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廢舊動力
電池退役潮的來臨,各方加快了對于動力
電池回收的布局,除了政策和企業的助力,資本也看好該產業,對相關企業進行投資。今天,就來盤點一下2023年以來的電池回收企業融資事件。
國內企業
瑞隆科技
2023年1月4日,瑞隆科技完成A輪融資。本輪融資金額達數億元,投資方包括蔚來資本、瀚暉資本、宏升投資、美的集團。
瑞隆科技成立于2016年,專注于汽車動力電池和數碼電池的大規模工業化回收利用。2022年12月,瑞隆科技入選工信部正式發布的第四批符合《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
目前該公司已建成10萬噸電池拆解破碎產能,數萬噸電池級鈷產品、數萬噸電池級鎳產品和數千噸電池級鋰產品的濕法冶煉產能,滿產產值超數十億元。
江西賽酷
2023年3月14日,江西賽酷完成戰略投資,融資金額1.6億元,投資方為威星智能。
江西賽酷成立于2018年1月23日,江西賽酷是一家專業從事鋰電池回收再利用相關的新能源企業,通過浸出、除雜、凈化、濃縮和結晶烘干、粉碎等工藝流程生產含鋰溶液和碳酸鋰產品,產品主要銷售給國內鋰電材料制造商。其控股子公司江西華賽新材料有限公司,3萬噸/年廢鋰電池正極材料綜合回收項目已經建成投入使用。
杰成新能源
2023年3月15日,杰成新能源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深創投、和榮資本、博云創投、阿里巴巴、弘灣資本、紫峰資本等。本輪融資資金將用于電池回收渠道拓展,應用場景開發及技術研發和產能擴張。
杰成新能源成立于2012年,專注于新能源汽車退役動力蓄電池全產業鏈資源化綜合利用,是持有工信部“白名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深圳市專精特新企業,深圳市龍崗區工業企業50強。
公司以深圳集團總部為中心,完成了江門、江蘇、惠州產業基地鋰電回收全產業鏈布局,打通了退役鋰電池回收采購、倉儲轉運、梯次利用、再生拆解、化工冶煉等全產業鏈環節,并建立了覆蓋再生、梯次、濕法的全品類矩陣,業務規模及年綜合處理能力連年領跑行業。
企業合作方面,2022年9月15日,杰成新能源與金晟新能源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廢舊動力電池循環綠色再生原料、廢舊動力電池回收處理體系構建等領域開展合作,結成深度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2023年7月2日,杰成新能源與奇瑞控股集團旗下“奇瑞資源”達成戰略合作。根據協議,雙方將在退役動力電池回收體系建設、循環經濟綠色發展、技術聯合創新等重點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共同推動奇瑞新能源退役動力電池的合理處置,共謀綠色低碳發展,共探循環經濟發展新機遇。
昇科能源
2023年5月5日,昇科能源完成A+輪融資,投資方為朗泰資本,交易金額未披露。
昇科能源成立于2019年11月29日,公司致力于構建電池智能化基礎設施平臺,以電池智能化數字網絡為核心,聚焦兩大應用場景:智慧能源新基建和電池智能化檢測回收。在充電、儲能等新基建場景,提供智能安全運維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在電池梯次利用和回收環節,提供智能化電池檢測、估值和交易服務解決方案。
5月19日,昇科能源與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在簽約儀式上發布了首張“光儲充檢”項目保單(即光伏、儲能、速熱超充、電池檢測等保障方案)。
常岳新能源
2023年5月7日,常岳新能源在官方公眾號發布消息稱,4月28日,常岳新能源獲得興杭創投天使輪投資。本輪融資資金將用于加強車數萬維新能源數據服務平臺產品開發和電通萬維電池回收渠道體系建設,進一步強化線上線下業務協同能力,加快構建核心競爭力。
常岳新能源成立于2020年11月,公司定位維新能源電池流通解決方案專家,為電池回收貿易企業、二手車商、新能源維修企業和資產持有、運營等企業提供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和健康評估產品;線下著力打造電通萬維電池回收渠道體系,為電池回收貿易企業提供遍布全國的回收網點,以及屬地化的監測估價、驗收交付、物流轉運的交易服務,降低回收成本和風險,提高電池回收效率。
2023年7月10日,常岳新能源與集群車寶“共建新能源動力電池數字化回收平臺”新聞發布會暨動力電池循環利用圓桌論壇在廣州召開,會議圍繞新能源動力電池產業上下游之間的協同與合作、數字化賦能動力回收等議題,進行探討和交流。
天能新材料
2023年8月24日,天能新材料完成10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普華資本、中金資本、中建材新材料基金、富浙資本。融資將用于助推天能新材料生產基地的建設,助力其強化規模運作優勢,優化區域循環基地和廢舊電池回收渠道布局。
天能新材料成立于2018年10月,是國內新能源動力電池行業龍頭企業天能動力旗下的鋰電回收板塊主體,主要從事廢舊鋰離子電池的回收處置、再生利用及梯級利用。2021年12月獲得工信部廢舊動力鋰電池回收梯次、再生利用雙白名單認證。公司已牽頭或制定逾20項國家/行業/團體標準,覆蓋電池回收-拆卸-運輸-處置-梯次利用-材料規格全鏈路,深度參與關鍵標準制定,引領鋰電回收行業未來整套體系建設。
目前,天能新材料已具備年處理2.3萬噸廢舊動力鋰離子電池梯級利用及綠色回收再利用能力,在建10.3萬噸產能將于2024年逐步滿產,廢舊鋰電池回收處理及再利用能力也將達到國內領先。
