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使鋰價坐上“過山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企業以及車企對于鋰資源的博弈未曾停止。
2023年即將過半,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經歷了大起大落。1-4月,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跌跌不休,4月26日價格跌至17.65萬元/噸,較2022年高點56.75萬元/噸跌幅高達68.9%,五一假期后,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回暖,以1萬元-2萬元/噸/日的幅度快速拉漲。如今,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漲至29.75萬元/噸,鋰價逐步接近30萬元大關。
鋰價的大起大落似乎沒有影響新能源汽車上游企業對于鋰資源的布局。5月29日,鋰礦巨頭江西贛鋒鋰業發布公告,擬以0.81澳元價格認購澳大利亞Leo Lithium 所增發不超過總股本9.9%股權,合計交易金額1.0611億澳元。
據汽勢Auto-First了解,澳大利亞Leo Lithium旗下最主要的資源為位于馬里的鋰輝石 Goulamina 項目,而鋰輝石便是工業級/電池級碳酸鋰、工業級/電池級氯化鋰、工業級/電池級氫氧化鋰等基礎鋰鹽產品的原材料。
贛鋒鋰業表示,本次交易旨在強化與Leo Lithium公司在非洲馬里鋰輝石礦項目Goulamina的合作,進一步保障公司鋰資源的需求。
其實,鋰價的大起大落以及電池級鋰資源對成本的影響,使得不少車企拋棄上游產業鏈企業,涉足布局動力電池上游產業。
5月份,福特汽車披露了三份鋰材料購買協議,以確保未來電氣化轉型進程中電池材料的穩定供應。據協議顯示,雅保(Albemarle)和Nemaska Lithium將分別在未來5年和11年內向福特供應動力電池生產原材料氫氧化鋰。其中,雅保將為未來約300萬輛福特電動汽車提供超過10萬噸氫氧化鋰。
與此同時,福特還與私營企業EnergySource Minerals達成了供應協議,將向福特提供氫氧化鋰和碳酸鋰。
值得注意的是,福特汽車與上游產業鏈企業達成原材料供應協議,不僅僅是為了保證供應穩定以及降低成本,更多是理順與寧德時代合作工廠的生產。今年2月份,福特汽車與寧德時代達成合作,在美國密歇根州投建電動汽車電池工廠,由福特全資所有,預計于2026年投入生產,年產能約為35吉瓦時,每年可為約40萬輛福特電動車提供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包。
特斯拉也在布局動力電池上游產業。5月初,特斯拉位于美國得克薩斯州鋰精煉廠破土動工,該鋰精煉廠預計2024年建成,到2025年,生產的電池級鋰可滿足100萬輛電動汽車使用。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表示,未來幾年,電動汽車發展的根本瓶頸是電池級鋰的可用性。
除了布局鋰礦精煉,馬斯克將目光放在了鋰礦資源上。2020年特斯拉電池日上,馬斯克表示計劃收購美國內華達州一座占地約40萬平方公里的鋰礦。今年2月份,特斯拉考慮收購西格瑪鋰業公司。
隨著汽車產業駛入電動化轉型深水區,全球汽車企業為了確保未來純電動汽車銷售目標的達成,不僅加強在純電動汽車技術方面的加大投入,還開啟全球“尋鋰”,在上游鋰資源領域的布局不輸上游鋰鹽企業以及動力電池企業。
據汽勢Auto-First不完全統計,寶馬、奔馳、大眾、現代、福特、Stellantis、通用、比亞迪、蔚來等汽車企業均在上游鋰資源領域有所布局。
對于汽車企業來說,在電動化轉型進程中,成本和穩定的供應鏈是重中之重,而布局上游鋰礦資源,不僅能夠實現穩定的動力電池原材料供應,還能夠降低其電池制造成本。同時,穩定且價格可控的鋰資源,將為車企未來自研動力電池投入使用做好準備。
而對于贛鋒鋰業等鋰礦巨頭來說,不斷在全球“搶礦”不只是鋰行業“資源為王”的特性,更多是碳酸鋰等動力電池原材料缺口帶來的新機遇。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銷逐年增長以及汽車企業純電動汽車銷量目標,鋰資源之爭將在鋰礦巨頭、動力電池企業以及汽車企業間輪番上演。
(責任編輯:子蕊)
有人日賺過億,有人日虧500萬,電池企業業績“得海外者得天下”?2024-03-14 08:46
|
鋰、鈉、固三分天下,電池行業格局將定2023-06-11 10:55
|
中國動力電池:從本土走向世界2023-02-02 08:23
|
有“鋰”走遍天下!鋰電池成出口“爆款產品”2022-10-08 14:09
|
天下缺鋰久矣,鹽湖能挺身而出嗎2022-04-08 08:29
|
“有鋰走遍天下”,上市公司紛紛進軍鋰電池2022-03-15 12:00
|
鎂鋅鈉電池受追捧 無“鋰”也能行天下2021-12-07 10:40
|
瘋狂的動力電池2021-11-19 10:02
|
得上游者,得動力電池天下?2021-09-29 10:14
|
全球將現50%的鋰需求缺口,有“鋰”得天下?2021-08-23 0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