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市場對于鋰
電池需求的大幅增長,帶動了企業對于產業上游負極材料擴產的積極性。
索通發展5月16日晚發布公告稱,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欣源股份94.977%的股份,并募集配套資金,交易價格不高于12億元。交易完成后,欣源股份成為索通發展的控股子公司。
據了解,欣源股份主營業務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產品以及薄膜電容器的研發、生產加工和銷售,目前擁有1.5萬噸負極產能,產能布局在內蒙,客戶主要為貝特瑞、杉杉等。
索通發展表示,本次交易是落實公司未來戰略的重要舉措。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將擴大在鋰電負極領域的布局,實現“預焙陽極+鋰電負極”的戰略規劃。同時,本次交易也有助于公司把握新能源領域的發展機遇,增強公司整體實力。
索通發展加速布局鋰電負極
索通發展成立于2003年8月27日,主要從事鋁用預焙陽極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最大的獨立預焙陽極供應商。受益于預焙陽極銷售價格持續上行等因素影響,索通發展2021年實現營收94.58億元,同比增長61.65%;凈利潤6.20億元,同比增長189.64%。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85億元,同比增長87.59%;凈利潤1.58億元,同比增長44.21%。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已經是索通發展今年第二次布局鋰電池負極材料領域了:由于碳負極材料與鋁用預焙陽極在生產原料、生產設備、生產工藝等方面有較強的聯系和相通之處,今年4月,索通發展決定在甘肅省嘉峪關市嘉北工業園區投資建設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首期5萬噸項目。
多家企業加碼負極材料
電池聯盟注意到,除了索通發展,近期還有多家企業加碼負極材料。
杰瑞股份5月13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進入新能源領域,在甘肅天水實施10萬噸鋰離子電池石墨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與嘉庚創新實驗室趙金保團隊合作在福建廈門等地實施1.8萬噸鋰離子電池硅基復合負極材料項目。
5月11日,君禾股份發布公告稱,擬以現金4.5億元認購黑龍江哈工石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工石墨”)新增注冊資本,增資完成后,公司將持有哈工石墨20%的股權。哈工石墨主營業務為石墨技術研發等。
同在5月11日,貝特瑞年產2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在云南大理開工,項目項目分3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預計投資23.92億元,建設包括年產5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生產線;二期項目和三期項目分別規劃新增年產5萬噸和年產1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生產線。
與此同時,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等動力電池巨頭對于負極材料的爭奪更加激烈。
負極材料空間巨大
企業們之所以青睞負極材料,充分說明該領域空間巨大。相關機構預計,2022年全球負極材料需求為62.1萬噸,同比增長54%,其中,國內需求為38.3萬噸。從中長期來看,預計2025年全球負極材料需求可達161.3萬噸,三年復合增速達37.5%。
業內人士認為,負極材料的高景氣度仍將延續。產業在2022年上半年仍將繼續面臨石墨化供應緊張且價格保持高位、原材料供應趨緊和價格上漲的問題。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