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池給蔚來的壓力。
2021年11月10日,在蔚來2021年Q3財報電話會上,蔚來CEO李斌表示,蔚來長期車輛毛利率目標是25%。
為了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在經營中加強降本增效,成為蔚來的實質性選擇。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加強電池技術研發,以求進一步掌控電池。
關于電池研發,這里面有個很大的誤解,甚至一些編輯都分不清,電池研發分為電芯研發和電池包研發,前者難度更大,后者難度稍低。而電芯研發之后,還涉及復雜的電芯制造。
目前,能夠電芯制造的主機廠屈指可數,絕大多數都是從電池廠采購電池包,或者電芯,然后自己研發電池包。雖然主機廠可以自組電池包,但各家技術也參差不齊,所以自燃等表現不一。
目前,蔚來屬于從電池廠(寧德時代)直接采購電池包。
質量方面,除了ES8早期從三星電池切換至寧德時代電池時有過自燃(到底是蔚來電池包設計問題,還是寧德時代電芯問題,原因未知),后面蔚來基本沒有自燃曝出,這說明直接從寧德時代采購電池包的質量是非常有保證的。
《電動勢》研判,2024年前(這個時間點來自下文),外界傳出的所謂蔚來自研電池,就是自研電池包。
2
回到毛利率。
Q1財報顯示,蔚來汽車部分的銷售額為92.440億元,較2021年Q1增長24.8%,較2021年Q4增長0.3%;車輛毛利率為18.1%,而2021年Q1為 21.2%、2021年Q4為20.9%。
財報解釋稱,蔚來車輛毛利率較2021年第一季度有所下降,主要由于產品組合比例變動導致平均售價下降;車輛毛利率較2021年第四季度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單車電池成本增加。
針對2022年Q1毛利率承壓問題,李斌在電話會上表示,整個電動車行業面臨電池、芯片等材料價格上漲,蔚來也不能幸免。
李斌透露,蔚來二季度電池成本顯著上漲,并在四月份達到高點,這給二季度毛利率帶來挑戰。
盡管蔚來一季度毛利率跟25%的長期毛利率目標漸行漸遠,但行業突變的事實亦不容忽視。
今年以來,碳酸鋰、氫氧化鋰等電池原材料價格瘋漲,其中碳酸鋰最高價格飆至50萬/噸以上,隨后,價格鏈傳導至各電池廠,以及各主機廠終端。
按照行業的判斷,電池原材料價格已達頂峰,下降將成為接下來的趨勢。這也意味著,由電池原材料漲價所導致的蔚來毛利率下降,也是階段性的波動。
李斌表示,隨著新產品交付、單車收入提升及產量爬坡,預計毛利率從第三季度開始反彈,電池材料會與原材料價格聯動,基本是上個月的原材料價格決定這個月的電池包成本,加價的訂單基本要等到三季度才能交付。
3
雖說如此,這次電池行業突變,仍然加大了蔚來自研電池的決心。
李斌表示,蔚來的電池研發投入過去一段時間顯著增加。
我翻了下財報,并未看到電池研發相關的財報數據,倒是有一些整體研發數據供大家參考。
財報顯示,蔚來Q1的研發費用為17.617億元(2.779億美元),較2021年Q1同比增長156.6%、較2021年Q4環比下降3.7%。
以2021年Q4研發費用為基準,如果電池研發費用增加了,那么也意味著其它技術的研發費用相對應被砍了。
李斌還透露,目前蔚來擁有超過400人組成的電池相關團隊,深入參與電池材料、電芯與整包設計、電池管理系統、制造工藝等研發工作,全面建立與增強電池體系化研發和工業化能力,相信這些投入將提升產品的長期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這段話在業內獲得了不少引用,這里面存在不少臆測成分,比如蔚來會不會拋棄寧德時代,然后自己做電池等……
我覺得可能有些多慮了,有一定實力的車企都會自研電池包或電芯,比如寶馬,曾多次強調已掌握了電芯研發技術,還有特斯拉,但掌握了,跟生產,這是兩碼事。
關于電芯多供,至少就目前來說,也是行業常態,并不存在拋棄與否的問題。
就寶馬、奔馳這些傳統主機廠的動作來看,在電芯上,他們主要還是倚靠電池供應商,自己更多是參與電池包設計與制造。
而就實力更強悍的特斯拉,選擇性更多,但他們在電芯制造上,仍然交給電池廠。
所以對于李斌發的這個信息,我覺得很正常,蔚來之前沒做,如今只是補上這一環。
至于蔚來以后會不會自研電芯,乃至生產電芯,我覺得可能性也不大,即便有,也只是少部分試制,大批量投產電芯有極大不確定性。
以后,智能電動車的核心肯定在智能上,包括軟件、芯片和操作系統等。退一步說,蘋果自研電芯了嗎?小米自研電芯了嗎?
