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液態金屬
電池儲能廠商武漢吉兆儲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吉兆儲能”)完成了天使輪融資,由五源資本獨家投資,資金計劃用于產品研發、團隊擴充和中試產線的建設。
吉兆儲能成立于2023年5月,是一家液態金屬電池儲能系統供應商。依托華中科技大學強電磁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吉兆儲能目前已構建了完備的液態金屬電池裝配與測試平臺,正在建設國內首條液態金屬電池中試產線。
液態金屬電池是一種電極和電解質全液態運行的新型電池,以液態金屬和無機熔鹽分別作為電極和電解質,具有儲能成本低、循環壽命長、安全性高和回收簡單的優勢,能適配發電、輸配電、用電端的中長時儲能應用場景,提供安全、經濟、穩定的適配方案。
據吉兆儲能方面測算,液態金屬電池儲能材料成本低、生產流程短,LCOE(平準化度電成本)可以做到低于0.1元。相比當前主流的磷酸鐵鋰電池儲能和全釩液流電池儲能均有著顯著優勢。
2006年,MIT(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Donald Sadoway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提出了“液態金屬電池”概念,發明了液態金屬電池技術,并創立了Ambri公司,是最早布局液態金屬電池的公司。
Ambri公司自2010年成立以來,先后獲比爾·蓋茨、印度信實工業(Reliance Industries Limited)、日本能源基金、道達爾等在內的多輪融資,目前市場估值已經超過25億美元,已簽署數GWh訂單,其儲能系統已在微軟數據中心商業運行,目前已可以做到較低的成本。
國內方面,政策支持下的新型儲能技術路徑“百花齊放”。2022年國家《“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指出“研發液態金屬電池等新一代儲能技術”。今年9月北京市政府印發通知,突破液態金屬電池儲能等一批先進技術,實現新型儲能在發電側、電網側和需求側全場景推廣和應用。
吉兆儲能CEO滕鑫告訴36氪,目前國內的高校、大型電力國央企也已經在開展液態金屬領域的研發和應用試點項目。國外美國、德國、法國、西班牙、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均已投入大量資金推動該技術應用發展,液態金屬儲能這一技術已經處于商業化的前夕。
吉兆儲能與華中科技大學共建聯合研究中心,在武漢市新能源研究院建成了液態金屬電池研發平臺。據滕鑫介紹,公司研發的液態金屬電池產品各項指標已達國際領先水平。且“國內技術自成一套體系,材料體系和電池構型都選擇了與Ambri不同的路線。”
目前吉兆儲能團隊已完成了從50Ah到600Ah級液態金屬電池的設計與開發,布局了200Ah級,500Ah級和1000Ah級不同規格的電芯產品,正在開發新一代大容量電芯。公司也已經儲備了南方電網等央企的多個液態金屬電池儲能示范項目,等待明后年產能完備后進行交付。
團隊方面,據介紹,吉兆儲能的首席科學家蔣凱教授曾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是液態金屬電池技術的核心發明人之一。他于2011年底歸國到華中科技大學任職,在國內率先開展液態金屬電池技術研究,在液態金屬電池技術領域有著深厚積累。
CEO滕鑫博士師從電化學儲能泰斗楊裕生院士、吳鋒院士,曾擔任比克電池集團副總裁,有著近20年豐富的電池實體企業工作經驗。
“目前液態金屬電池的規;瘧闷款i主要在于上下游資源的一個銜接,包括一些產業鏈的建立,這需要一個過程。” 滕鑫告訴36氪,隨著電池材料體系不斷迭代優化,上下游產業鏈的協同和應用場景的拓展,相信液態金屬電池的大規模產業化就在不遠處。
當前,國內儲能市場已成為厚植多種技術路線發展的沃土,單一儲能技術難以滿足市場所有要求,新型儲能的技術路徑正“百花齊放”。
“吉兆儲能立志成為液態金屬電池領域技術產業化的引領者,中長時儲能的領航者。”滕鑫表示,吉兆儲能的使命是讓綠色電力無處不在,下一步吉兆將繼續深耕研發創新和供應鏈協同,加快推動液態金屬電池技術的規模化應用,為我國儲能事業發展和技術進步貢獻力量。
五源資本投資人徐小雨表示:“液態金屬電池是一種全新的電化學儲能技術,具有循環壽命長,結構簡單、制造方便、安全性高、成本較低等優勢,其在中長時儲能方面將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吉兆作為國內首家開展液態金屬電池產業化的企業,擁有出色的研發與工程化經驗,我們持續看好團隊的執行能力和戰略視野,希望吉兆早日完成規;a,成為新型儲能系統的行業領軍者。“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