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淮海弗迪鈉
電池科技(徐州)有限公司“年產15GWh鈉離子
電池項目”備案,并獲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批復。
這標志著比亞迪在鈉離子電池領域又有了新進展!
比亞迪的鈉離子電池布局
2020年,為了進一步做強產業鏈,比亞迪正式分拆其電池板塊,成立了弗迪電池。
2022年11月8日,比亞迪與江蘇省徐州市政府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旗下動力電池子公司弗迪電池與徐工集團簽署合作協議。通過合作,比亞迪計劃在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新的動力電池工廠。
2023年6月,弗迪電池與淮海控股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合資公司方式在徐州經開區共同建設鈉電池生產基地,共同打造全球最大的微型車鈉電系統配套商。
2023年11月18日下午,淮海控股集團與弗迪電池簽約百億鈉離子電池項目。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00億元、年產能30GWh。當日還舉行了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淮海控股集團、弗迪電池有限公司“鈉離子電池生產基地項目投資協議簽約儀式”,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浙江鈉創新能源有限公司“浙江鈉創鈉離子正極材料項目簽約儀式”。
今年1月4日上午,2024年徐州市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啟動會暨比亞迪(徐州)鈉離子電池項目開工活動在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該項目建成投產后,將為項目所在的徐州經開區打造千億級綠色低碳產業集群,為徐州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示范城市注入新的強勁動能。
企查查顯示,今年4月30日,淮海弗迪鈉電池科技(徐州)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劉金明,注冊資本為5億元,經營范圍包含:電池制造;電池銷售;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比亞迪全資子公司弗迪電池有限公司、淮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持股,持股比例分別為51%、49%。
比亞迪在鈉離子電池領域的現狀
那么,比亞迪目前在鈉離子電池領域有哪些進展呢?
去年7月14日,在第二屆鈉離子電池產業鏈與標準發展論壇上,比亞迪儲能及新型電池事業部總經理尹小強就表示,比亞迪已具備150Ah刀片鈉電芯的生產能力,20MWh“鈉電魔方柜系統”在南寧青秀工業園已投入試運行。
尹小強指出,目前,在鈉離子電池方面,比亞迪采用的是層狀氧化物和聚陰離子體系雙線并行策略。聚陰離子體系鈉離子電池具有循環壽命長、成本低、安全性高等優勢,適用于大型儲能領域。層狀氧化物體系鈉離子電池則具有能量密度較高、成本較低、快充、低溫性能強等優勢,適用于對續航里程要求較低的A00級或A0級乘用車、兩輪車等領域。
在鈉電正極材料開發規劃方面,比亞迪目前層狀氧化物材料的能量密度達到140Wh/kg,循環次數達到3600次;到2023年底聚陰離子材料的能量密度達到110Wh/kg,循環次數達到6000次;2024年預計層狀氧化物能量密度達到160Wh/kg,循環次數達到4500次,聚陰離子的能量密度達到130Wh/kg,循環次數達到8000次;2025年預計層狀氧化物能量密度達到180Wh/kg,循環次數達到6000次,聚陰離子的能量密度達到150Wh/kg,循環次數達到10000次。
尹小強認為,2024年對于鈉離子電池會迎來一個非常好的拐點,鈉電成本會低于鋰電成本,尤其在儲能應用上,2025年希望有更大幅度的成本下降。
此外,今年3月,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比亞迪取得一項名為“鈉離子電池單體、車輛“的專利,授權公告號CN220627883U,申請日期為2023年8月。
專利摘要顯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鈉離子電池單體和車輛。鈉離子電池單體包括:外殼、頂蓋板和正極組件;頂蓋板設置在外殼的開口處,頂蓋板與外殼密封且電連接;正極組件用于電連接,正極組件設置在頂蓋板上;正極組件與頂蓋板構造為鋁制的單個整體構件。本實用新型在通過將正極組件集成到頂蓋板上,以減少結構件從而降低制造成本。
2030年鈉電池需求或達378GWh
近年來,憑借資源豐富、成本低、安全等優勢,鈉離子電池受到市場追捧,并吸引了寧德時代、比亞迪、孚能科技、蜂巢能源等多家電池龍頭企業涉足該領域。
鈉離子電池市場巨大。根據浙商證券研究所對鈉離子電池總體市場規模預測,預計2025年鈉離子電池需求總量可以達到88GWh,2030年鈉離子電池需求可以達到378GWh。
還有機構預計,2025年國內鈉離子電池需求有望達到32.9GWh,對應市場空間約203.7億元;預計2027年國內需求有望達到137.3GWh,對應市場空間約824億元。
與此同時,鈉離子電池的應用場景也將日趨豐富。信達證券研報指出,2023年至2025年鈉離子電池有望迎來快速增長,預計鈉離子電池2025年在電化學儲能領域、電動兩輪車領域以及A00級
電動車領域滲透率將分別達到15%、5%和10%,對應2025年鈉離子電池需求量將達到57.77GWh。
對于鈉離子電池產業未來幾年的趨勢,有機構預測,2024年將有超5家鈉電池企業完成5GWh鈉電池產能;到2025年,鈉離子電池價格有望至0.45元/Wh左右,2027年有望在0.3—0.35元/Wh左右,與磷酸鐵鋰電池基本持平。總體來看,國內鈉離子電池產業2027年后將進入爆發時期。
還有業內人士表示,對中國而言,2035年前后,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在車端應用比例會增長,預計將達到10%或更高。而鈉離子電池在儲能電池領域會占有一定的市場地位。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