至于電芯占比成本高的說法,芯片現在占比成本也不低,甚至超過電芯?
余承東最近說,“我們算一算賬,原本一顆10塊錢的芯片,一臺車用9顆,也就100來塊錢。現在炒到2500元,如果用9顆,那就是22500元了,成本直接就多了2.2萬。”
4
相較外界的臆測,李斌的表述也許更值得推敲。
李斌透露,蔚來將在2024年推出全新800V高壓平臺電池包。
李斌表示,該電池包將會在成本、性能、安全方面對電池有新的定義,從長期來說,將采用“自制+外采”的制造策略,可有效提升今后的盈利能力。
翻譯一下,所謂自制,就是蔚來自制電池包;外采,就是外購電池廠電池包,至于這個電池廠是寧德時代還是其它電池廠,目前不好說,目前一般都是幾家,主要看蔚來自己對品牌和產品訴求,以及對電池包的技術要求。
我覺得,蔚來的電池策略整體還是落后于行業了,不管是電池包自研,還是電芯多供,亦或直到2024年才推出800V高壓平臺。
從小鵬G9的目錄信息來看,它不僅采用小鵬自制電池包,還是國內首款800V高壓平臺量產車,800V的好處自不必說,可進一步加快車主最關心的充電速度,緩解充電焦慮。
800V高壓平臺,是小鵬和理想純電挑戰蔚來換電的關鍵。其它品牌800V超充體系一旦做起來,那么蔚來倚賴的換電優勢將進一步被削弱。
5
最后來一點探討。
為了達成25%的毛利率,蔚來必須對電池下手。但是自研電芯技術難度太大,更不必說制造電芯,所以,自研電池包,采取電芯多供,是一條更加現實的路徑。
以蔚來為核心,通過多家電芯供應這個杠桿,蔚來理論上獲得了降本的主動權。不過,這個決策并不是說沒有成本。
首先是用戶反饋。
比如已經被證明的寧德時代電池包,還有在開發但品質未知的蔚來電池包,你猜消費者怎么選?再比如,同樣一款車,寧德時代電芯和其它品牌電芯PK,你猜消費者怎么選?
這都是很現實的問題,尤其是對蔚來這樣一個高端用戶品牌。
其次是解綁后果。
過去跟寧德時代深度綁定,蔚來可以率先拿到寧德時代最好的電池,比如三元鐵鋰電池,乃至后面的半固體、固態電池,進而營造蔚來的高技術品牌形象。
可如果蔚來采取電芯多供,寧德時代的重要性被下放,屆時,寧德時代還愿意將最好的電池最先給到蔚來嗎?
也許就難說了,畢竟,寧德時代的客戶群還有特斯拉,甚至寶馬、奔馳、理想……
總之,每一個決策,都是一把雙刃劍,就看如何抉擇,并思考其存在的隱藏風險。
Solid Power故事講到100Ah固態電池試制線,后續如何且待車企分解2022-06-10 08:39
|
寧德時代回應電池提價:目前價格動態調整比較順利2022-06-09 11:51
|
寧波方正擬募資12億元布局鋰電池結構件2022-06-09 11:26
|
恩力動力高比能鋰金屬電池成功通過針刺實驗2022-06-09 10:08
|
LG新能源擴大FRL項目,推動下一代電池產業發展2022-06-09 09:04
|
鋰離子電池材料行業龍頭企業瑞泰新材啟動創業板IPO申購2022-06-08 11:41
|
布局鋰離子電池產能建設,億緯鋰能擬定增募資不超90億元2022-06-08 11:33
|
固態電池企業輝能科技獲國新科創數千萬美元投資,加速全球產能布局2022-06-08 10:51
|
天奇股份與海通恒信共同打造鋰電池回收再生利用閉環產業鏈2022-06-08 10:01
|
日本觸媒與阿科瑪合作,為歐洲電池供應鏈量產LiFSI電解質鹽2022-06-07 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