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飛集成(002190)公告,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7.5億,其中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中航工業擬出資4億元參與認購,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將用于中航鋰電(洛陽)產業園建設項目三期工程(新建 15.4 億瓦時動力
電池產能)和補充公司流動資金。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業內人士的極大關注。
事實上,隨著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中航鋰電發展迅猛,在新技術預研、新產品開發、關鍵裝備研制和生產線建設等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承擔了 6 項國家科技部 863 計劃,并完成了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和三元材料電池研制重大專項的研制工作,綜合實力處于行業領先水平,行業地位突出。
也正因如此,中航鋰電動力電池產品廣受下游市場認可與歡迎,導致目前產能已逐漸難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甚至嚴峻的產能瓶頸成為了制約其業務發展的主要短板。很顯然,母公司成飛集成本次對中航鋰電的巨額資金支持,將有利于其把握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機遇,打破產能瓶頸,為后續業務的持續發展、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奠定良好的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除中航鋰電以外,當前動力電池主流企業及資本實力強大的跨界者均在不斷加大產能投資,力圖抓緊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東風搶占市場份額,競爭可謂異常激烈。而中航鋰電作為動力電池領域頗具分量的一員,采取怎樣的戰略對同行乃至將對行業格局都會產生一定影響。本文將用四大關鍵詞解讀中航鋰電的戰略布局,以期對行業有所裨益。
關鍵詞一:規模優勢
動力電池趨向大規模生產,同時行業洗牌速度加快、生產企業日趨集中。在此背景下,規模優勢成為動力電池企業發展立足不可或缺的競爭優勢之一,而當下正是這些企業擴充產能搶占市場的關鍵時期。對于已經擁有技術實力與品牌價值、出貨量位居行業前列的中航鋰電來說,擴充產能、與合作伙伴實現產業集群式發展也成為其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
2015年8月,中航鋰電與常州市金壇區人民政府簽署協議共同投資125億元建設“中航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該項目分三期建設,第一期建成后形成25億瓦時的鋰電池年生產能力。第二期工程及第三期工程將陸續于2016年、2017年啟動,整體規劃目標預計于2017年完成,屆時將形成120億瓦時的動力電池年生產能力。
與此同時,金壇正以中航鋰電為核心,規劃建設3平方公里的中航綠色電源科技園。中航綠色電源科技園將圍繞動力電池引入產業鏈,規劃形成國內規模最大的產業示范區或綠色電源產業聚集區,目前產業鏈的招商工作已經取得重大突破。
對于中航鋰電自身來說,中航綠色電源科技園的設立與開工建設,是公司向華東地區市場進軍的關鍵一步。科技園建成達產后,產業鏈的集群式發展將使中航鋰電在動力電池領域繼續保持先發優勢和行業領先地位。
2015年9月,中航鋰電(洛陽)產業園建設項目三期工程開工儀式隆重舉行,將建設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全自動化生產線,實現產品升級換代。本文開頭所提,成飛集成募資17.5億元的主要用途正是助力該項目新建 15.4 億瓦時動力電池產能。
可以預見,隨著上述兩大動力電池項目的逐步投產,中航鋰電的規模優勢將愈發突出。
關鍵詞二:動力總成
當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糾結于車企不懂電池、電池企業不懂汽車的尷尬時,一種新的思路開始打破這種僵局:集合了電機、電控、電池、BMS的動力總成逐漸成為一種突破新能源汽車推廣瓶頸的新途徑。中航鋰電是率先擁有這種創新思維的動力電池企業之一。
中航鋰電與美國DMA公司聯合成立動力總成系統公司——上海央邁動力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央邁”),共同開發和推廣全球先進的電動汽車動力總成系統,并在豐田卡羅拉、豐田Avensis、奔馳Sprinter 516等多款車型上開發應用。
高工鋰電網獲悉,央邁擁有完整的系統硬件與軟件技術、全套電池模塊設計能力以及包括逆變器和電機集成等全套動力總成系統技術,可根據客戶不同需求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例如特定需求的續航里程、續航里程效率、駕駛性能和充電時間等。
中航鋰電的電池優勢和美國DMA的電機與電控優勢相結合,實現了從單體電池到新能源車輛動力總成系統的跨越,解決了部分主機廠在“三電系統”上缺乏經驗及足夠的人員、知識積累的困難。
關鍵詞三:全生命周期管理
2016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超過17萬輛,繼續帶動動力電池市場需求快速增加。與此同時,下游終端市場對動力電池安全、穩定和壽命等綜合要求相應提高,社會對動力電池回收問題也開始重視起來。
在單體電芯保障安全性方面,中航鋰電通過功能型電解液,陶瓷隔膜技術、極片成型技術等核心技術來確保電芯的安全,并且其已經具備自主開發隔膜和實現陶瓷涂覆的技術,隔膜隔膜產品已經量產。
此外,中航鋰電已經建立起完整的動力電池梯度利用體系,并掌握一整套核心技術,包括報廢動力電池回收產業化技術、大容量電池拆解及低能耗回收技術、電解液手機及無害化處理技術、電池材料循環再利用技術、電池回收產業化技術。預計中航鋰電在今年底將建立5000萬AH的動力電池回收能力。
事實上,從單體電芯、成組模塊、系統總成到整車使用環境,甚至包括后續的梯度利用和電池回收,中航鋰電已經完成了動力電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技術。
關鍵詞四:儲能
動力電池市場如日中天,而另一個具有龐大發展空間的鋰電池應用市場也在蠢蠢欲動,這就是儲能。2016年上半年大型電池企業幾乎不約而同地推出儲能新品,搶占鋰電池應用下一個風口的意圖十分明顯。
其中最典型的莫過于中航鋰電。其在今年上半年推出了CA-ES系列家用儲能產品。該產品由中航鋰電與中國航發陽天電子聯合開發,專門為家庭用戶打造的新型儲能產品,主要由光伏組件、儲能電池系統(EES)和能源管理系統(EMS)三大部分組成,將光伏發電、電力存儲及智能控制融為一體。
其實中航鋰電早在幾年前就在儲能領域有所動作,其儲能項目累計超過20個,容量達30MWh,儲能系統穩定運行已達五年。其中集裝箱儲能的典型應用案例有安順集裝箱式儲能電站項目140kWh、南方電網移動電源車儲能項目500kWh、北麂島集裝箱式儲能項目800kWh、山東長島集裝箱式儲能項目1MWh。
業界逐漸形成的共識是,儲能市場潛力很大,而在中航鋰電的戰略規劃中,儲能業務與電動汽車業務處于‘并駕齊驅’的位置,目前在技術及產線布局方面做好了充分儲備。
(責任編輯: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