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式增長,動力鋰電池供不應求。2015年以來,眾多企業明確了動力電池為未來發展方向,定增投資、拓展產品線、新建工廠等現象不斷出現。松下、三星SDI、LG化學等海外動力電池巨頭已進入中國建設動力電池廠,而且三星SDI和LG化學的動力電池廠已經竣工。國內空前火熱的鋰電池市場將形成中日韓“三國殺”的格局。
另外,2015年,除了樂視、蘋果等多家互聯網巨頭宣布造車外,動力電池企業也陸續宣布將造新能源汽車。比如:多氟多、杉杉股份、五龍電動車、山東泰汽、比克電池、西部資源等八家電池企業通過并購、募資等方式進入造車領域。
在1月15日即將開幕的第六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6)上,我們將更深入探討動力電池方面的相關問題。快來點擊報名參會。
北汽斥資30億布局新能源 將建電池工廠
12月28日,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就“北汽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北汽集團常州產業基地”兩個項目,與常州市政府簽約。其中北汽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規劃動力電池產能達到5G瓦時,布局新能源全產業鏈。
據悉,該項目北汽新能源其主要目的是加強新體系電池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開發,推進新一代鋰離子電池的工程化和產業化,實現對動力電池產業鏈核心環節資源掌控,以支撐北汽新能源業務需求。
橫店東磁擬4億元新增動力電池生產線
橫店東磁(002056)12月18日晚間公告,擬開展年產1億支18650型高容量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的投資。項目總投資42539.98萬元,其中新增固定資產投資24539.98萬元,新增流動資金18000萬元。投資資金全部由公司自籌解決。
項目工程建設擬自2015年12月開始組織實施,擬于2016年6月建成并投入試生產。項目建設完成后預計將達到年銷售收入81200萬元,年利潤總額為13587.13萬元,靜態投資回收期(含建設期半年)2.36年。
佛塑科技擬投資5.58億發力動力電池
佛塑科技(000973)12月1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投資3.5億元,向上海德朗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增資并購買其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持有其35%股權。項目分兩期進行投資建設,首期投資4.08億元,建設兩條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線,達產后年產鋰離子18650動力電池1億顆。二期項目產能及投資參照首期進行。
洪橋集團攜手上海企業 生產鋰離子動力電池
洪橋集團與上海華普及嘉興嘉樂訂立合資合同,以成立項目公司,總投資及注冊資本分別為15億元人民幣及8000萬美元。集團將占49%股權,作資本承擔3920萬美元,將以6月配售新股所得款項撥資。
項目公司將于浙江省金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建設一個集研發、生產、銷售鋰離子動力電池及電源系統的企業。規劃用地約200畝,預計生產設施建成后,每年將可生產150萬千瓦時的鋰離子動力電池。合營為期20年。
松下4.12億美元在大連建首個汽車動力電池工廠
在三星、LG等海外動力電池巨頭進入中國建設動力電池生產廠家之后,松下終于來了。松下將在中國大連興建一座汽車鋰電池工廠,投資500億日元(約4.12億美元)。工廠位于大連東北部,工廠將生產電動汽車和插入式混合動力車使用的矩形電池。松下將與中國合作伙伴一起建設工廠,2017年投入生產。在中國,松下已經建有制造個人電腦電池的工廠,新工廠將是松下首個專門用來生產電動汽車電池的工廠。工廠每年生產的電池可以供20萬輛電動汽車使用。
青島國軒高科年產10億AH電池廠奠基
11月27日,青島國軒年產10億AH動力電池產業基地簽約奠基儀式在青島萊西市隆重舉行。該項目是國軒高科以北汽新能源萊西生產基地為依托,配套建設動力電池產業基地,主要為北汽新能源汽車提供電池配套。項目完全投產后,將具備配套10萬輛電動汽車的年產能力。
該項目規劃用地面積525畝,總建筑面積約20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30億元;共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投資10億元,建筑面積約6萬平方米,建設年產3億AH動力電池生產線,將于2016年投產,年產值約25億元。項目二、三期分別于2017年、2018年建成,并于2020年形成年產10億AH動力電池規模。
格林美斥資十億加碼動力電池
11月初剛宣布投資6.6億元拓展動力電池材料產業鏈后,格林美再度加速布局動力電池產業鏈。公司11月11日中午公告稱,與荊門市政府以集中資源、跨越發展為原則,簽署《關于建設車用動力電池材料與工業固體廢物處理等項目的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公司同意在荊門新增投資10.06億元,建設車用動力電池材料項目與固體廢物處理等項目,充分利用公司廢舊電池與鎳鈷錳鋰廢料回收利用的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打造世界產品體系最完整的三元動力電池材料的原料體系與材料制造體系,建設中國規模最大、產品體系最完整的車用三元動力電池正極原料與材料制造基地。
