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到,發展電動汽車,既能因減少廢氣排放而改善大氣質量,減少甚至消除霧霾的出現,又能減少國外能源進口,降低我國對外能源依存度,確保我國能源獨立和能源安全。進一步推動和深化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中長期的發展目標,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重點任務之一。近十年間,與其他部門相比較,中國能源部門的改革顯得停滯和落后。電力行業是能源部門的重要領域,電力改革能夠積極帶動整個能源部門更深層次的變化。中國改革開放前30年,幾次重大的電力市場化改革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也遺留下不少缺陷和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蔡國雄
通過發展電動汽車來減少大氣污染,蔡國雄認為已經到了較為急迫的階段。統計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每千人汽車保有量為70輛,而美國為800輛,日本為550輛。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國人擁有的汽車數量將繼續快速增加;而在當前大氣污染已經如此嚴重的情況下,新增的汽車將使空氣污染達到何種程度?
“環境保護將促使政府下決心解決大氣污染問題,電動汽車將成為替代燃油汽車的一個最佳方案。”蔡國雄說。
不過,光有以上認識還不夠,蔡國雄繼續補充道,電動汽車對環保的作用,不僅是減少尾氣排放,還在于它能擴大電網對“垃圾電”的使用。“每一輛電動汽車都是一個分布式電源,它是電網系統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電動汽車的存在,可以讓垃圾電更好地被利用。”他說。垃圾電是對風電、光伏電等波動性、間歇性能源的通俗化稱謂。垃圾電的發電曲線變化無常,對旨在保持安全穩定的電力系統而言,屬于不聽話的
“野馬”;要馴服它,往往需要蓄能設備進行配套。電動汽車恰好可以起到充放電作用:平時使用時,它需要充電;當電網電力不夠時,它還可以把電反向提供給電網。蔡國雄說:“它能上網、能下網,又買電、又賣電。它的推廣,讓垃圾電不再"垃圾",綠色能源使用多了,火電使用自然就少了。”
“電動汽車與環保”,這是社會對電動汽車作用的第一反應。不過這一次,蔡國雄特別強調,光是看到這里還不行,“還必須呼吁一下,讓全社會認識電動汽車對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意義。”蔡國雄用雙手緊緊握著盛滿熱水的紙杯,緩緩轉動著,略略思索一會兒,開始闡述觀點:“我研究了美國近年來的部分政策,發現它正在積極推動一項工作能源獨立。它開始開采國土內的能源,大力發展頁巖氣,逐漸提高能源自給率。但是,我國的能源對外依存度卻在不斷提高,如今石油進口占比已超過55%;而且,進口路線仍不夠多元,大部分石油進口都要通過馬六甲海峽。要知道,美國在新加坡建立的樟宜海軍基地,可以隨時阻斷中國油輪通過馬六甲海峽。當務之急,是盡量減少能源、特別是石油對外依存度。”
要減少石油對外依存度,一個有效方法是減少需求。而我國石油的70%以上都被汽車“燒”掉了,因此,推廣電動汽車,實質上是以電代油,減少國外能源進口。“總之,推廣電動汽車,是我國發展需要既與環保有關,又與國家安全有關。必須在戰略高度上加以重視。”蔡國雄說。
認識之變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電動汽車
傳統燃油汽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而電動汽車還是新生事物,總拿電動汽車與成熟的傳統燃油汽車作對比,這一思路應改變。應該看到,在電價便宜而油價昂貴的今天,人們對電動汽車的需求要比想象的更大,對電動汽車的期待比想象中更高。“電動汽車雖然好,但是目前發展得并非十分順利。這個現象怎么看?”聽到蔡國雄的解釋,一位記者問。
蔡國雄的回答是,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電動汽車。傳統燃油汽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而電動汽車還是新生事物,“總拿電動汽車與成熟的傳統燃油汽車作對比,這一思路應該改變。”
蔡國雄認為,目前,在大城市,人們使用汽車的主要用途就是上下班,偶爾會到城市周邊轉悠一圈。如果以通勤為目的,現在電動汽車的技術水平就可以滿足了。當然,隨著電動汽車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比如
電池技術的進步、充換電基礎設施的鋪開,電動汽車也將日益滿足人們更高的期待。
說到這里,蔡國雄看著身旁幾位記者,笑著問:“如果你們現在買車的話,是否會考慮買電動汽車?”大家猶豫了一會兒,都搖了搖頭。看到大家的反應,蔡國雄再次笑了起來:“就是這樣。你們有所遲疑,是因為從本質上講,還是希望使用電動汽車的;但是考慮現實的條件,你們又產生了顧慮,因此還是決定不買。事實上,很多人都是這樣一種心態。”
他表示,人們目前的顧慮,主要是價格問題、充換電設施問題、電池問題等。在充換電設施方面,雖然部分城市開始建設充換電網絡,但杯水不解車薪,人們普遍感到的還是充換電地方不夠,無法做到像加油站一樣;在價格方面,一輛電動汽車動輒幾十萬元的價格,讓很多人望而卻步;而電池問題,則在于充電時間較長、充電后的行駛里程不夠遠。蔡國雄認為,這些問題同樣是“發展中的問題”,包括更容易解決的電動汽車接口統一、售后服務維修等問題。目前,國家電網公司正大力建設充換電服務網絡,