中商鋰(深圳)
2023年7月,中商鋰(深圳)宣布逾千萬元的Pre-A輪融資簽約儀式正式啟動。融資所得資金將用于產品研發、技術創新、國際市場推廣以及旗下超兔換電品牌項目運營等方面。
中商鋰(深圳)成立于2022年8月,是一家專注于新能源汽車退役動力電池綜合回收利用的科技公司,公司創建了科學完善的鋰電池循環利用體系,業務涉及鋰電貿易、梯次利用、再生利用等領域。
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綜合回收利用產業鏈,中商鋰(深圳)能夠提供全套工業解決方案、并以國際標準交付,服務客戶包括電池回收企業,
電動車和電池企業以及電池資產運營企業,為不同需求的客戶提供從技術咨詢、工程設計到配套智能硬件裝備、運營的完整的端到端的解決方案。
國外企業
Cylib
2023年2月,德國電池回收初創企業Cylib宣布完成1160萬歐元(約合9153.91萬元人民幣)的種子輪融資,投資方包括World Fund、Vsquared Ventures、Speedinvest等。
Cylib計劃利用新資金建造電池回收工廠。該公司表示將在接下來的6到12個月里為其試點合作伙伴提供第一批電池。通過首個試點項目,該公司將驗證其技術的擴展性,同時測試其建立供應鏈和客戶群能力。
據介紹,該公司回收電動汽車所使用的鋰電池,希望打造最高效、最可持續的回收流程。該公司的技術可以將報廢電池的主要資源回收利用以制造新的原材料,目前回收效率高達90%。Cylib的最終目標是實現閉合循環,讓電氣化的交通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運行。
Green Li-ion
2023年3月,新加坡鋰電池回收技術初創企業Green Li-ion宣布獲得2050萬美元(約合1.50億元人民幣)的Pre-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TRIREC、SOSV、Equinor Ventures等。公司計劃利用新資金擴大其回收技術的生產規模。
此前,該公司聲稱可以“100%回收廢舊鋰電池”,以生產前體陰極活性材料,這種材料可以用于生產新的鋰離子電池。
Redwood
2023年7月,據外媒報道,美國電池回收企業Redwood Materials(以下簡稱“Redwood”)正在進行融資談判,該公司希望籌集7億美元的資金,以在內華達州建立首座大型工廠。這筆交易之后,Redwood的估值將達到50億美元(約合364.67億元人民幣)。
資料顯示,Redwood成立于2017年,旨在通過回收電池中的關鍵材料,重塑電動汽車供應鏈,并降低電動汽車行業對采礦業的依賴,其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JB Straubel為特斯拉聯合創始人。
Redwood的業務模式可以分為三種類型:電池回收、生產電池陽極銅箔和陰極材料,據Redwood官方信息,其能夠有效回收高達約95%比例的金屬。
值得注意的是,在回收領域,Redwood已綁定多家電池企業和整車廠,如美國大眾汽車集團、豐田、福特汽車、沃爾沃汽車、遠景動力、松下等。
NEU Battery Materials(NEU)
近日,總部位于新加坡的鋰電池回收初創公司NEU表示,已經在由新加坡政府支持的深科技投資機構SGInnovate領投的種子輪融資中籌集到了370萬美元(約合2698.56萬元人民幣)的超額認購資金。
NEU在一份聲明中表示,ComfortDelGro Ventures、Shift4Good、Paragon Ventures I以及部分天使投資者也參與了本輪融資。聲明稱,本輪融資將加速NEU自動化回收流水線的部署,從而降低其運營人力需求。此外,NEU也表示,公司還將專注于進一步發展在全球新能源市場的合作伙伴關系(如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和電池制造商)。
NEU成立于2021年,主要通過電化學氧化還原靶向技術來回收電池材料。據介紹,該技術僅需要電力,且其過程中也會通過再生化學品來避免有毒廢棄物和刺激性酸制品的生成。NEU表示,其技術方案會比常見回收方法的污染更少,值得注意等,其方案為世界上首個能夠處理磷酸鐵鋰電池的氧化還原靶向回收方案。
目前,NEU正于新加坡建設的一座150平方米的試點回收工廠,其每年有望處理約150噸的鋰電池。
總結
動力電池回收產業空間巨大,僅國內,預計到2030年,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規模可達1406億元,比2022年實際市場規模增長近9倍。
不過,在企業瘋狂擴產,以及資本的加持之下,行業產能過剩、企業之間競爭的危機也逐步顯現。要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還要各方共同努力!
由中國電池工業協會主辦、電池聯盟承辦的“第十二屆退役動力電池高值化循環利用發展高峰論壇”將于2023年9月16-17日在廣東深圳召開。
此次會議將邀請多位行業著名專家、知名企業高管、渠道商、廠商等專業人士,通過主題報告、圓桌會議、動力電池回收拆解技術報告發布、產業分享、企業參觀等形式助力退役動力電池回收企業的資源化、高效化、綠色化發展,同時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實現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全產業鏈互利共贏。期待您的參與。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