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鋰電企業IPO進展速度對比去年進一步放緩,除了極少數完成上市外,更多的企業因為各類原因中止/終止。
據【DT新材料】不完全統計,目前上交所和深交所正處于IPO進程中的鋰電企業有近60家,其中今年超20家有動態,且大多是中止的。終止的則有5家,分別為雙登股份、吉銳科技、誠捷智能、京陽科技、杰銳思科技。
制表:DT新材料
上述中止/終止的企業涵蓋了鋰電原材料、BMS、設備、
電池、
電池回收等產業鏈多個環節。其中有被叫停的,也有不少是因等待期過長、經營環境變動等原因主動撤銷上市申請的。
本文以下就2024年以來終止的五家企業進行簡要盤點,如有錯漏,歡迎指正。
(1)雙登股份(儲能/電池)
4月9日,深交所公告終止對雙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雙登股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審核。
雙登股份成立于2011年12月,主營儲能電池產研銷。公司儲能產品在數據中心/基站等領域市占率領先,客戶涵蓋國內眾多主流通信及互聯網企業。具體信息可參考本號此前發布的文章。
從募資計劃來看,2023年6月,公司提交上市申請并獲受理,擬募資15.75億元,主要用于年產2.5GWh儲能鋰離子電池制造項目等。
據證監會問詢信息顯示,公司問詢部分主要涉及主營鉛酸電池技術路線是否存在落后風險,儲能產品技術實力、銷量情況,部分資產及業務是否與此前已退市的隆源實業有關,募投項目的必要性及合理性,流動資金的用途,以及毛利率異常情況等。
圖源:深交所
(2)京陽科技(電池材料)
3月22日,上交所官網顯示,山東京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京陽科技”)主板IPO終止,系公司及保薦機構撤回申報/保薦。
京陽科技成立于2014年,主營針狀焦的產研銷,是國內針狀焦龍頭企業。其中針狀焦是制造生產鋰電池負極材料、優質石墨電極等的重要原料。
從募資計劃來看,公司原擬募資12億元,計劃用于10萬噸/年新能源鋰電池材料前驅體項目。
受前些年負極產能擴張影響,公司產品收入增長強勁。但自2023年以來,負極行業出現產能過剩問題,公司針狀焦價格也出現了下滑。據招股書顯示,2023上半年,京陽科技負極焦銷售收入為1.78億元,同比降48.21%;售均價0.68萬元/噸,同比降27.85%,同期毛利率也出現顯著波動。
圖源:上交所
(3)吉銳科技(電池回收)
1 月 17 日,深交所公告決定終止對贛州吉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 " 吉銳科技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審核。
吉銳科技成立于2019年,主營新能源鋰電池循環利用,廢舊鋰電池材料回收等。公司2023年上半年營收為8.57億元,凈利6535萬元,主要受益于此前碳酸鋰價格上漲。
從募資計劃來看,吉銳科技原計劃募資11億元,主要用于年處理30萬噸鋰電池循環綜合利用項目等。
鋰電回收領域前景還是很不錯的,但是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存在不規范搶單、低價競爭等問題。且隨著碳酸鋰價格回歸正常,對回收工藝的要求也將更高。在這一領域,去年8月鋰電回收企業西恩科技同樣也撤回上市申請。
圖源:深交所
(4)誠捷智能(鋰電設備)
21月19日,因深圳市誠捷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誠捷智能”)及其保薦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上交所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
誠捷智能成立于2007年,主營電容器、鋰電池制造設備等產研銷。公司是國內電容器裝備龍頭供應商,此外公司在鋰電池卷繞設備領域排名前列。
從募資計劃來看,誠捷智能原計劃募資5.87億元,主要用于智能裝備生產基地項目。
公開信息顯示,審核中心于去年7月23日發出首輪問詢,未見公布回復。招股書信息顯示,公司對比鋰電設備領域的先導智能、贏合科技、利元亨等頭部企業,在產品領域、規模等方面具有一定差距,存在競爭力不足的風險。
圖源:上交所
(5)杰銳思(鋰電設備)
4月11日,深交所公告,終止對蘇州杰銳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杰銳思”)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審核。
杰銳思成立于2010年,主營智能檢測設備和智能生產組裝設備的產研銷,涉及3C力學檢測、鋰電池制造、半導體測試分選等設備。
從進程來看,杰銳思自2022年6月上市申請獲受理,7月通過首輪審核問詢,此后排隊近一年半時間,結果在首發上會前因出現重大事項被取消審議。
從募資計劃來看,此次IPO,杰銳思擬募資6.04億元,主要用于智能裝備產業化建設項目等。
據招股書顯示,公司近三年營收和凈利潤呈增長態勢,但其中也存在較大的稅收優惠補助,2023年上半年補助甚至占當期凈利潤的108.82%。此外據問詢信息顯示,公司在現金流、研發費用、投資收益、業務前景等方面也存在部分問題。
圖源:深交所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