯然出局。
    對國家來說,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補貼盤子大小有限,要兼顧多家企業,每個企業撥到的資金有限;而如果行業規模效應形成,國家補貼幾家龍頭企業,不僅資源利用率更高,監管起來也更高效便捷。

旨在推動本土企業與外資抗衡
    企業優勝劣汰,良幣驅逐劣幣,動力電池企業規模效應可期待。據預測,2020年新型鋰離子電池單體的能量密度將提高1倍以上,達到350Wh/kg,成本降低50%,達到0.6元/Wh;電池系統能量密度將提高1倍,達到250Wh/kg,成本降低1倍,達到1.0元/Wh。由于動力電池占新能源汽車成本的30%~50%,隨著動力電池成本的下降,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有望大幅下降。
    其實,新版規范條件的出臺,早已在2012年便埋下了伏筆。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到2020年,汽車動力電池領域要形成“2至3家產銷規模超過百億瓦時、具有關鍵材料研發生產能力的龍頭企業”。2016年即將過去,按照目前國內企業的產銷規模,留給政策實施的所剩時間并不多。
與此同時,也可以看到,政策正在嚴抓實施:新版規范條件要求更加確切、具體。在動力電池定義上,剔除對生產環節對環境易造成污染的鉛酸電池;在生產條件上,新增關于監控和一致性的兩項要求;技術能力方面,強調設備和研發能力等等。另外,新版意見稿還設有九大條目,比舊版多了兩條,其一是規范管理,另一條是附則,這兩條一出,落實的強制要求和要考核的技術指標就確定了。
    盡管政策嚴抓,要求也更嚴格,但是企業也不必過于擔憂。首先,本次規范條件實施具體時間未定,雖然限定在2017年,但在年末的可能性較大;另外,新版意見稿還有“規范條件會根據行業發展情況適時進行修訂”的情況。除此之外,新版動力電池規范條件,暫時未與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掛鉤(詳見12月2日工信部最新發布的第四批推廣目錄),給了動力電池企業緩沖期。至于未來會不會掛鉤,主要還得看2017年政策執行的效果。
    據此,可以認為,國家制定如此嚴格的規范條件,主要還是希望通過強有力的行業標準去倒逼動力電池產業進行技術升級和兼并重組,建立本土龍頭企業與外資企業抗衡,打破關鍵技術被外資壟斷、自主品牌淪為代工廠的格局。
    總體而言,2016年是汽車行業政策的大年;到了2018年,車企將會迎來第一輪考核。而對于即將到來的2017年,勢必要起到承上啟下緩沖的作用,電池廠家們能不能在2018年提交一份優異的成績單,就看2017年政策執行的力度以及市場的接受度了。
(責任編輯:王杰)
文章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電池聯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電池聯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
QQ:503204601
郵箱:cbcu@www.astra-soft.com
猜你喜歡
  • 號外!第三季度鋰電池芯或全面漲價5%至15%

    受到鈷金屬價格在2018年第一季創新高影響,第三季鋰電池芯預估全面漲價5~15%不等,但價格在第四季有機會持穩。
    2018-08-08 11:13
  • 2017年2月新能源汽車銷售同比增長30.3% 

    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均完成1.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5.5%和30.3%。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5萬輛和1.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2.3%和49.5%;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0.26萬輛和0.37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3.5%和12.4%。 1-2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和銷售
    2017-03-14 17:25
  • 首批新能源車用戶陷困局

    新能源汽車一直以養護費用、使用成本比汽油車低,吸引消費者購買。從2009年新能源汽車大力補貼開始計算,不少首批新能源車車主的純電動汽車或插電混動車使用期限已經超過6年,也過了當初廠家承諾的質保期。近日,記者接到不同品牌新能源車車主的反映:新能源
    2017-03-13 14:09
  • 2025年全球電池管理系統市場規模超768億元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的新報告,到2025年全球電池管理系統市場規模預計達111.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68.4億元)。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增長趨勢是由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增多擔憂驅動。另外,太陽能光伏電池的價格不斷下滑,有利的政府激勵,以及電池成本下降都可能增加可再
    2017-03-03 18:33
  • 固態電池將成主流趨勢 企業未雨綢繆加速布局

    近年來,動力電池起火爆炸事故頻發,據鋰電大數據統計,2016年共發生50起鋰電池起火爆炸事件。提高電池的安全性能一直是鋰電人孜孜追尋的課題,而此時,兼具安全性和高續航優勢的固態電池逐漸走進大家的視野。 液態鋰電池安全性亟待提升 液態鋰電池已成為當
    2017-03-03 18:28
  • 國內無鉛化鋰電池成功研發,低速電動車成為新寵

