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在泰國羅勇暹羅東方工業園內,國軒高科旗下泰國合資公司(以下簡稱NVGOTION)第一款
電池產品正式下線。這是泰國市場首款本土生產
電池包,產品已定點合眾新能源汽下的哪吒汽車,預計明年一季度批量供貨。
NVGOTION第一款本土生產電池包為磷酸鐵鋰電池包,帶電量為38度電,續航可達400公里 ,可滿足泰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對A級車的主流電池需求。
NVGOTION由國軒高科與泰國新能源解決方案公司Nuovo Plus合資成立,主要從事電池業務和電池產業鏈投資相關業務,隸屬于泰國最大的國家控股能源和石油化工公司、世界500強企業PTT集團(Public Company Limited.)旗下。
據介紹,泰國工廠一期Pack產能規劃為2GWh/年,未來根據市場需求,計劃擴大到8GWh/年。
目前國軒泰國工廠生產電池包中的電芯產品由國軒高科位于中國的工廠生產,再出口至泰國。
國軒高科董事長李縝表示,泰國合資工廠歷時11月順利建成并快速投產,首款本土電池包的下線標志著雙方合作正式開花結果,也標志著國軒全球化進程又邁出了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一步,將為泰國成為東盟電池市場領導者做出更大貢獻。
在泰國的布局上,去年12月15日,國軒高科與泰國PTT集團旗下能源解決方案公司Nuovo Plus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合資成立泰國新國軒有限公司(暫定名,以下簡稱泰國新國軒),新公司計劃于泰國東部經濟走廊地區建設鋰離子動力電池的Pack生產線,預計2023年第四季度投產。
多家鋰電產業鏈企業“落子”泰國
電池聯盟注意到,除了國軒高科,寧德時代、億緯鋰能、蜂巢能源等電池企業,以及比亞迪、哪吒汽車、長安汽車、長城汽車、奇瑞汽車、廣汽埃安、上汽集團等中國車企也紛紛在泰國建廠或投資項目。
電池企業方面,今年6月,寧德時代與泰國Arun Plus達成CTP(高效成組技術)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寧德時代將向Arun Plus提供CTP電池包生產線,分享CTP電池包生產技術等,助力泰國成為東南亞地區的電池生產中心。
今年7月,億緯鋰能攜手泰國能源公司Energy Absolute成立合資公司,并計劃以該合資公司為實施主體,建設至少6GWh的電池生產基地,專注動力儲能電池及Pack產品的設計、開發、制造、銷售,同時積極合作開拓泰國及東南亞市場的電動汽車和儲能業務。
同在7月,蜂巢能源在泰國春武里府是拉差市舉行儀式,宣布其泰國工廠正式開工建設。蜂巢能源泰國工廠由其全資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泰國)有限公司負責落地事宜。工廠預計2023年年底完成建設,預計產能為每年6萬套模組Pack。
蜂巢能源官微顯示,10月10日,蜂巢能源旗下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泰國”有限公司與國際能源巨頭萬浦的子公司Banpu NEXT在常州金壇總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車載動力電池、2-3輪車電池、儲能、回收等多個領域的開發、生產、銷售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車企方面,去年10月,比亞迪首次面向泰國市場發布電動汽車ATTO 3,并于同年11月開始銷售;今年3月,比亞迪在泰國羅勇府為其首個海外乘用車生產基地舉行奠基儀式,該基地預計2024年開始投產,年產能約15萬輛。
同在3月,哪吒汽車宣布泰國生態智慧工廠奠基,工廠預計2024年1月底投產,建成后年產能將達到每年2萬臺。這不僅是哪吒汽車首個海外工廠,也是中國造車新勢力在泰國建設的首家工廠。
4月,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透露,中國汽車制造商長安汽車將投資2.85億美元(約合20.41億元人民幣)在泰國建立一家工廠,每年生產10萬輛電動汽車;10月,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給予中國汽車制造商長安汽車價值約88億泰銖(約合17.85億元人民幣)的支持,助力其每年生產5.8萬塊新能源汽車電池和3.6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11月8日,泰國羅勇府,長安汽車舉行泰國制造基地動工奠基儀式。作為長安汽車首個海外生產基地,泰國制造基地一期設計產能達10萬輛/年,計劃在2025年初投產;二期建設投產后總產能將達到20萬輛/年。
5月,長城汽車(泰國)公司總經理Narong Sritalayon表示,長城汽車計劃投資至多3000萬美元(約合2.15億元人民幣)在泰國新建電池包裝配廠,還考慮在泰設研發中心,可從事電池動力皮卡的研發工作。長城汽車還計劃明年開始在泰國生產歐拉好貓(Ora Good Cat)電動汽車,并將尋求在當地采購電池組等更多部件。
6月28日,廣汽集團董事會同意控股子公司廣汽埃安與泰國經銷商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宣布正式進軍泰國市場。按照計劃,該公司將于今年內在泰國成立東南亞總部,同時,入泰車型的本地化生產也在積極籌備當中;10月26日,廣汽集團董事會同意廣汽埃安泰國工廠建設項目的實施,項目總投資約為23.258億泰銖(約合4.72億元人民幣)。
在9月18日舉辦的東盟汽車產業合作發展論壇中,奇瑞國際副總裁許青松提到,奇瑞汽車計劃在2024年上半年進入泰國市場,第一款車將是一款純電車型。
10月31日,上汽集團在泰國的合資公司SAIC Motor-CP與名爵銷售公司MG Sales (Thailand)宣布,其在東盟的首家電池生產工廠正式開業。該工廠的投資額達到500萬美元(約合3581.4萬元人民幣),將采用先進的CTP技術和新型電池技術,預計年產量將達到5萬塊CTP電池,預計將于2024年正式投產。
此外,日前泰國總理賽塔·他威信表示,特斯拉已表示有意在該國建立一家工廠,并且準備投資超過50億美元(約合358.14億元人民幣)。
看好泰國市場的理由
那么,中國企業熱衷到泰國投資的原因是什么呢?
資料顯示,泰國是東南亞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出口國,也是僅次于印尼的東南亞第二大汽車銷售市場。汽車行業對于泰國經濟的貢獻巨大,約占該國GDP的10%。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泰國新能源汽車注冊量超5萬輛,是去年同期7.6倍,市場潛力巨大。據企業和政府公布的數據、當地報道等,截至2023年11月底,已進入或有意進入泰國的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也達到10多家,比2022年底翻了一番。
泰國政府此前宣布了2024—2027年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系列新舉措,旨在推動產業規模擴大,提升本地化生產制造能力,加速泰國汽車行業電氣化轉型。
根據新政策,2024—2027年,泰國政府將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提供每輛最高10萬泰銖(約合2.03萬元人民幣)的購車補貼。2024—2025年,售價不超過200萬泰銖(約合40.57萬元人民幣)的新能源汽車整車進口關稅將降低40%;售價不超過700萬泰銖(約合141.98萬元人民幣)的進口新能源汽車消費稅將從8%降至2%,享有此項優惠的汽車制造商2026年要在泰國生產其出口量兩倍數量的新能源汽車,2027年需在本地生產3倍數量的新能源汽車。
據了解,泰國政府此次宣布的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第二階段政策,第一階段政策將于今年12月31日到期,其最主要措施是減免新能源汽車進口稅,并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提供每輛最高15萬泰銖(約合3.04萬元人民幣)的補貼。自2022年第一階段政策實施以來,13個汽車品牌的15家企業從中受益,極大拉動了泰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