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五中全會即將在10月份召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是其中一個大熱點。在認識、適應、引領新常態的當下,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程度加深,新興產業層出不窮、表現不俗。因此,中國經濟網特別挑選了汽車制造、家電、房產、計算機和通信、紡織、百貨、基建、銀行、能源、鋼鐵等十大傳統行業,以及無人機、機器人、3D打印、物聯網、新能源車、互聯網金融、專車服務、智慧醫療、餐飲O2O、服務業O2O等十大新興行業,分別進行了梳理和展望,以便讀者能更清晰地了解這20個行業正在以怎樣的姿態迎接“十三五”的到來。本文即《十大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十大新興行業前景展望》系列報道中的第7篇。
傳統汽車制造業正面臨增速放緩、利潤下滑的境地,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汽車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3.3萬億元,同比增長3.8%,利潤總額2920億元,同比下降2.1%。
目前,全球汽車產業正在面臨新的變革,新能源和智能化汽車成為汽車業重要的轉型升級方向。新能源汽車在今年迎來爆發年,而車聯網也正以“疾風吹勁草”的姿態席卷汽車行業。
上半年車企整體低迷
受宏觀經濟放緩、市場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車企業績一度處于低迷狀態。據中汽協統計,今年前7月,銷量排名前五的汽車集團依次是上汽、東風、長安、一汽、北汽,與上年同期相比,前五中的四家——上汽、東風、一汽和北汽均出現銷量下滑,另一家長安集團也在7月單月出現了超過20%的下滑。
上半年,一汽旗下整車企業“哀鴻遍野”。 一汽轎車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凈利潤1.64億元,同比減少48%,整車銷售12.08萬輛,較上年同期減少11.60%。另一家已經披上“帽子”的一汽夏利形勢更為不利,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37億元,同比下滑23.36%。
金杯汽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整車銷售37648輛,同比下降18.8%;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6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6.87%;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1187萬元,基本每股收益0.011元。金杯汽車分析認為,整體市場的低迷導致了整車銷售不景氣,同時,旗下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營業收入22.6億元,也比上年同期減少了16.87%。
幾家歡喜幾家愁,不同于前兩者,部分自主品牌抓住細分市場機會,實現業績提升。長城汽車中期業績快報顯示,該公司2015年上半年凈利潤49.01億元,同比增長23.96%;營業總收入371.45億元,同比增長30.21%;利潤總額59.46億元,同比增長24.74%。
海馬汽車半年報顯示,2015年上半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5%;基本每股收益為0.12元。
分析指出,這些實現了上半年利潤增長的自主品牌都因為抓住了SUV市場。
新能源汽車“群雄逐鹿”
面對行業困境,部分車企選擇主動轉型。長安汽車副總裁張競競表示,未來十年將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黃金十年,也是世界汽車產業深度調整的十年。面對強大的競爭壓力,“互聯網+”給自主汽車品牌提供了一個與外國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機會。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目前長安汽車已制定三方面轉型,一是練內功,完成價值鏈升級,二是推出智能化產品,完成產品升級,三是完成產業鏈和商業模式的轉變。
新能源汽車成為自主品牌利潤增長的重要方向之一。從6月起,比亞迪、長城、江淮三家本土車企先后以非公開方式進行增發,分別募集150億元、168億元和45億元,其中募集的大部分資金用于新能源汽車領域。業績預告顯示,比亞迪預計1—6月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是40000萬元-48000萬元,同比增長10.90%-33.08%。
與此同時,發改委6月份發布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為互聯網企業提供了制造純
電動車生產資質。互聯網大碗紛紛進入造車領域,目前申報的企業數量遠超預期。
8月18日,樂視首次公開樂視超級汽車概念圖,這款電動車的實車將在2016年北京車展上亮相,樂視試圖借此打造覆蓋汽車上下游產業鏈,以及汽車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完整生態圈。
“云計算為樂視汽車生態開放插上了翅膀,樂視SEE計劃打造面向全行業甚至關聯產業的對外開放合作平臺,希望能對汽車產業創新和變革做出應有的貢獻。”樂視超級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呂征宇說。
實際上,不僅樂視,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公司都已公開表示在著手研發互聯網汽車,暗中摩拳擦掌的其他公司也不在少數。
業內人士認為,擁有國家政策的有利扶持、廣闊的產業前景、減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一舉三得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正成為眾多科技行業里炙手可熱的“香餑餑”。或許不久的將來,中國的“特斯拉”也將陸續出現。
車聯網助推傳統車企轉型
之前就開始大熱的車聯網,在今年“互聯網+”戰略助推下,進一步帶動傳統車企的轉型與升級,成為未來汽車行業最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就目前而言,我國車聯網市場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整體市場暫未成型。但是,隨著4G的發展與互聯網公司的積極參與,車聯網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海馬汽車在今年3月發布了以用戶服務為核心,以移動互聯新生態構建為目標的moofun移動互聯人車生態系統。“海馬汽車將從傳統汽車產品制造商向汽車產品與服務的整合供應商轉變,從傳統汽車制造商向移動互聯汽車生活方式的提供商進化。”海馬汽車集團執行總裁孫忠春表示。
傳統車企除了主動搭建平臺,與互聯網公司合作也成為進軍車聯網的主要方式。上汽集團與阿里巴巴宣布合資設立10億元互聯網汽車基金。雙方將以資本為紐帶,連接各自優勢資源,共同打造“跑在互聯網上的汽車”。在這一次合作中,沿用了阿里巴巴最擅長的方式——搭建平臺。合作基金將推進互聯網汽車開發和運營平臺建設,未來將是開放式的資本平臺,吸納更多互聯網汽車參與者。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目前已經有寶馬、捷豹路虎、凱迪拉克、大眾等近50家主流車企與阿里巴巴建立了合作關系。阿里已經整合了近1萬家4S店、近2萬家汽車售后服務網點等各類O2O合作資源,涵蓋新車、二手車、本地化服務、汽車商品等汽車電商各環節。
今年年初,百度也發布了車聯網解決方案CarLife,通過USB或者WiFi將手機和車連接,CarLife就能嫁接到既有的車載系統上,變成一個嫁接的新系統,可以用來地圖導航、音樂以及通訊。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隨著國家對物聯網產業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車聯網行業也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機遇期,據有關部門預計,到2015年我國車聯網用戶規模將達到四千萬,到2020年,可控車輛的規模將超過一億。未來5年車聯網產業的產值有望超過1000億元。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