電動車生產成本在降低,而電池性能在提高,這些均表明,電動汽車發展的客觀基礎正逐步具備。
對于一項新事物,相對于它所存在的問題,更可怕的是人們的不信任、不期待。不過,在蔡國雄看來,對于電動汽車,人們是期待的。
蔡國雄回憶起前一階段去山東調研的經歷。在山東省內很多縣城、小鎮,他都能看到一輛輛小型電動汽車穿梭而過。確切地說,應該是小型山寨電動汽車它們使用的是鉛酸蓄電池,而不是大型汽車公司普遍應用的鋰電池;它們的速度不快,很多時速不到50千米,同樣比不上大型汽車公司生產的電動汽車;它們的價格很低,往往只有三四萬元,遠低于正常電動汽車的價格。
“這個現象對我們最大的啟示是,電動汽車是有市場的。在電價便宜而油價昂貴的今天,人們是愿意以電作為驅動力的。”蔡國雄肯定地說,“只要電動汽車價格降下來,它的推廣應用必將大大加速。”
推廣之策
補貼、稅率雙管齊下 公交、個人先后跟進
現在已到電動汽車發展的拐點。國家應同時采用補貼、稅率調節的財稅政策措施,按照先公共、后個人的推廣路徑,加快電動汽車推廣。
蔡國雄相信,現在已經到了電動汽車發展的拐點從步履蹣跚轉變為大步向前。他的理由是:城市擁堵現象越來越嚴重,導致各地都陸續限行,而電動汽車不限行的政策,加大了其對人們的吸引力;公眾越來越關心大氣污染問題,清潔的電動汽車成為很多人的備選;低電價、高油價,也讓公眾更愿意選擇電動汽車。
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我國應如何進一步推動電動汽車發展呢?蔡國雄認為,推動電動汽車發展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促使電動汽車實現量產,這是降低成本的關鍵手段之一;電動汽車電池插口標準要統一、實現標準化,這是實現電動汽車全國通行的一大前提;住宅小區要能夠方便地進行充電,有了便利性大家才愿意購買。在諸多措施中,蔡國雄特別強調了兩方面,國家財稅扶持政策和電動汽車推廣路徑。
財稅扶持方面,他的建議是補貼、稅率雙管齊下。目前,我國對電動汽車產業主要實施的是補貼政策,即客戶購買一輛電動汽車,補貼一部分錢。例如,北京地區就對電動汽車補貼10余萬元。
“補貼政策當然是有效果的,因為價格降低了,人們會更愿意買。但是從長遠角度看,發展電動汽車不能光靠補貼。”蔡國雄說。
他的理由很簡單:一個產業要有自我造血能力才能健康成長。補貼會扭曲市場價格關系,很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后果;而且,補貼花費納稅人的錢,政府總是虧本補貼也是不合適的。他認為補貼應隨著電動汽車產業發展逐漸減少,直到最后完全取消。
“補貼之外,更應該在稅率上做文章。比如提高燃油汽車稅率。”蔡國雄說,提高燃油汽車稅率有兩大優點,一是它相當于提高了燃油汽車的購車成本,促使人們更加傾向于選擇電動汽車;二是可以用多收上來的稅款,補貼到電動汽車發展中。“當然,具體操作中會涉及很多細節性的技術問題,但大的方向應該是這樣的。”
電動汽車推廣路徑上,他的建議是先公共交通,后私人應用。蔡國雄認為,充換電網絡的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由于投入巨大,并非一朝一夕之間能夠完成;同時,電動汽車的量產也需要一定時間。上述情況,注定電動汽車短期內難以在私人用戶中快速推廣。與私人用戶相比,在公共交通領域推廣電動汽車要容易得多。“因為公共交通的線路是固定的,我們完全可以先在線路沿線建設完善的充換電網絡,解決電動公交、巡邏、公務車的充換電問題。”他說。
蔡國雄表示,先公共、后個人的思路,正是當前政府以及國家電網公司采取的一種方法。但他同時強調,個人使用電動汽車才是最終的勝利,這一目標一定不能忘記。
蔡國雄接受采訪后僅僅兩天,電動汽車就真的如他所料,成為關注焦點。3月7日,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科技部部長萬鋼以相當長的時間,講述了他的電動汽車情結譬如他等待了很長時間,終于得到電動汽車的使用權;他開著電動汽車來參加記者會。他還承諾,將加大對電動汽車的
推廣力度,推動電動汽車在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的應用。
電動汽車的明天會怎樣,讓我們樂觀看待這件事吧。
三因素利好電動汽車發展
全球電動汽車正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其原因可歸結為電池技術進步、電動汽車性能改善、政策支持等幾方面。各國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美國提出到2015年電動汽車達到100萬輛,歐洲、日本等國家進一步加大對購買電動汽車的優惠,我國也明確繼續大力支持電動汽車基礎研究、共性關鍵技術研究、技術創新平臺共建共享、產業化商業化示范等工作,促進其可持續發展。
電動汽車性能進一步提高,價格進一步下降。很多電動汽車產品都提升了性能、降低了成本。例如,日產某款產品已實現在電池容量不變的情況下,續航里程提高14%、售價降低18%。國內上汽、北汽、比亞迪等廠商的多款電動汽車均具備量產條件,推動了電動汽車價格降低。
電池技術陸續取得重要突破。目前,各國均在開發鋰電池之外的其他類型電池,新型電池具有重量更小、續航里程更遠等優勢。例如,汽車使用的鋰空氣電池僅幾十千克重,一次充電可行駛800千米。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