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正在參加2016兩會的全國政協委員、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和全國人大代表、科力遠董事長鐘發平就本次兩會提案和雙方在混合動力領域的合作與記者進行了交流,提出了對混合動力依據燃油經濟性按節油率分檔次給與補貼的建議。雙方表達了兩個關鍵的信息點:合作研發的CHS混動總成技術已有高水平成果,這套技術將向中國所有汽車公司開放。
作為人大代表,鐘發平近三年參加兩會的提案都是關于混合動力車型發展的話題。他認為,燃料電池車無疑是今后汽車發展的終級方案,但單一的動力系統不可能滿足城市復雜的路況,例如豐田Mirai燃料電池電動汽車采用一套電電混合系統,也不是純電動的驅動模式。一主一副兩個動力混搭系統,才能匹配復雜的動力工況。
“混動技術是物盡其用的平臺,以后可以迅速轉換到電電混合動力平臺。如果我國失去這個平臺技術的積累和沉淀,那將意味著中國汽車工業在再一次升級和終級升級的道路上,又起大早趕晚集。因為中國目前對純電動的惡補,造成了技術路線單一,背離了全球化技術的發展趨勢。”鐘發平表示,“我們希望得到公平的國民待遇,國家只要扮演'裁判員'的身份,不要在起跑前就做好決定,公開表態支持或反對某種技術路線,而應該以節能減排的效果來判斷走怎樣的發展路線,這樣才能形成創新的環境。"
李書福同樣看好混動技術路線,吉利近十年前就開始研發混合動力技術,并于2014年10月和科力遠合作成立科力遠混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簡稱CHS),其核心產品CHS混合動力系統采用動力分流技術實現強混,節油率達35%以上。他表示,無論采用汽油、甲烷、氫氣等任何能源,都離不開基本的混合系統,因為這套系統可以帶來能源的平衡和高效利用。
“投放3輛CHS混動汽車的節能效果相當于投放1輛電動汽車,并且不增加包括電網改造、充電場站建設等成本的投入。”李書福如是表示,在他看來,電動汽車有一個持續改善的過程,而油電混合技術非常成熟。吉利一家想發展混動技術比較困難,因此通過與科力遠合作,由科力遠作為第三方來擁有這個技術,向中國所有汽車同行開放。
從聯合到開放,吉利科力遠的混動棋局有多大?
鐘發平表示,面對2020年平均油耗降至5L/100km的法規要求,國內需要發展深度混合動力技術。他介紹了開放合作的幾種形式,包括股權合資、技術合作等。例如近期加盟的長安汽車、云內,通過投資成為平臺股東,同時也是客戶,搭載應用CHS技術產品。另外車企也可以只作為客戶,將燃油車型改裝成油電混合動力版,增進對這項技術的了解后,再開展更深入的合作。目前已有7家整車廠與CHS展開深度的產品合作。
據科力遠首席科學家張彤博士介紹,CHS混合動力總成系統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技術與產品全面覆蓋EV、HEV、PHEV,普遍適用于乘用車、SUV、大巴等各種車型。CHS系統不光可以用于混合動力,也可以用于插電式混合動力,擴大電池容量可以實現50-60公里的純電續航。如果把發動機去掉,將電機做成EV變速箱,適應純電動技術。
目前,科力遠混合動力總成小批量生產線已經建成,大約滿足一年15000臺的生產要求。電池線按照15000臺的生產要求配套。今年2月28日,科力遠年產100萬臺套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混合動力總成產業化項目首期工程在長沙開工,明年年底將實現年產30萬臺套的生產能力。
首款搭載CHS系統的吉利帝豪EC7混合動力車型已經進入整車目錄,將在今年7、8月前后實現批量上市。該車型目前實測每百公里油耗僅4.9L,節油率已達到35%。未來吉利還將基于CHS系統將推出插電式混動車型。CHS將于今年下半年推出搭載燃料電池技術的車型。
縱觀吉利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的布局,可謂多頭并進。一方面在混動技術與科力遠合作,高端插電式車型方面有沃爾沃推進,微型電動車則與康迪、新大洋合作推廣,吉利自主品牌也推出了純電動汽車帝豪EV。另外還研發生產甲醇汽車等。李書福表示,吉利在多條技術路線上不斷朝前探索,對于國家來說,也不應該簡單地拒絕或鼓勵某一種條技術路線。新能源汽車發展道路,是一個綜合的新的能源利用技術的突破。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