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全省一季度經濟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會上提到,近年來,貴州省上下搶抓“風口”機遇,推動該省新能源
電池及材料產業呈現“規模躍升、集約集聚、龍頭引領、動能增強、體系完善”的良好發展態勢。2023年以來,貴州省有效克服市場需求趨緩、價格回調等下行壓力,推動新能源
電池及材料產業延續高速增長勢頭,2023年預計能夠實現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的目標任務。
據介紹,今年一季度,貴州省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03.7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8.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5%,繼續領跑其他領域。
該省聚焦風口產業,出臺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建設規劃,進一步優化“一核兩區”( “一核兩區”:貴陽貴安和“開陽-息烽”“甕安-福泉”核心承載區和銅仁、“黔西南-六盤水”兩大重點承載區。)布局,全力抓好要素保障,積極推動中偉新材料、振華新材料、裕能新材料、貴陽弗迪等重點企業穩步生產、釋放產能,同時奮力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加快打造數據中心、智能終端、數據應用三個主導產業集群,推動電子信息制造業持續保持向上向好發展態勢。
目前,貴州省已構建集“磷酸—磷酸鐵—磷酸鐵鋰材料—動力或儲能電池—梯次綜合利用”和“電池級錳鹽—三元前驅體—三元正極材料—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梯次綜合利用”為代表的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全產業鏈條;“煤焦油—針狀焦—負極材料”產業路徑正在加快突破。
下階段,貴州省將迅速提升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能規模和創新能力,確保2023年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加快將該省建成具有重要影響的新能源動力電池及材料研發生產基地。
電池聯盟注意到,多家企業的動力電池項目都已落戶貴州:
寧德時代貴州新能源動力及儲能電池生產制造基地建設年產60GWh動力及儲能電池項目,項目分二期建設,一二期分別建設年產30GWh動力及儲能電池,其中一期已于2022年2月開工。
位于貴州貴陽貴安新區的弗迪電池10GWh動力電池項目,是專為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提供動力電池的生產基地之一。項目建成投產后,弗迪電池在貴陽貴安的刀片電池生產,預計實現年產值30億元、創稅2.5億元,帶動就業3000余人。
貴州振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沙文二期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線項目3月份陸續投產。項目投資近7.8億元,投產后預計年產1.2萬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貴州裕能新能源電池材料有限公司30萬噸磷酸鐵、30萬噸磷酸鐵鋰項目,總投資70億元,是目前全國在建最大的熱法磷酸、磷酸鐵、磷酸鐵鋰全產業鏈供應項目。項目一期投資23億元,建設年產15萬噸磷酸鐵鋰生產線;二期投資20億元,建設磷礦石全量化利用年產20萬噸磷酸鐵鋰生產線;三期投資27億元,建設年產15萬噸磷酸鐵鋰、年產10萬噸磷酸鐵鋰生產線,配套9萬噸黃磷制酸、30萬噸雙氧水及20萬噸碳酸鈉生產線。4月底有媒體報道,目前,貴州裕能一期生產線全線開足馬力生產,二期項目建設正在快馬加鞭。
此外,去年12月5日,中偉股份首批磷酸鐵產品在中偉貴州開陽產業基地成功產出,宣告中偉年產20萬噸磷酸鐵項目首條產線順利實現投產。同年12月15日,中偉首批磷酸鐵材料正式交付發運,標志著中偉磷酸鐵產品實現規模化量產,公司邁入鎳系、鈷系、磷系三大產品矩陣新階段。
去年12月27日,廣汽集團、遵義市政府、廣東東陽光科技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行戰略合作簽約活動,三方基于充分整合、利用各自具有的資源、技術、產業優勢,就未來合作意向達成戰略框架性約定。
為支持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發展,貴州于2022年提出由省財政出資100億元設立新動能產業發展基金,重點支持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等領域的發展;統籌10億元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用于支持貴州6個重點產業園區、20個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重點項目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同時,貴州在省級層面成立了新能源材料創新中心,圍繞磷、氟等相關領域努力突破產業鏈關鍵技術屏障,帶動產業轉型升級。
去年11月21日,貴州省工信廳發布的《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建設規劃(2022-2030年)(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劃”)提出,貴州將依托現有企業基礎及資源優勢,重點發展鋰電池,積極布局鈉離子電池,前沿儲備燃料電池等新型電池技術。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產值力爭達到3500億元,全產業鏈產值力爭突破5000億元。
具體來看,到2025年,形成年生產能力動力電池110GWh,正極材料及其上游原材料300萬噸,負極材料及其上游原材料40萬噸,隔膜10億平方米,電解液及其上游原材料35萬噸,電池回收規模40萬噸。
到2025年,形成集鋰原料-基礎鋰鹽-電池四大材料及輔材-電池結構件/設備-電芯-電池模組-電池回收及電池檢測平臺為一體的產業體系,促進產業鏈上中下游協同發展,全產業鏈產品種類比重達到50%。同時,充分利用各研發平臺實現成果轉化,新型先進技術及高端產品比重達到20%。
到2025年,力爭申建成新能源動力電池及材料產業相關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2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0個,國家級第三方平臺1個。
到2030年,貴州省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取得進一步發展,全產業鏈產值規模力爭達到萬億級,成為全省支柱性產業之一;全省范圍內企業數字化能力和智能制造水平顯著提升,全面建成國際化的新能源動力電池及材料研發生產基地。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