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五大措施,以結構優化推動綠色發展。新能源汽車一直是李克強總理最關注的議題,國務院也出臺了一系列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措施。而這次會議上傳遞出了新的發展風向,筆者綜合采訪業界專家企業,對五大措施作出逐條解讀。
原文:一是加快實現動力電池革命性突破。推動大中小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組建協同攻關、開放共享的動力電池創新平臺,在關鍵材料、電池系統等共性、基礎技術研發上集中發力。中央財政采取以獎代補方式,根據動力電池性能、銷量等指標對企業給予獎勵。加大對動力電池數字化制造成套裝備的支持。
解讀:以往的補貼紅利只劃分給了整車企業,而電動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如電池等,大部分是通過外購或合作供應。動力電池企業的獎勵措施一旦出臺,對現有的補貼機制是一種完善,有利于促進動力電池的研發突破。
力神電池總裁秦興才接受采訪時表達了對上述措施的贊同,“動力電池性能、銷量這兩項指標既對提升動力電池先進性給予獎金支持,又同時兼顧銷量表現,注重了市場檢驗,非常科學合理。”
另外一家動力電池企業的高層則對獎勵標準的具體制定,以及實際落地的成效表示了擔憂,在他看來,目前電池性能提升的重點方向并不明確,到底是追求高能量密度,還是要穩定性?過度偏向一方會引起電池技術發展失衡,因此建立綜合、科學的獎勵標準是關鍵。
原文:二是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明確地方政府、業主、開發商、物業和電網企業等責權利,推動落實住宅小區和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機場景區及其他社會停車場等建設充電設施的要求。利用中央預算內投資和配電網專項金融債等支持各地充電設施建設,鼓勵地方建立以充電量為基準的獎勵補貼政策,減免充電服務費用。
解讀:中央對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非常重視,已出臺多項大力度的促進政策,包括規劃建設比例、制定獎勵措施等。而本次國務院會議提出的減免充電服務費用,從建設層面的鼓勵支持,擴大到充電企業運營、消費者用車層面。對于新能源汽車銷售、充電都將有很好的引導作用。
青島特來電新能源總裁崔群分析認為,此項政策會促使充電企業的投資布局更加謹慎,加大在熱門充電區域的爭奪。他表示,充電補貼應該像整車補貼一樣建立退坡機制,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規定補貼額度和時限。預計2017年將是成熟優秀電動汽車產品的密集投放時期,市場規模隨之擴大,充電也會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消費行為。因此,充電服務費方面有1-3年的補貼時長已經足夠。
原文:三是擴大城市公交、出租車、環衛、物流等領域新能源汽車應用比例。中央國家機關、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的政府部門及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汽車占當年配備更新車輛總量的比例,要提高到50%以上。
解讀:國務院曾在2014年出臺指導意見,上述領域購買新能源汽車占比在2014—2016年不低于總量30%,如今又提出50%以上的高比例要求,推廣力度空前。雖然50%配比落實時間暫未確定,但可以預見,新能源公交、出租車、公車等領域將迎來新一輪爆發式增長。
原文:四是提升新能源汽車整車品質。完善準入標準,加強質量安全監管,發展新能源汽車+物聯網,強化生產企業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監控、動態檢查,建立懲罰性賠償和市場退出等機制。
解讀:1月工信部發了首批新能源車型目錄,剔除了很多“僵尸”車型,正是應對了“完善準入標準”的要求。新能源汽車+物聯網則意味著,投放的新能源車型要納入安全監控平臺,隨時掌握運行情況。多數新能源車企都建立了管理后臺,掌握車輛運行數據,部分城市也在收集這些數據。關鍵是要打通車輛核心部件的監控管理,對故障提前檢查預警,保障電動車輛運行安全性。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林程接受第一電動網采訪表示,這一措施主要力求避免市場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態勢,2015年中國電動汽車產銷量迅猛增長,數量增加的同時如果質量上不去,企業只為盈利忽視質量問題,就會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這對于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良性發展是沒有好處的,未來與國外的競爭差距也會越來越大,因此2016年無疑是決定新能源汽車產業前途的“產品質量年”,這就需要市場準入標準的完善,安全監督的加強,以及技術的創新驅動。
原文:五是完善財政補貼等扶持政策,督促落實不得對新能源汽車限行限購的要求,破除地方保護,打擊“騙補”行為。建立合理投資回報機制,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充電設施建設運營、整車租賃、電池回收利用等服務領域。國務院新能源汽車協調機制及其辦公機構要履行好協調職責。
解讀:上述措施大部分在此前的會議中已經強調過,尤其“不限行不限購”在去年9月提出后,深圳北京等代表性城市先后取消了新能源小客車搖號,國務院會議的表態作用不可小視。近期曝光的新能源汽車騙補事件也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關注,四部委已開展核查工作,預計接下來將有相關公告和審查結果放出。
總評
與以往國務院常務會議各種“鼓勵”與“加快”的強調不同,這次對動力電池和充電的鼓勵都落到了實處,將分別采取獎勵和補貼的方式,加快電池的研發突破,降低充電成本。政策紅利將轉向技術紅利,新能源汽車市場粗放式的增長不可持續,產品性能、品質成為新的重要抓手。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