三星SDI中國首條動力電池生產線竣工
10月22日,三星SDI汽車動力電池工廠竣工。本次竣工的三星SDI西安工廠擁有年產4萬臺高性能汽車動力(純電動EV標準)電池的最尖端生產線,生產線涵蓋了生產汽車動力電池單元與模塊的全工藝流程。
三星SDI西安工廠與去年8月破土動工,初始設計產能為4萬組/年。隨著新生產線的投入使用,該廠也具備了從汽車動力電池單元到電池模塊的整個生產工藝。三星SDI還表示,在2020年之前,其在西安工廠的投資總額將達到6億美元,以期達成10億美元年銷售額的目標。
LG化學南京動力電池工廠竣工
10月27日上午,LG化學在南京棲霞區的動力電池工廠舉行竣工儀式。本次建成的LG化學新能源電池項目(一期)工廠總建筑面積達8萬平方米,具備年產10萬臺以上新能源汽車電池的生產規模,擠入國內動力電池生產商前列。
LG化學計劃將汽車動力電池的產能,從2016年滿足全球5萬輛電動汽車,增加到2020年滿足20萬輛電動汽車,即增長到原來4倍。而這個計劃的核心,就是南京新能源汽車電池基地。南京工廠初期總投資約5億美元,從奠基到竣工,用時僅一年。工廠將從生產動力電池芯開始,擴展到電池組的生產以及電池包生產。電芯廠預計在2015年年底調試完畢后,2016年正式量產。
總投資50億元 國軒動力電池正極材料項目投產
10月11日,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總投資50億元、年產5萬噸動力電池正極材料一期工程在廬江縣經濟開發區正式投產。據悉,該公司是新型鋰離子電池及其材料研發、生產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承擔三項國家“863”重大課題,參與三項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此次投建的年產5萬噸動力電池正極材料項目,占地363畝,總投資額50億元,總建筑面積138900平方米,全部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50億元,稅收10億元。其中一期總投資10億元,達產后可實現年產能1萬噸,產值10億元,稅收1億元。
雄韜集團:募資9.35億元建動力鋰電池項目
10月23日雄韜集團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的公告,募集資金不超過9.35億元,其中8.25億元用二建設10億瓦旪動力鋰申池新能源建設項目。早在今年7月,雄韜集團與廈門華盈動力新科技有限公司簽訂《鋰離子汽車動力電池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等方面展開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良性合作。
勝利精密:7.2億收購兩虧損企業 進軍新能源鋰電池領域
勝利精密9月15日披露,擬使用自有資金出資不超過6.12億元收購蘇州捷力51%股權,進入新能源鋰電池產業領域。據披露,蘇州捷力成立于2009年,目前主要的產品為鋰離子電池隔膜,主要客戶為新能源(香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ATL)等。
猛獅科技:首期投資5億元新建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
近日,猛獅科技全資子公司福建猛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福建詔安破土動工。該項目首期投資約5億元人民幣,將形成年產4億只鋰離子電池的生產能力。
早于去年12月,猛獅科技就曾以自有資金向上海中興派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增資1500萬元,增資完成后,公司持有其5%的股權。今年6月,為了完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猛獅科技還通過增資江蘇峰谷源獲得動力電池包的相關技術,從單一的電池業務,向產業鏈延伸,提供包括電池、電池管理系統(BMS)等,打包提供整個動力系統即“動力電池包”,旨在打通新能源汽車上下游產業鏈,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
沃特瑪:投資7億元十堰建動力電池及電動車生產線
8月27日,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入駐十堰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產業園,項目投資7億元,計劃一年內投資建成10GWH產能電池生產線,年產2萬臺套動力電池組、3萬臺電動車,建成達產后,預計三年內累計可實現銷售收入115億元。
中航鋰電:125億投建120億Wh動力電池項目
8月10日晚間,成飛集成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中航鋰電擬與江蘇常州市金壇區金壇政府共同投資建設“中航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總投資預計125億,建成后將形成120億瓦時的鋰離子動力電池年生產能力。根據公告,該項目分三期建設,第一期投資25億元,建成后形成20億瓦時的鋰離子動力電池年生產能力。首期投資實施后,根據投資實施進展及市場情況再確定開展二、三期投資。
同日成飛集成公告稱,中航鋰電為加快大規模產能建設,擬在中航鋰電(洛陽)產業園生產區南側規劃三期建設投資項目。項目總投資14.5億元,建設年產15億瓦時鋰電池生產線,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4億元。
天津力神:擴建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項目
