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礦業10月19日午間公告,公司擬與湖南省郴州市臨武縣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擬在臨武縣投資建設含鋰多金屬露天礦采選、碳酸鋰及
電池項目,預計總投資160億元。
同時,大中礦業擬支付履約保證金10億元,用于公司在臨武縣的項目支出。
引進電池生產企業實現資源整合
公開資料顯示,大中礦業成立于1999年10月29日,公司主要從事鐵礦石采選、鐵精粉和球團的生產銷售以及機制砂石的加工銷售。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74億元,同比增長16.5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53億元,同比下降15.81%。報告期內,公司鐵精粉和球團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98.12%。
大中礦業表示,當前全球新能源產業發展迅猛,鋰礦是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核心需求。公司此次與臨武縣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將有利于公司充分利用臨武縣當地豐富的鋰礦資源,積極布局新能源產業領域,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據了解,大中礦業深耕礦業采選行業多年,公司全資子公司安徽金日晟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周油坊礦系含云母鐵礦石,公司經過多年技術研發和積累,已經具備從鐵礦尾礦中選取合格云母的能力及技術儲備。
同時,臨武縣含鋰云母礦選礦主要以選云母為主,技術與金日晟礦業公司選云母類似。云母精礦生產碳酸鋰關鍵在于回轉窯焙燒工藝,與公司現有球團回轉窯工藝相近。
“公司在含鋰多金屬礦露天開采、選礦、碳酸鋰加工具有技術優勢。本《合作備忘錄》的簽訂,將充分發揮公司的資源優勢,引進電池生產企業實現資源整合,促進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大中礦業稱。
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備忘錄》提到,如果《合作備忘錄》約定的目標區域內鋰礦資源儲量、品位、開發條件能夠滿足公司投資標準(氧化鋰邊界平均品位不低于0.3%,露天開采,且每年開采加工量不低于4萬噸碳酸鋰的需求),則雙方將在一個月內簽署正式合作協議。如果期限屆滿,《合作備忘錄》約定的目標區域內鋰礦資源儲量、品位、開發條件不符合公司投資標準或雙方就目標區域內鋰礦資源儲量、品位、開發條件未能達成共識,則公司有權解除本備忘錄。
電池聯盟了解到,江西鋰云母的品位(氧化鋰含量),高的有0.4-0.6%,低的有 0.2-0.3%,普遍遠低于四川鋰輝石礦的品位(平均在1.2-1.4%左右)。
臨武發展鋰電新能源
臨武縣,隸屬湖南省郴州市,地處湖南省最南部。臨武境內礦藏資源豐富,已探明儲量9類50多種,被譽為“小有色金屬之鄉”和“煤炭之鄉”。
據悉,臨武縣的鋰礦資源主要分布于香花嶺礦田,該礦田多個礦區,在這些礦區范圍內,涉及鋰礦資源的礦權有香花嶺錫業有限公司、尖峰礦業香花鋪礦區、嘉宇礦業鐵砂坪礦區等多個合法礦權和一個擬新立空白區塊。
有鋰鹽專家表示,臨武縣目前仍屬早期勘探階段,以臨武縣政府披露的尖峰礦業、新億達測試結果來看,當地云母可選出2.5%-3%品位精礦,實際云母品位或高于0.6%,超過宜春地區。
今年以來,臨武縣依托豐富的礦產資源,深入謀劃鋰電新能源全產業鏈發展。
今年7月,臨武縣自然資源局發布《關于加強臨武縣鋰礦資源監管的函》,文件提到,鋰礦為我國14種重要戰略性礦產之一,當地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鋰礦資源的開發利用。臨武自然資源局統籌規劃全縣鋰礦礦產資源的礦權設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中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的第二條規定:已經取得采礦權的礦山企業,因企業合并、分立、與他人合資、合作經營、或者因企業資產出售以及有其他變更企業資產產權的情形,需要辦理營業執照股權轉讓、變更及相關事項時,需要求業主提供自然資源局的備案文件,再行辦理。
今年8月26日,臨武縣推進鋰電新能源發展工作專班調度會指出,要高度重視鋰電新能源發展工作,搶抓機遇,理清思路,加快推進項目落地,助推臨武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會議明確,為規范全縣鋰礦資源開發利用,加快推進臨武縣鋰電池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決定成立臨武縣電池產業建設項目領導小組,同時,成立臨武縣推進新能源鋰電池產業發展工作專班,下設統籌協調、資源整合、招商引資、駐企服務、征地拆遷5個專組,
9月30日,臨武縣與上海安能工建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簽約含鋰多金屬礦資源采選、碳酸鋰加工以及鋰電池生產項目,總投資規模406億元。項目建設3000萬噸/年原礦處理生產線、300萬噸/年鋰精礦選礦廠、年產15萬噸碳酸鋰生產線和50GWH鋰電池生產項目。
總之,如果該項目能順利實施,無論對于大中礦業,還是臨武縣,結果可以說是“雙贏”!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