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晚,國軒高科發布公告稱,公司于7月12日通過網絡云簽約方式與大眾汽車集團簽署《關于
電池戰略合作關系的諒解備忘錄》,雙方旨在共同致力于建立一個完全清潔能源生態系統,用于生產動力
電池電芯和模組。通過技術交流合作和提供零碳排放解決方案,雙方共同打造從電池材料、電池產品到電池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產業鏈。
這標志著雙方合作的進一步深化。2020年5月28日,大眾汽車集團和國軒高科在北京舉行合作簽約儀式,大眾汽車投資約11億歐元,獲得國軒高科26.47%的股份并成為其大股東。今年4月6日晚,國軒高科在公告中透露,其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已獲得中國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的批準。
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推動大眾汽車集團薩爾茨吉特工廠的電芯工業化生產,國軒高科將提供相應技術支持;同時國軒高科全資子公司合肥國軒也與大眾汽車(中國)達成協議,為其常規量產車型開發第一代標準電芯。
共同推進電芯工業化生產
據悉,在大眾汽車集團薩爾茨吉特工廠,國軒高科作為技術合作伙伴,雙方將在電池工廠的生產布局、設備部署及生產工藝流程上強強聯手,加速實現電芯工業化生產。
此外,大眾在薩爾茨吉特逐步轉型傳統發動機工廠的同時,將攜手戰略伙伴國軒高科,建立一個全新的電池生產中心。大眾在薩爾茨吉特建立的集團范圍的電池技術中心、電芯測試實驗室、電芯試點生產線以及電池回收試驗工廠,這些為計劃2025年量產的電芯工廠奠定堅實基礎。
電池聯盟了解到,在3月15日召開的首屆Power Day(電池日)活動上,大眾向外界透露了公司未來十年在電池與充電技術方面的規劃。其中提到,到2030年,大眾在歐洲的電池需求量為240GWh/年。為確保電池供應,大眾集團希望攜手合作伙伴在歐洲建立6座電池工廠。
合肥國軒為大眾開發第一代標準電芯
在中國市場,國軒高科全資子公司合肥國軒也與大眾汽車(中國)達成協議,為后者開發第一代標準電芯,用于大眾汽車常規量產車型,并成為首個獲得該研發合同的定點開發商。
資料顯示,大眾汽車集團標準電芯為方形電池,可適用于各種化學成分,并能夠兼容未來產品和生產方面的創新。按照規劃, 大眾汽車集團具備智能化技術的“標準電芯”,計劃在2023年全面鋪開,到2030年,覆蓋其旗下80%的
電動車型。該電芯可使量產車型的電池成本降低30%,入門級車型的電池成本降低50%。
值得一提的是,國軒高科正處在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的供應商認證流程中,通過認證后,未來將向本土MEB模塊化電驅動平臺產品供應電池。
各自的“野心”
其實,對于此次合作,同為巨頭的兩家公司還是有著很多“野心”的。
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Herbert Diess表示,國軒高科是一家成熟的電池制造商,大眾很高興能夠深化與該公司的合作,共同推動電池技術進步。我們共同的戰略目標是成為世界三大電池制造商之一,此次攜手,是集團邁出的第一步。
其實,大眾在電池的多個領域都有著遠大的目標。6月1日,大眾汽車集團零部件公司首席技術官Thomas Schmall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 除了希望從電池研發到回收利用,形成一個完整的價值鏈,以及在2025年向市場供應固態電池之外,大眾還考慮將電池業務分拆上市。
國軒高科董事長兼CEO李縝則表示,國軒高科將用領先的電池技術,豐富的電池制造經驗,全力支持大眾汽車集團的電動化戰略,共同推動實現2050年碳中和的戰略目標。
而為了保證國軒高科2025年動力電池產能達到100GWh的原材料供應,今年6月23日,肥東國軒電池材料基地項目舉行開工儀式。該項目總投資預計120億元,建設內容主要涵蓋鋰離子動力電池的前端原材料和后端的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