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晚,國軒高科宣布擬115億元投資建設兩個動力
電池項目。一個是擬在安徽省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投資建設國軒新站年產20GWh動力
電池項目,投資總金額為67億元,項目擬自開工之日起16個月后竣工生產。
另一個是擬在柳州新增投資建設年產10GWh動力鋰電池生產基地,總投資金額約48億元,擬自項目開工之日起13個月內建成投產。
國軒高科如此大手筆擴產,是為了更好地抓住動力電池的市場機遇,進一步擴大公司產能規模,完善產業布局,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力。
據中汽協數據,2022年1-9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456.7萬輛,同比增長1.1倍。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快速增長,帶來市場對于動力電池的巨大需求,于是,鋰電產業鏈相關企業紛紛擴產。
9月20日,欣旺達公告,公司子公司欣旺達汽車電池擬與義烏市人民政府簽署《項目投資協議書》。該項目計劃總投入約213億元,計劃建設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總產能約50GWh生產基地,分兩期實施。
億緯鋰能在9月27日晚發布的公告中宣布,擬與沈陽市政府、沈陽經開區管委會就公司在沈陽經開區管委會范圍內投資建設“億緯鋰能儲能與動力電池項目”相關事宜簽訂項目投資協議。公告顯示,項目規劃產能40GWh,預計總投資100億元,分兩期建設。
9月28日,寧德時代宣布斥資140億元在洛陽投建電池基地。據其公告,公司擬在河南省洛陽市伊濱區投資建設洛陽新能源電池生產基地項目。
有機構統計,截至今年9月份,全國動力及儲能電池基地產能規劃超過5000GWh(其中動力電池超4800GWh)。而寧德時代、弗迪電池、蜂巢能源、中創新航、楚能新能源的規劃產能均超過300GWh。
成立于2006年5月的國軒高科,系國內最早從事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離子電池自主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之一,主要產品為磷酸鐵鋰材料及電芯、三元材料及電芯、動力電池組、電池管理系統及儲能型電池組。
據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公布的數據,今年1-8月,國軒高科動力電池總裝車量為8.4GWh,同比增長153.6%,市占率2.9%,排名全球第8。
來自中國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數據則顯示,2022年1-9月,國軒高科以9.35GWh裝車量位居國內企業第4,占比為4.83%。
國金證券研報指出,未來幾年國軒高科產能和裝機量邁入加速增長期,預計2022年公司電池產能將達到100GWh,2025年規劃達到300GWh。電池聯盟注意到,今年以來,國軒高科多個國內生產基地項目相繼投產,并且加大了海外布局,這些都為其實現產能目標提供了保障。
今年上半年,國軒高科旗下的南京新能源智能制造20GWh動力電池項目正式投產,宜春國軒10GWh動力電池項目竣工投產,國軒科宏年產20萬噸高端正極材料項目投產。
8月8日,桐城國軒年產40GWh項目一期正式投產,二期同步開工。據了解,該項目分三期建設,一期年產10GWh,二期規劃產能20GWh,三期規劃10GWh。部分產品將定向出口至美國、印度等海外市場。
9月27日上午,柳州國軒一期年產10GWh項目正式投產,二期20GWh項目正式開工。柳州國軒年產10GWh動力電池生產基地于2020年10月開工,2021年10月,首個5GWh電芯生產和動力電池包產品開始供貨;今年9月,10GWh項目實現全額達產目標。
同時,國軒高科還不斷加碼在海外的布局。
5月9日晚,國軒高科稱,公司近日與JEMSE(阿根廷胡胡伊省國家能源礦業公司)通過網絡云簽約方式簽署了諒解備忘錄。根據協議,國軒高科與JEMSE將合資在阿根廷胡胡伊省保稅區興建一座電池級碳酸鋰精煉廠。
6月27日,國軒高科在德國哥廷根基地舉行了第五屆新能源經濟論壇暨國軒德國揭牌儀式,正式開啟國軒電池“歐洲造”步伐。根據規劃,該項目分棕地工廠和綠地工廠兩期建設,其中第一期棕地工廠已啟動改造,預計今年年底前先期啟動5GWh投產。棕地工廠和綠地工廠將在2025年全部投產,預計可實現年產20GWh的產能目標。
當地時間7月28日,國軒高科與格林美、杉杉股份和科達制造4家上市公司發行的存托憑證(GDR)正式登陸瑞士交易所,成為首批在瑞士上市的中國企業。其中,國軒高科GDR發行份額約2283.34萬份,占GDR發行后總股本的6.4%;發行價格為30美元,募集資金約6.85億美元。
10月26日,國軒高科還發布了2022年三季度報告。今年前三季度,國軒高科實現營業收入144.26億元,同比增長152.00%;凈利潤1.50億元,同比增長121.40%。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7.88億元,同比增長166.33%;凈利潤8555.64萬元,同比增長335.20%。
國軒高科表示,營業收入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本期新建動力電池基地逐步投產致銷售規模增加所致。在之前發布的前三季度業績預告中,該公司提到,2022年第三季度,江西宜春鋰礦項目進展順利。同時,公司持續優化客戶結構,并進一步開拓儲能業務,出貨規模迅速增長。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