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江蘇瑞泰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瑞泰新材”)啟動創業板IPO申購。公司本次公開發行新股18333.33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25%,發行價格為19.18元/股。
瑞泰新材成立于2017年,是江蘇國泰控股子公司,主要從事鋰離子
電池材料以及硅烷偶聯劑等化工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鋰離子
電池電解液、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添加劑、超電產品、硅烷偶聯劑等,2021年度,該等產品收入占營收比例分別為91.62%、4.28%、0.74%、2.39%。
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業務是公司的核心收入來源。截至2020年末,國內前十大電解液廠商(剔除比亞迪自產)產能合計約40萬噸,全年出貨量約為20萬噸,其中,天賜材料、新宙邦、瑞泰新材以及杉杉股份等前四大電解液廠商合計產能約為28.3萬噸,全年出貨量約為16.5萬噸,合計市場份額占比約為61%。根據伊維經濟研究院的統計,公司的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出貨量在2020年排名第三,市場份額達到13%。
鋰離子電池電解液行業的主要客戶在下游行業內均處于領先地位,因此對供應商的認證門檻較高,良好的聲譽以及優良的產品是上游供應商競爭的主要基礎。據瑞泰新材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各期,LG化學、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均位列公司的前三大客戶,并且公司長期與LG化學、新能源科技、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村田新能源、能元科技、松下等客戶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
瑞泰新材除了在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方面持續深耕,在添加劑方面,瑞泰新材的研發生產水平也處于行業前列。瑞泰新材成功研發并量產雙三氟甲基磺酰亞胺鋰(LiTFSI)、二氟草酸硼酸鋰(LiDFOB)以及三氟甲磺酸鋰(LiCF3SO3)等幾款產品,對于主要電解液生產企業覆蓋率比較高,目前部分產品已應用于固態鋰離子電池等新型電池中。此外,在有機硅領域,公司的硅烷偶聯劑處于行業高端市場,產品整體穩定性以及工藝精度較高,并順利通過了杜邦、GE、道康寧等跨國公司的質量認證,目前已處于國際大型化工企業的供應商序列中。
對于業務發展規劃,公司表示,始終專注于積極推動科技創新與化工新材料產業的深度融合,持續加碼業務深度研發及項目儲備。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方面,瑞泰新材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將投入波蘭華榮新建Prusice 4萬噸/年鋰離子動力電池電解液項目、寧德華榮年產8萬噸新材料項目等。除上述項目外,公司還進一步規劃了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產能擴增計劃,包括國泰華榮(波蘭)有限責任公司年產26萬噸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項目、衢州瑞泰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產30萬噸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項目、寧德國泰華榮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40萬噸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項目。添加劑方面,年產2100噸鋰電池材料項目落戶衢州智造新城,同時籌備新建年產4000噸鋰電池/超級電容器電解質新材料及5737.9噸化學原料(副產品)項目。電解質方面,公司宣布瑞泰新材、新泰材料共同投資設立公司,實施年產3萬噸六氟磷酸鋰等產品項目,同步加快發展速度。
近年來,瑞泰新材受益于下游需求驅動,業績持續保持高速增長趨勢。2019-2021年,瑞泰新材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65686.05萬元、181505.42萬元及520309.92萬元,凈利潤分別為23039.35萬元、29807.50及67400.42萬元。基于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況和市場環境,瑞泰新材預計2022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350000-390000萬元,同比增長96.88%-119.38%;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4000-59000萬元,同比增長215.66%-244.89%,業績預期良好。對于瑞泰新材來說,在行業高景氣度趨勢下,此次登陸創業板毫無疑問將助力公司快速做大做強。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