    目前,低速電動車正逐漸成為人們出行的新寵,但低速電動車所使用的鉛酸蓄電池卻對土壤環境污染構成威脅。日前,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對外發布最新科研成果稱,研究所率先在國內成功研發綠色環保的無鉛化鋰電池,且每瓦時成本控制在0.5元,已具備產
    2017-01-22 16:23
  • 新能源車結構性產能過剩凸顯 動力電池產能是需求量7倍

    目前,在新能源客車、貨車領域,企業已經出現了結構性的過剩苗頭,動力電池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的問題進一步加劇。1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電動汽車百人會上如是說。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此前印發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
    2017-01-22 14:23
  • 年后,電池行業又將面臨哪些嚴峻考驗?

    這幾天,很多電池企業都在做著年前的各項總結,準備迎接新年的假期。然而,告別了水深火熱的2016年,電池行業迎來了極具考驗的2017年。電池漲價、廢舊電池降價以及無人回收的噩夢似乎也在繼續,這些還在困擾電池人的煩惱沒有因為新年的喜悅而消散。隨著中國農
    2017-01-22 13:49
  • 補貼下滑 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市場有望迎來爆發

    2017年1月1日起,新版新能源補貼政策正式執行。其中,國家補貼相比2016退坡20%,地方補貼不得超過中央財政單車補貼金額50%。這意味著購買一輛大于250公里的純電動乘用車,最高將減少4.4萬的補貼。 雖然補貼大幅下滑,但是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市場卻有望迎來
    2017-01-20 16:47
  • 崛起中的生態型動力電池企業

    2016年,將注定成為國軒高科企業史上一個極為關鍵的年份。這一年,在公司領導層的謀篇布局下,國軒高科正冉冉升起為一家生態型的動力電池企業。 通過在產業鏈廣泛布局,行業縱向整合,國軒高科不斷加強上下游協同發展,統籌布局,謀求聯動發展,實現了從單一
    2017-01-19 15:18
專題
相關新聞
  • 號外!第三季度鋰電池芯或全面漲價5%至15%

    受到鈷金屬價格在2018年第一季創新高影響,第三季鋰電池芯預估全面漲價5~15%不等,但價格在第四季有機會持穩。
    2018-08-08 11:13
  • 2017年2月新能源汽車銷售同比增長30.3% 

    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均完成1.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5.5%和30.3%。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5萬輛和1.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2.3%和49.5%;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0.26萬輛和0.37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3.5%和12.4%。 1-2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和銷售
    2017-03-14 17:25
  • 首批新能源車用戶陷困局

    新能源汽車一直以養護費用、使用成本比汽油車低,吸引消費者購買。從2009年新能源汽車大力補貼開始計算,不少首批新能源車車主的純電動汽車或插電混動車使用期限已經超過6年,也過了當初廠家承諾的質保期。近日,記者接到不同品牌新能源車車主的反映:新能源
    2017-03-13 14:09
  • 2025年全球電池管理系統市場規模超768億元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的新報告,到2025年全球電池管理系統市場規模預計達111.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68.4億元)。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增長趨勢是由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增多擔憂驅動。另外,太陽能光伏電池的價格不斷下滑,有利的政府激勵,以及電池成本下降都可能增加可再
    2017-03-03 18:33
  • 固態電池將成主流趨勢 企業未雨綢繆加速布局

    近年來,動力電池起火爆炸事故頻發,據鋰電大數據統計,2016年共發生50起鋰電池起火爆炸事件。提高電池的安全性能一直是鋰電人孜孜追尋的課題,而此時,兼具安全性和高續航優勢的固態電池逐漸走進大家的視野。 液態鋰電池安全性亟待提升 液態鋰電池已成為當
    2017-03-03 18:28
  • 國內無鉛化鋰電池成功研發,低速電動車成為新寵

    目前,低速電動車正逐漸成為人們出行的新寵,但低速電動車所使用的鉛酸蓄電池卻對土壤環境污染構成威脅。日前,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對外發布最新科研成果稱,研究所率先在國內成功研發綠色環保的無鉛化鋰電池,且每瓦時成本控制在0.5元,已具備產
    2017-01-22 16:23
  • 新能源車結構性產能過剩凸顯 動力電池產能是需求量7倍

    目前,在新能源客車、貨車領域,企業已經出現了結構性的過剩苗頭,動力電池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的問題進一步加劇。1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電動汽車百人會上如是說。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此前印發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
    2017-01-22 14:23
  • 年后,電池行業又將面臨哪些嚴峻考驗?

