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晚間,國軒高科發布公告,擬在美國密歇根州建設
電池正負極材料項目,計劃總投資額達23.64億美元(約合173.03億元人民幣),并委托公司全資子公司美國國軒與密歇根州政府及其他第三方合作伙伴簽署相關協議。
公告顯示,擬投資項目選址,密歇根州Green Charter Township, Mecosta County,規劃用地約276.37英畝(約1.12平方公里),與第三方戰略投資者合作共同投資,建設周期擬自項目開工之日起至2031年12月31日。
項目進展情況方面,截止目前,已完成相關項目建設用地的購買合同簽約。美國國軒于2023年10月24日與密歇根州政府簽署完畢《CRITICAL INDUSTRY PROGRAM GRANT AGREEMENT 》《STRATEGIC SITE READINESS PROGRAM DEVELOPMENT AGREEMENT》等協議。上述協議的主要內容為:美國國軒預期對該項目在項目期限內分期投資的金額,密歇根州政府基于該項目 投資規劃撥付的專項補貼。最終投資額和補貼額將以實際投資情況為準。
國軒高科表示,該項目旨在實現北美地區新能源動力和儲能電池核心原材料本地自主供應, 滿足公司未來業務發展和市場拓展需要。雖然未來將增加公司未來資本開支和現金支出,但從長遠來看對公司業務布局和經營業績具有積極影響。
早已在美國布局
電池聯盟注意,國軒高科早已看好美國市場,之前就多次在此投資:
早在2021年12月,該公司就在公告中宣布,美國國軒與美國某大型上市汽車公司簽署了《戰略供應和本土化協議》,雙方希望在磷酸鐵鋰電池的供應和采購方面達成戰略合作。該汽車公司預計在2023-2028年,向國軒高科采購磷酸鐵鋰電池總量不低于200GWh,但并未明確透露該客戶的信息。
去年10月,據美國密歇根州政府網站消息,國軒高科全資公司美國國軒將在該州的大瀑布城投資23.6億美元(約合172.74億元人民幣),建設動力電池組件工廠。工廠將于2030年完工,預計每年生產15萬噸電池正極材料和5萬噸負極材料。密歇根州計劃為該工廠提供7.15億美元(約合52.33億元人民幣)的稅收優惠。
今年9月,美國伊利諾伊州政府官網發布聲明,宣布國軒高科將斥資20億美元(約146.39億元人民幣)在該州坎卡基縣曼特諾新建電動汽車電池超級工廠。該工廠將專注于鋰離子電池、電池組生產和儲能系統集成,建成后預計將生產10GWh鋰離子電池組和40GWh鋰離子電池單體,預計將于2024年開始生產。該聲明中表示,國軒高科將獲得伊利諾伊州提供的5.36億美元(約合39.23億元人民幣)的激勵措施。此外,國軒高科還將獲得當地政府批準的30年房產稅減免。
10月11日晚,國軒高科發布公告稱,擬在美國伊利諾伊州建設鋰電池項目并委托公司全資子公司美國國軒與伊利諾伊州政府及其他第三方簽署相關協議。項目的具體投資金額將根據本項目的可行性分析及申報審批情況等確定。
公告顯示,項目進展方面,美國國軒與伊利諾伊州政府簽署協議,協議的主要內容為:伊利諾伊州基于此前通過的專門補貼新能源及電車企業的REV補貼法案,針對該項目給予稅務補貼。最終投資額和補貼額將以實際投資情況為準。截止本公告日,美國國軒已完成本項目土地、廠房等不動產資產購買協議簽約。
此外,國軒高科一直堅持“做大儲能”和國際化戰略,在美國市場已經投入超過1GWh的儲能產品。
為何大手筆赴美投資?
那么,國軒高科為何頻繁布局美國呢?電池聯盟認為,主要原因一是美國新能源動力和儲能電池市場需求的增長,二是美國在政策上鼓勵及支持新能源鋰電池供應鏈本土化發展。
第一,美國新能源動力和儲能電池市場需求的增長。
具體來看,動力電池方面,根據美國汽車創新聯盟數據,2023年一季度美國新能源輕型車實現銷量30.5萬輛,同比增長56%,新能源車滲透率提升至8.6%。而在今年7月,美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來到13.1萬輛,滲透率已經上升至9.67%。
有機構預計,至2030年,美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到50%。而快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需求,對應著快速上升的動力電池需求。
儲能電池方面,預計2023-2025年,美國儲能市場裝機復合增長率將達到88.5%。且在最新的《通脹削減法案》加持下,美國地區獨立儲能首次可以獲取6%-8%的補貼,這其中若滿足本土要求,補貼可增至8%。盈利性方面,業內人士表示,美國獨立儲能電站可以參與峰谷套利,可再生能源場景中的“光儲一體”場景下配儲能幫助光伏實現能源的時間轉移,在價高時賣出,以獲得更高收入。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2023年美國光伏裝機重新恢復增長及ITC補貼力度的加大,預計美國儲能需求將恢復翻倍以上的增速。為此,不少儲能企業紛紛加速進軍美國市場:
今年4月,中集與美國頭部儲能集成企業POWIN成立合資公司,深化儲能業務合作;科陸電子10月17日晚公告,公司近日與美洲某客戶簽訂了電池儲能系統供應合同,公司將向該客戶銷售集裝箱式電池儲能系統合計437MWh;上能電氣9月底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2023年公司將在現有海外市場基礎上,大力開拓歐洲地面光伏及戶儲、北美大儲等光伏市場。公司已經在美國設立公司,正在完善美國營銷網絡。這無疑會給儲能電池帶來巨大的空間。
據星球儲能所不完全統計,近兩年國軒高科、寧德時代、遠景動力、億緯鋰能四大鋰電巨頭赴美建廠一共豪擲近千億。
第二,美國在政策上鼓勵及支持新能源鋰電池供應鏈本土化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對于中國電池企業而言,赴美建廠可以滿足上述電池材料的本土化要求,同時也能夠獲得美國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稅收優惠和資金支持。有研報指出,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具備價格、規模及生產效率等競爭優勢,預計中國動力電池供應鏈在美國布局從2025年開始逐步起量。
據悉,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及陸續頒布的細則將通過稅務優惠等政策鼓勵及支持新能源鋰電池供應鏈的本土化發展,單車最高補貼達7500美元(約合人民幣5.49萬元),但對動力電池中的關鍵礦物、組件等來源有著嚴格的標準。
不過,國軒高科也在公告中進行了風險提示,項目面臨行業政策風險、投資建設風險及市場競爭風險。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