7月份,天津力神電池公司擴建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環評審批公示,公示內容顯示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擬投資121102萬元,利用公司現有環外生產廠區(2#電極生產廠房)以及該廠區東側的預留工業用地,建設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擴建項目,總用地面積53032㎡,總建筑面積50605.81㎡。
駱駝股份:募資近20億元加碼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7月14日,駱駝股份發布公告,募資總額不超過20億元加碼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其中,動力型鋰離子電池項目總投資10億元。而為了加快鋰電池的下游應用速度,駱駝股份還投資2億元設立“駱駝集團融資租賃有限公司”,開展電動車(公交車,物流車,通勤車)租賃運營業務。
比亞迪150億元加碼動力電池及新能源車項目
6月3日,公司公告稱,將擬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150億元,用于投資鋰離子電池擴產項目、新能源汽車研發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等。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5月比亞迪剛剛在H股市場折價配股募資42.7億港元投入新能源汽車業務。上述兩次新能源汽車業務總投資額累計達184.13億元。
根據公告,本次比亞迪擬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發行不超過2.61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50億元,發行價格為57.40元/股。其中,公司擬使用60億元投入鐵動力鋰離子電池擴產項目,50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研發項目,其余40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借款。
比亞迪:配套融資42億港元提升動力電池產能
5月24日,比亞迪公司擬配售H股1.22億股,約占發行后H股數量(9.15億股)的13.32%,占發行后總股本(24.76億股)的4.92%,配售價為35港元,較最新收盤價(41.15港元)折價率約為15%,扣除發行費用預計募集凈額為42億港元。
公司現有動力電池產能1.6Gwh(惠州工廠),現已滿負荷運轉,預計每月可滿足400臺K9及1300臺秦的電池需求。目前動力電池已成為制約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的主要瓶頸,在坑梓新工廠(3.0Gwh)投產前將持續存在。預計募集資金主要投向電池及配套產業,提升電池產能以滿足快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
冠城大通入股西安物華進軍鋰電池材料
冠城大通(600067)1月16日晚間公告,1月15日,公司與北方特種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西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關于對西安物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增資擴股之協議書》,公司出資8480萬元增資入股西安物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獲得其44.92%股權,與西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并列第一大股東。
冠城大通此次增資入股的西安物華公司主營業務為鋰電池正極材料和鋰離子動力電池組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在鋰電池正極材料生產技術上具有一定優勢,目前所生產的部分產品已在軍工產品中進行應用測試。并且,西安物華是中國兵器集團旗下唯一一家生產鋰電池正極材料的企業,在進入軍品市場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
八家動力電池企業造新能源汽車
多氟多
近期多氟多通過收購紅星汽車獲得汽車生產資質、整車研發技術及生產工藝設備,由此正式進入造車領域。
在8月15日的邢臺新能源汽車論壇上,多氟多正式公布了造車計劃:今年年底將發布三款新能源車型,包括面向私人市場的卡薩電動車、用于物流運輸領域的面包車、針對城鄉結合部使用的微型卡車。據李世江介紹,這三款車都將基于現有的車型進行電動化改造,各類車型在今年實現1000輛小規模生產。另外在技術路線上,多氟多選擇將純電動作為主要發展方向,未來重點發展電動乘用車市場。
杉杉股份
5月5日,杉杉股份宣布擬使用募集資金22.23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該項目包含了新能源汽車整車研發平臺建設、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研發平臺建設、LIC(鋰離子電容)應用研發及產業化等。