    這幾天,很多電池企業都在做著年前的各項總結,準備迎接新年的假期。然而,告別了水深火熱的2016年,電池行業迎來了極具考驗的2017年。電池漲價、廢舊電池降價以及無人回收的噩夢似乎也在繼續,這些還在困擾電池人的煩惱沒有因為新年的喜悅而消散。隨著中國農
    2017-01-22 13:49
本月熱點
  • 注冊資本近1.15億元!兩巨頭成立電池回收企業

    近日,廣州優美再生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優美)正式成立,公司由優湃能源科技(廣州)有限公司與格林美集團下屬武漢動力電池再生技術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動力再生)攜手打造。 據了解,廣州優美注冊資本約1.15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含化工產品銷售
    2024-04-16 10:29
  • 寧德時代、科達利、特斯拉等發力這一新賽道!

    4月22日,科達利發布公告稱,公司與臺灣盟立臺灣盟立、臺灣盟英擬共同投資深圳市科盟創新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科盟)并簽署《投資合作協議書》。深圳科盟并簽署《投資合作協議書》。深圳科盟注冊資本擬為人民幣1億元,其中公司以現金方式投入人
    2024-04-24 10:11
  • 續航里程1000公里!寧德時代發布神行PLUS電池

    4月25日,在2024北京車展上,寧德時代舉行乘用車新品發布會,發布神行PLUS電池,續航里程1000公里。同時,充電10分鐘可續航600公里。
    2024-04-25 17:53
  • 天奇股份牽手長安汽車 共同打造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產業鏈閉環!

    天奇股份4月18日公告,擬與中國長安、長安汽車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并以合資公司為主體合作開展電池回收、梯次利用及再生業務。目標打造成為西南區域領先的電池回收標桿企業。 合資公司的注冊資本為1.8億元,其中公司擬出資8820萬元,持有合資公司49%的股
    2024-04-19 08:42
  • 50億元!這家公司擬在摩洛哥投建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

    4月26日晚間, 中科電氣 發布公告,宣布公司計劃通過其控股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在中國香港或其他海外地區新設全資子公司, 以間接投資方式設立摩洛哥項目公司,實施一項年產1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 。 據了解, 項目計劃總投資
    2024-04-29 18:25
  • 全固態電池三大技術路線,誰將最終勝出?

    近年來,憑借高密度、更安全性、壽命長等優點,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下一代鋰電池技術”的固態電池受到市場關注,最新消息不斷。
    2024-04-22 18:17
  • 鋰礦龍頭一季度預虧超36億元,收深交所關注函!

    4月23日晚間,天齊鋰業發布業績預告,預計今年第一季度同比由盈轉虧。 同日晚間,深交所對天齊鋰業下發關注函,要求其結合主營業務開展情況、產品產銷量、產品價格等,分析2024年一季度虧損較2023年四季度大幅增加的原因,并說明是否存在持續虧損風險等。 鋰
    2024-04-25 09:30
  • 又有車企公布全固態電池量產時間!

    當地時間4月16日,日產汽車公開全固態電池試生產線的預定設置場所,在生產發動機等的橫濱工廠建筑內確保了約1萬平方米空間,為搬入設備推進施工。 日產計劃2025年3月開始生產全固態電池,目標2028年度實現量產。據日產介紹,全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是傳統鋰離
    2024-04-18 08:43
歡迎投稿
聯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www.astra-soft.com
發送郵件時用@替換#
電話:010-56284224
在線投稿
企業微信號
微信公眾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够爽影院vip破解版| 午夜色a大片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小草|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 香港经典aa毛片免费观看变态| 男人资源在线观看| 女人把腿给男人桶视频app|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观| z0z0z0另类极品| 蜜臀av无码精品人妻色欲| 日本成aⅴ人片日本伦|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日韩二区欧美三区| 亚洲伦理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中文字幕福利片| 精品国产一区AV天美传媒| 女人把腿给男人桶视频app| 亚洲色图综合网站| 668溜溜吧成人影院| 柳菁菁《萃5》专辑| 国产妇女馒头高清泬20p多|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色一本| 美女把屁屁扒开让男人玩| 富二代官网下载在线|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做夜欢视频九色| 99热在线精品国产观看| 欧美性色黄大片www喷水|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品电影|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 黑白配hd视频| 手机亚洲第一页| 伊人222综合| 男女下面一进一出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 又黄又大又爽免费视频| 99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xxxx做受欧美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