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工信部答復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4815號(工交郵電類523號)提案稱,將組織有關標準研究機構適時開展鈉離子電池標準制定,并在標準立項、標準報批等環節予以支持。同時,根據國家政策和產業動態,結合相關標準研究有關鈉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政策,引導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有關部門將支持鈉離子電池加速創新成果轉化,支持先進產品量產能力建設。同時,根據產業發展進程適時完善有關產品目錄,促進性能優異、符合條件的鈉離子電池在新能源電站、交通工具、通信基站等領域加快應用;通過產學研協同創新,推動鈉離子電池全面商業化。
據悉,工信部將在“十四五”相關規劃等政策文件中加強布局,從促進前沿技術攻關、完善配套政策、開拓市場應用等多方面著手,做好頂層設計,健全產業政策,統籌引導鈉離子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部將在“十四五”期間實施“儲能與智能電網技術”重點專項,并將鈉離子電池技術列為子任務,以進一步推動鈉離子電池的規模化、低成本化,提升綜合性能。
而今年7月23日,發改委、能源局在發布的新型儲能發展指導意見中也提出,加快鈉離子電池等技術開展規;囼炇痉。
鈉離子電池有何優勢
鈉離子電池(Sodium-ion battery),是一種二次電池(充電電池),主要依靠鈉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與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相似。
據了解,鈉離子電池的正極一般由鈉離子層狀氧化物等構成,負極則為硬碳,替代鋰電使用的石墨,電解液為鈉離子化合物。
在今年1月17日舉辦的“第七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表示:“全世界的電能都用鋰離子電池儲存,根本不夠,鈉離子電池是新電池的首選。”
這是因為,鈉離子電池在資源豐富度、成本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第一,鈉元素儲備比鋰資源更豐富。作為地殼中儲量第六豐富的元素,鈉地理分布均勻,成本低廉。而鋰資源在地殼中儲量不到鈉的千分之一。第二,鈉離子化合物可獲取性強,價格穩定且低廉。第三,鈉離子電池的電化學性能相對穩定,安全性能較好。
寧德時代等企業布局鈉離子電池
資料顯示,早在2018年6月,首輛鈉離子電池低速
電動車就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內示范演示。
一份報告指出,自2010年鈉離子電池再次被科研和產業界關注以來,鈉離子電池已逐步開始從實驗室走向實用化應用階段。國內外已有超過二十家企業正在進行鈉離子電池產業化的相關布局,并取得了重要進展。
今年以來,國內多家電池產業鏈企業公布了在鈉離子電池產業方面的成果。
6月28日,由華陽集團聯合中科海鈉公司共同打造的全球首套1MWh鈉離子電池儲能系統在山西投入運行。
7月29日,寧德時代發布了第一代鈉離子電池。該電池電芯單體能量密度達160Wh/kg;在常溫下充電15分鐘,電量就可達到80%,具備快充能力;在零下20°C低溫的環境下,仍有90%以上的放電保持率在系統集成效率方面,也可達到80%以上。在系統創新方面,寧德時代開發了AB電池系統解決方案。
寧德時代介紹到,其下一代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將突破200Wh/kg,公司已經開始進行鈉離子電池的產業化布局,計劃于2023年形成基本產業鏈。
8月10日,璞泰來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積極進行鈉離子電池產業的相關研發和布局工作,鈉離子電池整體電化學結構與鋰離子電池相近,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目前以硬炭為主,對隔膜涂覆的要求可能更高,公司在上述兩個領域均有一定的基礎。
8月14日,欣旺達在投資者關系平臺上答復投資者:公司是較早開始鈉離子電池研究的企業,并擁有鈉離子電池補鈉的方法、鈉離子電池及其制備方法等多項專利,且在鈉離子電池領域公司積極探索產學研合作,并與南開大學合作設立院士工作站,共同研究新型鋰硫、鈉離子、固態電池等關鍵材料及技術。
8月23日,山東章鼓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稱,“鈉離子電池僅作為部分鋰離子電池低溫補充使用,并且,鈉離子電池同鋰離子電池共線生產,因此,鈉離子電池僅在客戶定制條件下進行生產。鋰/鈉離子電池生產線已經可以進行電池量產。”
8月25日,鵬輝能源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透露,公司近期在鈉離子電池方面的工作:一方面送樣品給下游客戶試用,一方面在積極與上游原材料供應商洽談合作事宜(目前鈉離子產業鏈還未成熟,材料供應商比較少),另一方面在持續研發優化鈉離子電池性能指標,這幾方面的工作是同時在進行的。
有望對鋰離子電池等形成補充
據了解,全球鈉離子電池的產業化進程目前尚處于導入期,從產品參數上看,我國處于領先地位。
廣發證券殷中樞團隊預計,2025年國內鈉離子電池潛在應用場景需求量為123GWh,以磷酸鐵鋰電池價格計量,對應537億元左右的市場空間。
多家機構表示,鈉離子電池有望在能量密度較低要求的儲能、工程機械、通信基站、兩輪車等場景實現商業化,對鋰離子電池、鉛酸電池等成熟的儲能技術形成一定的補充。
還有機構預測,發展鈉離子電池技術路線有助于維持動力電池終端價格穩定,且隨著鈉離子電池的應用,成本存在進一步下降的空間,下游的整車廠有望因此受益。
總之,雖然目前鈉離子電池在產業化進程中尚存在能量密度較低、循環壽命較短、配套供應鏈與產業鏈不完善等問題。不過隨著未來產業鏈的完善和技術的成熟,高性價比的鈉離子電池或在固定式儲能領域有良好發展前景。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