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在現有鋰
電池技術路線體系下,
電池能量密度很難突破300Wh/kg,電動汽車續航也因此難以與燃油車抗衡,而電動汽車著火事故頻發也成為懸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基于安全和能量密度上的優勢,固態電池被認為是下一代電池的發展方向。國際上,包括大眾、寶馬、豐田、本田、日產、松下等車企以及電池企業均在大力布局固態電池。
在國內,清陶能源、寧德時代、比亞迪、贛鋒鋰業、萬向一二三、比亞迪、國軒高科、珈偉股份、輝能、北京衛藍、卡耐新能源、鵬輝、天齊鋰業、中航鋰電、中天科技等企業固態電池布局走在前列。
以下盤點國內15家企業固態電池布局進展:
清陶能源
清陶能源由清華大學南策文院士團隊創建,是國內較早開展全固態鋰電池技術研發的團隊之一,在固態鋰電池領域,公司申報的專利已近100項。
目前,清陶能源已開發出全固態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可達到430Wh/kg,量產階段可達到300Wh/g以上。去年11月,清陶能源建成的全國首條固態鋰電池產線已正式投產,產能規模為0.1GWh,總投資1億元,已經量產出第一批固態電池產品,目前可日產1萬顆電芯,產品主要應用于特種電源、高端數碼等領域。
寧德時代
寧德時代以硫化物電解質為主要研發方向,采用正極包覆解決正極材料與固態電解質的界面反應問題,采用熱壓的方式增強了電解質和電極材料之間的接觸,降低了界面電阻,通過對硫化物進行改性,增強了其熱穩定性。
目前容量為325 mAh的聚合物鋰金屬固態電池能量密度能量密度達300 Wh/kg ,可實現300 周循環以容量保持率82%。
贛鋒鋰業
2018年3月,贛鋒鋰業表示正在對固態電池進行廣泛試驗工作,擬在2018年12月建成第一代固態鋰電池生產線;在2019年12月完成3億元固態鋰電池銷售,并推動第二代固態鋰電池技術成熟化,實現第三代固態鋰電池可研。
2018年6月,公司第一代固態鋰電池單體容量已達到10Ah,能量密度大于240 Wh/kg,可實現1000次循環后容量保持率大于 90%,同時,電池單體具備5C倍率的充放電能力,目前電池研制品已通過第三方機構安全檢測。
萬向一二三
在固態電池領域,萬向一二三采取外部投資和內部研發并進的方式,先后投資了固態電池公司Solid Power(寶馬隨后也與其開展合作,共同開發固態電池)和專注固體電解質的美國離子材料公司Ionic Materials,同時還在內部進行固態電池的研發。據悉,2019年年底萬向一二三將推出能量密度和生命周期均有著不錯表現的固態電池產品樣本,并且計劃在未來十年內,推出世界領先的產品。
比亞迪
早在2016年,比亞迪就確定了固體電池為未來發展方向的基調,嘗試小規模使用,并確定將在未來10年,最快5年內推出固態電池。
2017年,比亞迪申請了一種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復合材料及一種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發明專利。
2018年1月,比亞迪表示正在積極推進固態電池項目商用,并將固態電池作為下一步研發重點,積極推進相關產品的產業化研發應用。
國軒高科
2017年國軒高科對外表示已著手研發固態電池及固態電解質。
2018年2月,國軒高科透露,根據與國際一線整車品牌合作的產品要求,公司正在美國和日本分別開發下一代動力電池生產技術工藝與生產設備,相關產品將使用半固態電池技術。對于包括固態電解質在內的上游關鍵原材料的研發與產業化進度公司方面也將密切關注。
2018年3月,國軒高科在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半固態電池技術目前已處于實驗室向中試轉換階段。
天齊鋰業
2017年12月,天齊鋰業使用自有資金1250萬美元參與了SolidEnergy的C 輪優先股融資,投資后持股比例為11.72%。SolidEnergy 位于美國馬薩諸薩州,專注于開發具有超高能量密度的超薄鋰金屬負極電池固態鋰電池。
去年5月16日,天齊鋰業表示公司開始布局固態電池,公司參股公司美國SolidEnergy主要開發和生產具有超高能量密度、超薄鋰金屬電池,開發電解液和負極材料,與固態電池研發和應用密切相關。
珈偉股份
國珈星際是珈偉股份的子公司,技術路徑是以第二代聚合物鋰離子導體作為固態電解質,以三元材料或磷酸鐵鋰等作為正極,以石墨作為負極。
2018年7月,公司36Ah類固態三元軟包電池通過國家強檢,電池能量密度達到230 Wh/kg,循環次數達4000次,72V系統可用在電摩上,價格大約 1.5 元/wh。
輝能
目前輝能固態鋰陶瓷電池已經量產出貨,可用于手機配件、穿戴裝置等領域,同時新能源汽車用固態電池也已研發成功。2019年1月輝能完成了1.5億美元D輪融資,主要投資方為軟銀中國資本。
北京衛藍
北京衛藍新能源成立于2016年,公司依托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專注于下一代固態鋰電池的研發與生產。目前,北京衛藍已經研發并掌握了固態電池技術領域的多項關鍵性技術,包括金屬鋰表面處理、原位形成SEI膜技術、固態電解質、鋰離子快導體制備技術以及高電壓電池集成技術、陶瓷膜優化技術和集流體解決方案。
中天科技
去年7月11日,中天科技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與中科院等機構進行固態電池技術合作,根據雙方簽署協議,相關指標符合發展預期,目前尚處于實驗試制階段。
卡耐新能源
卡耐新能源與中科院、哈佛大學、日本佐賀大學等全球知名研究機構及院校深入合作,加速固態電池等前沿技術的研發,目前在固態電池開發已取得突破性進展。
鵬輝能源
鵬輝能源早已著手布局研究固態電池領域技術,并及時跟蹤該領域最新進展,目前,公司固態電池處于研發階段,計劃在未來2-3年內推出固態電池產品。
中航鋰電
目前中航鋰電固態電池關鍵技術研究已有重要進展,首次制作出了固態電池,未來在固態電池領域將加大研發投入。
天際
今年年初,天際展出了國內首臺固態電池電動汽車ME7,天際表示,公司固態電池將于2021年批量生產并裝車上市。
根據規劃,2019年天際將推出能量密度大幅增加的新一代固態電池產品,顯著提升循環壽命、電導率、批量工藝成熟度等關鍵指標。預計到2021年,天際固態電池電芯能量密度可達300Wh/kg以上,PACK能量密度達到220Wh/kg,達到初步商業化的技術狀態。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