目前杉杉股份是BENZ和BMW電動汽車電池負極材料供應商,并與國際和國內的SDI、LG、Sony、ATL和比亞迪等多家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廠商進行緊密的合作,并間接接入國際國內多家電動車廠商的供應鏈。本次對新能源汽車整車平臺投入建設,也意味著杉杉股份將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逐步實現鋰電池材料、動力電池集成、新能源汽車開發、銷售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布局。
五龍電動車
五龍電動車此前名稱為中聚電池,2014年4月,中聚電池中文名稱改為“五龍電動車(集團)”。新名稱提供新企業定位,符合該公司加強重點于電動汽車相關業務的新品牌。更名后的中聚電池業務范圍將涵蓋設計、生產及銷售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業務之研發、生產及銷售;及電動汽車租賃等。
五龍電動車在電動汽車產業鏈進行了一系列的整合布局。2014年2月,五龍電動車投資25億元在杭州建立長江汽車公司新能源汽車制造項目,項目建成后將實現年產能10萬輛新能源汽車。今年6月初,五龍電動車集團計劃投資46億元分三期在天津濱海新區建設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目前一期工程已經完工,形成年產1.3億安時的生產能力;二期工程已經開始建設,達產后預計新增4.7億安時產能;三期工程達產后預計新增9億安時的產能。
山東泰汽
山東泰汽電動車輛有限公司根植于山東泰汽控股有限公司。2006年,泰汽開始涉足新能源產業,電動汽車鋰電池、電控、電機是該公司的拳頭產品。2011年,泰汽進入低速電動車整車生產領域,成立了山東泰汽車輛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電池、BMS、電動車輛及電動運載工具研究開發和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泰汽依靠自身力量,自主研發了多款高品質電動汽車,主要集中在低速電動汽車、高性能場地車、旅游車、警務巡邏車、物流車、環衛車、純電動特種車輛等方面,產品銷往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部分產品出口歐美市場,鋰電純電動汽車銷往加拿大、美國、歐洲等地區,市場反響良好。
比亞迪
目前比亞迪電池產品主要為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自產自銷為主,旗下動力電池公司為惠州比亞迪和上海比亞迪,目前上海有一條中試線,產能約40MWh,惠州有十條生產線,產能約960MWh。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比亞迪有e6、F3DM、K9、秦、唐等多款車型,并且比亞迪秦的銷量一直位居銷量榜前列。
西部資源
2014年12月,四川西部資源公告稱,大股東四川恒康擬減持股份籌集資金,為西部資源12億多元收購重慶恒通客車59%股權等提供借款。
從事鋰礦開采的西部資源擬拓展新能源汽車業務,今年4月宣布擬以非公開發行股票方式募集不超過36.18億元,用于收購重慶恒通客車59%股權、交融租賃57.55%股權、恒通電動客車35%股權、深圳市五洲龍汽車80%股權等并對其增資。西部資源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收購控股重慶恒通客車后,將助重慶恒通客車擴大產能,2015年實現產能8000輛目標。
比克電池
2014年9月,深圳比克電池有限公司、四川省客車制造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禾嘉(實業)集團公司同該縣簽訂合作投資協議,擬投資30億元,在四川大邑經開區新建新能源客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基地項目。目前落地在鄭州中牟的比克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目前包括在建的鄭州比克電池有限公司年產116800萬AH鋰離子電池建設項目、鄭州比克新能源汽車年產5萬輛電動汽車、比克(漢豐)科技園、比克(中創)創業園和比克公租房5個項目,總投資58.6億元,占地面積1400畝。
目前,比克與江西安源客車制造有限公司已聯合研發十余款不同型號新能源客車,包括油電混合動力大客車、氣電混合動力客車、純電動中大型客車。其中四款車型已獲國家準入,其余車型也已下線,大部分完成國家定型試驗。
億緯鋰能
億緯鋰能是國內鋰電池領軍企業之一,具有豐富的鋰電池管理和制造經驗,是廣東省發展新能力汽車項目的主要依托單位。公司于2012年5月份合資成立廣東億緯賽恩斯新能源系統有限公司。2012年10月份,公司完成了增程式電動客車整車輸出,并開始在惠州仲愷高新區公交線路中試運行。公司生產的電動客車通過測試,并順利進入了工信部公告目錄(第249批),可進行銷售,這標志著公司的增程式電動客車技術已經成熟。
天能集團
天能集團也將進入新能源汽車制造領域。天能集團董事長日前張天任透露,隨著電動車充電樁建設逐步完善,天能集團不排除未來進入新能源整車制造端。未來隨著技術突破,國家鼓勵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會支持不同技術路線和電池、電控技術。天能集團將繼續做強做鉛蓄電池和鋰電池等技術專項,不排除在條件成熟的時候造車。具體來說,一步規劃,分步實施,技術路線由低到高,搭配兼容。
2015年動力電池行業繁華勝景,也許很快將面臨嚴峻挑戰:安全性、衰減、產能過剩、退補。隨著產能的集中釋放,這四大危機在2016年是否會集中爆發?2016年開始,8年12萬公里強保條例將執行,動力電池行業已經為此做好準備了嗎?第六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6)將于1月15-17日在廣州舉辦,在大會期間我們將探討有關動力電池的相關話題。
(責任編輯:admin)