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9日,海創循環與湖南省株洲市攸縣人民政府、湖南遠大水泥有限公司在簽署《株洲市新能源材料資源化循環利用項目投資協議》及《株洲市新能源材料資源化循環利用項目合作協議》。公司規劃在株洲建設1.5萬噸/年CKB項目,助力湖南省廢舊鋰
電池回收產業發展。
據了解,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5億元,項目占地面積20畝,將依托水泥熟料生產線,利用“CKB”技術,將廢舊鋰電池預處理后產生黑粉、銅、鋁等產品,充分實現鋰電池有價金屬的資源化利用。
湖南株洲新能源材料資源化循環利用項目是海創循環繼安徽、河南、山東、河北、陜西等省份落地鋰電池回收項目后,在南方地區的首布點。公司將以此為契機,加速推進全國項目戰略布局。
電池聯盟注意到,今年以來,海創循環與多家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加快電池回收布局。
8月9日,海創循環與浙江新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再生能源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建立廢舊鋰電池拆解及濕法提取領域的深入合作,構建廢舊鋰電池回收“事業共同體、利益共同體”,打造企業間“雙循環”到國內“大循環”的發展新格局,補充完善國內鋰電池循環利用產業鏈重要一環。
7月25日,海創循環與江冶新能源就鋰電池回收及布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就新能源循環產業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聚焦廢舊鋰電池回收產業,共同構建新能源汽車廢舊電池回收產業共同體,相互賦能。
7月12日,海創循環與鄭州市磴槽集團有限公司簽署《登封市新能源材料資源化循環利用項目合作協議》,共同建設1.5萬噸/年CKB項目。項目位于登封市,將對中原經濟區廢舊鋰電池回收市場形成輻射帶動作用。
6月25日,海創循環與安徽西恩循環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以此次合作為契機,發揮彼此在新能源鋰電池材料回收及利用領域的優勢和特點,相互賦能,全面合作。
6月5日,海創循環與安徽巡鷹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一致同意建立面向未來的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將在電池銀行、廢舊鋰電池及電池廢料回收處置以及資源共享等層面開展合作,通過優勢互補,實現互利共贏。
關于海創循環
海螺創業于2022年12月8日注冊成立的海創循環是一家專門從事新能源材料回收、資源化循環利用和包裝容器循環利用產業投資和運營,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循環產業投資建設的綜合性服務商。公司積極延伸新能源電池資源化利用上下游產業鏈,在主要市場布局新能源電池回收服務網點,并規劃集中建設后端冶煉提取中心項目,構建具有海創特色的新能源電池回收、利用的完整產業鏈,打造國內循環經濟頭部企業。預計到2032年底,項目總規模超過100萬噸/年。
海螺創業聯合日本川崎重工,共同開發的CKB鋰電池回收利用項目,開創了世界首臺套焙燒工藝處置廢舊鋰電池的先河。
生產工藝上,公司水泥廠內前端拆解分選工藝針對廢磷酸鐵鋰電池,直接在廠區內建設廢磷酸鐵鋰電池的前端拆解分選+后端濕法提取的全套生產線,降低運輸成本,效益最大化。
托海螺系水泥窯資源優勢,目前公司在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全力推進“水泥廠內前端拆解分選+后端濕法提取”鋰電池回收利用項目發展,結合全國直轄市、省會、副省級人口密集和人口大市情況,以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長株潭地區等為發展重點,在全國范圍規劃布局鋰電池回收利用項目。
計劃到2032年底,全國20個省規劃50個廢鋰電池前端破碎分選預處理項目,總規模為100萬噸/年;在安徽、廣東、山東、四川4省份單獨規劃建設4個濕法提取中心項目,總規模為25萬噸/年(以黑粉計)。
其他省份按照距離和規劃規模大小共享廢鋰電池前端破碎分選預處理項目,如上海地區的廢舊動力電池由江蘇和浙江地區的破碎分選預處理中心輻射,北京地區及天津地區的廢舊動力電池由河北地區的破碎分選預處理中心輻射。
由中國電池工業協會主辦、電池聯盟承辦的“第十二屆退役動力電池高值化循環利用發展高峰論壇”將于2023年9月16-17日在廣東深圳召開,海創循環確認參加。
此次會議將邀請多位行業著名專家、知名企業高管、渠道商、廠商等專業人士,通過主題報告、圓桌會議、動力電池回收拆解技術報告發布、產業分享、企業參觀等形式助力退役動力電池回收企業的資源化、高效化、綠色化發展,同時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實現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全產業鏈互利共贏。期待您的參與。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